陸俊萍


[摘 要]生物學科從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等方面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生物學作為一門研究生命科學的課程,只有融入生活與實驗,才能更體現出其學科素養。在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中,探索并創新實驗教學,是培養創新人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重要途徑。文章以《觀察植物細胞的失水和吸水》實驗課為例,探討實驗課教學實踐過程中落實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生物;實驗課;植物細胞;失水;吸水
[中圖分類號]? ? G633.91?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0)29-0093-02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布,這一總體框架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目標,著力培育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即核心素養。在“學生核心素養”這一宏偉藍圖下,生物學科從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等方面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生物學作為一門研究生命科學的課程,其教學中只有融入生活與實驗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可有目的地把書本知識和學生感興趣而又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問題結合起來,這樣不僅豐富了書本知識,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容量,同時培養了學生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活動,學生不僅能夠驗證知識和探究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科學探究能力,發展了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本文結合《觀察植物細胞的失水和吸水》的實驗課,探討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落實。
一、教學目標
1.能聯系日常生活現象,探究植物細胞失水和吸水,并進行實驗設計和操作。
2.能練習使用光學顯微鏡。
3.培養生命觀念、科學探究等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
二、課前準備
紫色的洋蔥鱗片葉,刀片,鑷子,滴管,載玻片,蓋玻片,吸水紙,顯微鏡,0.3 g/mL的蔗糖溶液,0.5 g/mL的蔗糖溶液,0.04 g/mL的KNO3溶液,紅色墨水,清水。
三、教學過程
四、教學反思
本節課運用問題導學型生本課堂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設計的問題能夠引發學生思考,為學生自主完成實驗設計方案提供依據;合作探究能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本節課的重難點;實驗操作時學生能在探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重難點的突破,從而落實“科學思維”學科核心素養。
本節課將課堂交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引課中出示生活中的常見實例,讓學生發現并描述現象進而引發思考:如何在微觀水平上觀察到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失水和吸水現象?在學生課前獨立完成各自實驗設計方案的基礎上,利用學生小組合作交流,進一步完善實驗設計方案。在學生展示完幾種典型的實驗設計方案的基礎上,讓學生動手操作完成實驗過程。“教百遍不如實踐一遍”,讓學生親眼觀察實驗現象,并對實驗結果和原因進行細致透徹的分析,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有效落實了“科學探究”學科核心素養。
本節課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學生進行實驗方案設計,發展了理性思維;通過合作探究,學生親自操作,培養了動手能力;操作過程中學生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了在做中學;多媒體課件表格式的總結有助于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脈絡,從整體上對本節課知識點進行總結提升。學案中出示實驗設計的提示問題,為學生能夠成功設計實驗做好了鋪墊;板書設計簡潔明了地直指本節課的核心內容,并且多種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多而不亂,每一種手段在恰當的位置為本節課教學目標的實現保駕護航。
本節課只是筆者對生物實驗探究課的初步探索,還有很多不成熟之處,如學生自主合作的時間還不夠充沛,有一些學生的實驗結果沒有得到充分的分析,部分學生的實驗結果沒得到展示,所以很多學生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在今后的實踐中時間還需進一步合理安排。通過本次授課,引發了筆者對實驗課的一些思考。新一輪的教學改革,生物實驗課的教學任重而道遠,如師資的配備:每班55名學生的情況下,一名教師如何能夠有效指導每一小組的實驗,解答學生實驗操作中遇到的問題,發現學生實驗中的不規范操作并及時糾正,解決實驗中的突發事件;課型的設置:對于落實新課程理念中的科學探究精神和創新思維,究竟是驗證性實驗還是探究性實驗更有利于學生的進步發展;如何完善實驗室硬件設施的配備、專業實驗員的配備;等等。在接下來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將進一步繼續摸索落實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責任編輯 陳 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