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宇
[摘 要] 在新的發展時期,國家指出要充分利用計算機、互聯網等先進技術創新醫療模式,提高醫院管理水平,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全面、更智慧的醫療服務。在國家的領導以及多方的努力下,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醫療體系已逐步完善,醫院信息化建設水平不斷提高。文章聯系實際,從新時期醫院信息化建設成果、存在問題以及優化策略三個方面就醫院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問題展開分析論述,希望能為相關工作帶來些許幫助。
[關鍵詞] 醫院信息化;建設成果;存在問題;完善策略
中圖分類號:G270.7 文獻標識碼:A
在信息化時代,醫院的服務模式、管理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信息技術成為醫院向社會公眾提供診療服務、醫療資源的重要手段[1]。下面就新時期醫院信息化建設方向、建設成果等首先進行分析論述。
一、新時期下醫院信息化建設方向與取得成果
(一)服務信息化
線上預約服務。近年來,醫院基于互聯網、計算機、移動終端推出多種線上醫療服務,如線上預約平臺。醫院創建了自己的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公眾號,在公眾號中設置了線上預約、AI導診、線上辦卡、互聯網問診等多個模塊,進一步提高了醫院醫療服務的便捷性、高效性。醫院給患者提供的網上預約掛號方式與醫院門診掛號共享同一號源,患者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從院內分時段預約、自助機預約、外網網站預約等多種方式中選擇。這種服務模式大大方便了患者,提高了患者的就醫滿意度[2]。
智能分診叫號。基于互聯網、計算機等先進技術,醫院也創建了智能分診叫號系統。在該系統運行后,患者在完成門診掛號后就能在醫院的語音提醒下及時進入診室就醫,既維護了秩序又能讓患者及時得到診療。并且相較于傳統的工作模式,醫院的智能分診叫號系統還能根據掛號患者的病情進行智能排序,急診患者、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在系統中被標記,這樣他們就能享受到的綠色通道及時得到救治。
醫療自助服務。在“互聯網+”背景下,醫院為患者提供了多種自助服務,大大方便了患者的問診就醫。如醫院在各樓層都增設了自助服務設備,在聯網情況下患者可通過自助設備進行繳費、結算、報告打印等,自主化的服務模式讓患者的個性化就醫需求得到滿足。
(二)臨床信息化
隨著互聯網、計算機等先進技術的發展,醫院的臨床工作逐漸實現了無紙化辦公。利用電子病歷代替紙質病歷,并且醫囑也成為電子版,這樣就讓整個診療服務過程更加規范、高效,有效減少了書寫的誤差,提高了服務質量。除了在病歷、醫囑形式等方面有很大變化外,醫院的臨床管理也更加智能、規范且高效。
在實現臨床管理信息化后,診療、護理等各項管理路徑將得到統一,醫生、護士能通過同一系統、同一平臺對患者進行醫療救治與信息管理,醫生與護士之間的配合會更加高效,醫患之間的交流溝通也將更加方便。如通過同一個信息系統,醫生、護士均可以查看患者就診信息、檢查報告等,患者也能更準確、詳細地了解診療信息以及自身病情發展情況,得到更準確的醫囑。
(三)醫院管理信息化
醫院財務管理、后勤管理、醫療設備以及人員管理等均實現了信息化。醫院構建了以資源規劃為主線的信息系統,將醫院各項管理工作進行了調整規劃,對各項管理手段進行了創新,大大提升了醫院管理質量與水平,降低了醫院運營風險,提高了醫院服務質量[3]。
二、新時期醫院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中的不足分析
(一)醫務人員信息技術素養不高
盡管近年來醫院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也仍存在較多問題。具體如,醫院部分醫務人員對信息化建設的認知不足,一些醫務人員將信息化與電子病歷等劃等號。在這樣的認知下,醫務人員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醫務人員的信息技術素養不會有一個顯著的提升,醫務人員的能力發展會落后于醫院信息化建設速度。 如經簡單的調查發現,當前一些醫務人員不能十分熟練、靈活地操作電腦,醫院信息系統上線后反而使他們的工作受到阻礙。另外,醫院內部也缺乏這方面的人才,人才的匱乏導致醫院信息化建設嚴重受阻[4]。
(二)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不統一
國家規定,醫院的信息化系統要具備信息集成與交互共享功能,要能為醫院各部門間的信息共享提供支持,要能為醫院與基本醫療系統、上級主管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換提供便利。 但實際上,由于各醫院應用的設備不一致,系統建設標準不統一,導致以上要求難以實現。如當前很多醫院的信息化體系中匯集了多家軟件公司的多種軟件系統,然而各軟件公司之間并沒有一致的信息傳遞交互的標準,這就給信息傳輸以及系統維護等各項工作的開展帶來了阻礙。
(三)信息安全機制不健全
互聯網、大數據、計算機等各先進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雖然為醫院的運營管理帶來了便利,但也讓醫院開始面臨更大的信息安全問題。在信息化背景下,醫院的各項數據信息,如患者因素、醫院醫療研究數據、醫療安全程序等都面臨著被竊取、盜用以及篡改等風險,醫院必須立足實際采取有效措施及時全面地消除數據安全隱患,確保醫院各項數據信息安全。但實際上,當前大部分醫院的信息安全管理機制還不夠健全完善,醫院內部缺乏科學、完善、規范的信息安全管理機制,醫院對于信息系統的密碼管理、權限管理等還不夠完善嚴密,醫院信息化建設中還存在較多問題[5]。
三、新時期醫院信息化建設完善路徑分析
(一)加大資金投入
在21世紀,信息化是醫院必然的發展趨勢,因此醫院應樹立正確認知,正確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進而根據實際需求增加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為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奠定穩定基礎。除了要加大資金投入,醫院還應做好對資金的規劃與分配。在當前背景下,醫院應重點發展軟件建設,要盡可能選擇具有較強拓展性、穩定性、可靠性以及適合醫院且便于維護的信息系統,從而推進醫院各項工作更規范、順利以及高效率地開展。
(二)做好人才培養
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發展的基礎。針對當前專業人才匱乏、醫護人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強等問題,醫院必須采取措施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夯實人才基礎為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奠定良好基礎。具體來說,在新的發展時期,醫院可通過外部挖掘與內部培訓這兩種途徑開展人才建設工作。向外部招聘一批信息技術素養較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較高的優秀人才,向內部開展一系列培訓活動,有效優化人才結構,提升人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從而提高醫院信息化建設效率與質量,提高醫院服務質量[6]。
(三)完善信息安全保護機制
在新的發展時期,醫院還需高度重視信息安全問題。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給醫院帶來了便利,但也讓醫院內部各項信息數據面臨更大的風險,使得醫院內部信息被竊取、盜用以及篡改的風險大大增加。而數據、信息是醫院經營發展的基礎,因此醫院在推進管理、業務信息化的過程中也應當高度重視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要能采取有效的防范管理措施提高醫院信息系統安全水平,確保醫院信息數據安全。醫院可在系統內增設防火墻,進行日常監測,時常進行漏洞掃描,做好漏洞修補與信息數據加密等,要能采取各類防護措施將計算機網絡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四、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改變了醫院管理的路徑與模式,豐富了醫院服務的渠道與方法,有效提升了醫院服務質量。近年來,醫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日漸完善,信息化管理模式日漸成熟。但與此同時,醫院的信息化建設還存在人才力量薄弱、安全防護不健全等問題。因此在新的發展時期,醫院要緊緊抓住時代、科技發展特征,結合國家相關要求與自身發展需求樹立正確認知,做好信息化建設規劃,加大資金投入與人才培養,做好信息安全防護,從根本上提升醫院信息化建設水平,提高醫院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棋.利用大數據技術加快醫院財務信息化建設[J].今日財富,2020(17):31-32.
[2]鄭德亮,馮濤.醫院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問卷調查分析研究[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20,17(04):498-502.
[3]王倩倩.醫院信息化建設與管理思考[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9):141.
[4]王寶剛.基于信息化的醫院運維管理模式探討[J].技術與市場,2020,27(08):157,159.
[5]魯成新.信息化建設助力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J].中國醫院,2020,24(08):65-67.
[6]萬振,劉曉龍,趙衛康.對醫院管理與信息化技術高效融合的探討[J].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2020,24(04):470-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