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霞
[摘要]在信息化背景下,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逐漸為大眾所關注。文章從實踐背景、實踐過程、實踐反思等方面介紹了基于“泰微課”的高中政治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旨在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實現教學相長。
[關鍵詞]“泰微課”;高中政治;翻轉課堂;教學實踐
一、教學實踐背景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以往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新課程的深入實施提供了動力,也為高中政治課教學的變革提供了契機。充分利用現有信息網絡技術,更新、優化教學要素與體系,重構課堂教學模式,完成高中教學轉型與升級已成為時代的必然,基于“泰微課”的高中政治翻轉課堂教學正是這樣一種嘗試。
翻轉課堂是顛倒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順序的一種教學形式,要求學生在課外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讓課堂變為師生、生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真正意義上的翻轉課堂需要網絡環境、數字化學習資源和平臺的支撐,也需要學生在課前利用微課資源,充分地自主學習。學生的課前學習效果直接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活動設計,也影響著最終的教學成果。“泰微課”即“江蘇泰微課網絡課程”,是由泰州市教育局和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聯合推出,覆蓋小學、初中、高中等17門主要學科的網絡課程資源。其符合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圍繞某一學習主題,錄制數分鐘的音頻解說或演示視頻,具有時間短、內容精、情境化等特點,便于學生自主學習。
“泰微課”的出現為高中政治翻轉課堂的實施,提供了有效的平臺。以下筆者以“意識的作用”一課為例,談談基于“泰微課”的高中政治翻轉課堂教學實踐與反思。
二、教學實踐過程
(一)課前準備
1.設計提綱,布置任務。翻轉課堂的實質是“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所以教師應在課前做大量準備工作,設置專門的課前學習提綱,引導學生課前自學。提綱內容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讓學生在“泰微課”在線觀看“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三個微視頻;②完成觀看任務后,回答以下問題:意識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人的意識活動具有哪些特點?氣象部門能夠準確預測霧霾天氣,主要體現了意識活動的什么特點?“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體現在哪些方面?“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含義和要求分別是什么?③完成課前測試,檢驗學生觀看“泰微課”自主學習的效果;④讓學生記錄自學中存在的困惑與建議。
2.觀看微課,自主學習。
3.提出問題,整理收獲。翻轉課堂是以學生的提問為中心,為學生答疑十分重要。但學生的問題往往是零散的,因此需要教師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先進行篩選、整理、提煉,再用于課堂討論。
(二)課堂教學
“內化知識在課堂”是翻轉課堂教學的核心過程,具體包括以下四個環節。
1.問題反饋,答疑解惑。教師可以使用PPT,將學生提出的典型問題呈現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協作探究、解決問題,再結合知識的重難點,整理、設計問題,組織學生交流、思考。
2.創設情境,深入探究。通過解決復雜情境中的問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探討、評析“我國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必將收獲成功”這一觀點。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理解、運用知識,積極參與發言、辯論。既能活躍課堂氛圍,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
3.歸納總結,構建體系。在教師的引導下,師生雙方可共同對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積累科學的知識技能,運用巧妙的歸納方法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通過總結,我們得出了以下知識體系:
4.進階練習,鞏固提升。翻轉課堂的一個重要原則是不要把問題留到課后。因此,教師可適量設置針對性的進階練習,讓學生在課上完成,促進學生自主思考,鞏固知識體系。
三、教學實踐反思
(一)實踐效果及意義
基于“泰微課”的高中政治翻轉課堂落實了“學習知識在課外,內化知識在課堂”的教育理念,是一種實用且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拓展了高中政治教學的資源,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泰微課”已整合高中政治教育微視頻三千余個,微測試題九千余道,提供了大量的有效信息。既有專業政治學科知識,也有熱點話題。不僅極大地豐富了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內容,而且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2.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鞏固了高中政治學科知識。基于“泰微課”的高中政治翻轉課堂完全符合建構主義的自主學習要求。課前的充分預習讓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儲備。課堂上的小組合作探究和師生互動,既讓學生不經意間獲得、驗證、拓展了知識,又方便學生及時解決問題。課堂教學過程中,所有學生都能深度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所提高,而且能及時鞏固基本知識點,逐步消化重難點。
3.實現了教學相長,促進了高中政治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基于“泰微課”的高中政治翻轉課堂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教學設計和課堂駕馭能力,還要求其具有較高的現代信息技術運用水平和其他綜合能力。面對這些要求,高中政治教師必須時刻把握時代脈搏,不斷更新自己,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
(二)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課前學習的設施和時間保障。高中政治翻轉課堂的實施需要一定的硬件基礎,個別家庭還沒有配置電腦、網絡,或者家長對孩子獨立使用網絡、電腦、手機不太放心,限制了學生使用“泰微課”課前學習的空間。盡管學校提供電子閱覽室,但仍難以滿足較大的學生群體需求。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高中生的課余時間被大量的作業、補課所占用,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觀看”泰微課”高中政治課程資源的阻力較大。高中政治教師要多嘗試在自己的課堂上進行課內翻轉教學。
2.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差異。客觀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同樣的課外學習時間,不同學生的自學效果不一樣。因此,教師在布置學生觀看“泰微課”學習資料時,應提醒學生及時通過QQ、微信,與老師取得聯系,解答疑惑,或認真做好記錄,在課前及時反饋給教師或課代表。進行分組討論時,教師還要有意識地關注這些學生的反應。
3.“泰微課”資源庫的完善、更新問題。“泰微課”是一種碎片化的教學資源,而知識構建需要系統化的學習資源。因此“泰微課”資源庫需要加大對資源的歸類、整合力度,以便教師、學生系統化使用。高中政治學科的時代性較強,教材修訂的頻率較快,學科資源的更新尤其需要及時。目前的“泰微課”資源更多地偏向于新授課,因此仍需加大復習型“泰微課”資源的錄制力度。錄制復習型“泰微課”資源時要突出章節、概念之間的聯系,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和邏輯性,還要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運用能力,以及增加“泰微課”的互動性,從而更好地為高中政治教學服務。
隨著“互聯網+”教育的不斷推進,如何錄制、運用“泰微課”資源已成為高中政治教師努力探索的新方向。在探索基于“泰微課”的高中政治翻轉課堂實踐時,教師應立足于學校實際、學生需求、學科情況、課型特點,充分利用以“泰微課”為代表的互聯網資源。高中政治教學不僅是學科知識的傳遞,更是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