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洪政
【關鍵詞】教育格言;知識技能;能力素養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82-0079-02
在一些教育論文中,許多教師都喜歡運用名人關于教育的經典論述作為格言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其中,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美國高等教育300周年紀念會上所作的《論教育》演講中有一句話:如果人們忘掉了他們在學校里所學到的每一樣東西,那么留下來的就是教育。就是大家經常喜歡運用的教育格言之一,而且,有些專家還對此格言進行了一些解釋和說明:“忘掉的”是具體的內容、知識等,而“留下來的”是核心素養或能力、品格。人們使用這句教育格言想說明的道理是:在教育中,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品格”。
類似的教育格言還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教育格言的意思是說送給別人一條魚能解他一時之饑,卻不能解長久之饑,如果想讓他永遠有魚吃,不如教會他捕魚的方法。這樣的意思引申到教育上來,就是說要想幫助他人解決難題,還不如傳授給他解決難題的方法。這里所謂的“魚”是指知識、技能;所謂的“漁”是指方法、能力、素養等。在日常教育工作中,這句教育格言表達的含義往往被大家理解為:教給學生知識、技能,不如教給學生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素養。
應該說,這樣的教育格言揭示的道理在十多年前還是比較新穎別致,讓人有些啟發的。但是,在教育心理學理論快速發展的今天,這樣的教育格言明顯已經顯得牽強附會了。所謂“能力”,無非就是指“智慧”或者“智力”。科學心理學的最新研究表面:近十年來,當今世界心理學界對能力與創造的研究已經進入了新的時期,西方教育心理學界對能力結構的認識也在進行新的調整,對能力、創造的定性有了新的認識。當我國流行的某些智育理論否定知識的重要性,強調所謂智力和能力的重要性時,安德森等編著的《學習、教學和評估的分類學》(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中只提知識的類型與掌握水平,不提能力發展,這是發人深省的。因為,廣義的知識是指學習者可以學到的一切東西,包括事實、概念、程序、策略和信念等,其含義與“素養”的概念相當,即在不考慮體力因素的情況下,能力的本質是對知識的掌握。
當今西方心理學界已經把能力、創造和創新統一于“問題解決”或“完成任務”的范疇內。所謂能力,就是人根據習得的知識技能,在態度的支配下,通過調動自身的體力去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解決的問題越復雜,完成任務的難度越大,那么創造性就越大,設計的產品新穎程度越大,創造性就越大。由此看來,所謂的“智力”“能力”或者“智慧”,已是顯得有些多余的概念了。顯然,當今教育心理學界對“能力”或“智慧”問題的認識已經更加深入,更加逼近概念的科學本質,已經將“能力”與“知識技能”的關系闡述得更加明了。這樣的結論,也就符合了長期以來大家所公認的社會生活常識:“無知即無能”“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創造力的條件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在這里,所謂“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就是指我們要想在某一領域有一些創新的話,首先必須做到掌握該領域的絕大部分知識技能。因此,知識與能力在本質上是能夠融為一體的。培養智慧、能力和科學創新必須依靠大量知識的長期積累。所以,知識、技能是學生形成創造力的必要基礎;創新、創造和能力都是在掌握豐富知識、具備熟練技能基礎上,厚積薄發后產生的必然結果。至于說“品格”,仍然需要以知識為基礎,所謂“知之深則愛之切”。
當然,從經典的教育心理學理論方面論述一下相關的理由,也是可以的。心理學家加涅的累積學習原理,就強調了知識技能的學習對能力形成的奠基作用。他通過描述八個學習層次來研究學習者理智技能的累積方式,這八個學習層次分別是信號學習、刺激反應學習、動作鏈索學習、言語聯想、辨別學習、概念學習、規則學習、問題解決或高級規則學習。后四類學習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加涅的累積學習原理還指出人類的學習是由低級到高級累積性的,較復雜、較高級的學習是建立在基礎性學習基礎上的,每一類學習都是以前面類型的學習為基礎的。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基礎性的知識技能學習對學生形成“高級規則或問題解決(即創造)”的重要性。
如此看來,這類在我國教育界廣泛流傳的格言,表面上顯得新穎前衛,實質上存在宣揚“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的嫌疑。篤信如此教育格言的人,他們僅看到了教育現實中的表面現象。知識(狹義的)技能的特點之一是容易遺忘,因為容易遺忘就覺得知識技能作用不太大,這種認識顯然是膚淺的。學生正是在知識、技能的學習和長期積累過程中,逐步培養了能力。
當今我國教育界關注的熱點是“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也是以知識、技能為基礎的。中小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前人創造和積累的知識,為今后的創造打下堅實的基礎。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學習知識技能猶如“吃飯”,培養能力猶如“長身體”。我們當然是在長年累月地吃飯中長大了身體,但如果要讓我們在不吃飯的情況下長大成人,如何可能?因此,如果我們一味地否定知識技能的作用談能力培養,無非是在宣揚“知識無用”
“讀書無用”的舊論,就是想要讓我們的教育建造空中樓閣。這對人才培養和社會的進步發展都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總之,知識、技能是學生形成創造力的必要基礎,創新創造、能力素養都是學生在掌握豐富知識、具備熟練技能基礎上厚積薄發而產生的必然結果。在新時代的教育工作中,我們應該站在更高的平臺上審視教育問題,更加理性地理解和使用教育格言,力戒宣揚“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才能促進我國的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作者系江蘇省江陰市英橋國際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