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瑛
摘 要: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為響應國家“抗擊疫情”的號召,各高校推遲開學時間,由“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衍生出各類學科的一系列線上教學形式。對于音樂專業而言,鋼琴課一直以來都是必修課程之一。隨著線上教學的蓬勃發展,線上鋼琴課作為新興教學方式,在初期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文章主要探討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音樂專業線上鋼琴課的教學現狀,并提出相關的創新性探索,給疫情防控期間的線上鋼琴課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與建議。
關鍵詞:線上鋼琴課;鋼琴教學;創新探索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2020年2月,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高校依據優質在線課程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立即制定在線教學組織與實施方案,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1]。
一、高校線上鋼琴課教學現狀
當前已開展的線下鋼琴課程分為“一對一”的小課鋼琴教學與“一對多”的集體課鋼琴教學兩種教學模式。這兩種教學模式各有優點,當這種教學模式由線下轉入線上,又出現了它們各自顯而易見的缺陷。
(一)“一對一”授課模式
“一對一”鋼琴教學通常是由學生坐在鋼琴前彈奏,教師在一旁對樂理、演奏技巧、音樂處理等給予指導,并根據學生的手指技能和彈奏狀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2]。優點是教師可以根據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從而給出更適合學生的鋼琴技術指導。但線上“一對一”的鋼琴課程受到授課方式的限制,教師與學生無法面對面接觸,不能手把手教學,由此產生以下幾點不足:
第一,師生交流有距離感。在線上“一對一”鋼琴教學中,教師無法全方位地看到學生演奏時的狀態與技巧,學生也只能聽到教師的一部分示范(無法同時看到教師的表情與手部動作),因此在交流溝通上存在一定的障礙,藝術總是抽象的,例如鋼琴演奏中的情感表達與身體呼吸的律動,在線下授課時學生能夠很容易地通過教師的示范演奏感受到,但隔著屏幕就很難感受到。
第二,教學效果受客觀因素影響。在線上“一對一”鋼琴教學中,教學效果往往受到教學條件的限制。例如音畫不同步、網絡卡頓等客觀因素,往往會影響教學效果,耽誤、拖慢教學進度,打亂教學計劃,還影響了教師的教學熱情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一對多”授課模式
“一對多”鋼琴教學不像“一對一”教學可以“對癥下藥”,但優點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與合作學習,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這種教學模式也是師范類音樂院校、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專業普遍采取的一種教學模式。但線上“一對多”的鋼琴教學往往更容易受到教學條件的限制,并且在學生管理方面也有更大的難度,由此產生以下幾點不足:
第一,教學質量有待提高。線上“一對多”鋼琴課最大的優點是人多,但是人多也有可能成為最大的弊端。人一多教師分配給每一位學生的注意力自然就減少了。面對面時或許還會有所忌憚,但隔著屏幕,許多學生自然而然出現了僥幸心理。
第二,教學方式單一枯燥。“一對多”的鋼琴集體課往往很容易陷入一種僵化的、固定的教學模式中,即教師講授—教師示范演奏—學生提問—教師回答—布置作業。學生往往只是模仿教師進行彈奏,而很少真正有一些深入的思考,線上鋼琴教學更容易陷入該種公式般的教學模式中。
二、高校線上鋼琴課的創新探索
從上述高校線上鋼琴課的教學現狀及不足中可知,線上教學還有許多需要改進之處。筆者查閱各類文獻資料,聽取多位鋼琴教師的線上鋼琴課程,并結合自身的線上教學經驗,總結出幾點高校線上鋼琴課的創新方式。
(一)設備的合理選用與調試
音樂是一門聲音的藝術。在線上鋼琴課中,讓學生清晰地聽到教師講授以及示范視頻的聲音是至關重要的。因此需要選用合理的線上課程錄音錄像設備。當下許多電子設備的內置話筒與錄音設備都具有較高的品質保證,但如果想要讓學生獲得更好的課程體驗,特別是對于音樂專業來說,適當地使用外接收音話筒與音頻設備也是十分有必要的[3]。除了音頻設備之外,還要兼顧學生上課時的視覺感受,讓學生了解教師是如何彈奏的。
在互聯網直播行業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線上鋼琴課可以從中獲得啟發:利用各種年輕群體聚集的網絡直播平臺直播上課,例如嗶哩嗶哩、抖音等軟件,利用這些新興平臺不僅能激發學生上課的興趣,提升其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還可以促使教師學習新事物,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二)教學資源的互動與共享
網絡課程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出現。在2020年疫情暴發的特殊時期,各類線上課程蓬勃發展。想要上好一堂線上鋼琴課,除了必要的硬件設施以外,還需要建立互聯網教學資源共享模式。
現有的一些智慧平臺、慕課平臺已有近千個優秀鋼琴教學視頻,其他視頻平臺也有許多優秀的鋼琴演奏視頻。但是,無論是智慧教學平臺還是視頻軟件,其中的鋼琴示范視頻大多數較為簡單,無法滿足音樂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既然面向大眾的鋼琴教學平臺無法滿足專業學生的需求,為了避免因網速過慢而產生的畫面、聲音遲滯,教師可以提前將要教授的課程錄成演示視頻,供學生課前觀看預習。
(三)教學形式的思考與創新
傳統的線上課程教學很容易陷入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中,想要打破這種僵化的模式,就需要對教學形式進行大膽創新。
一是以直播的形式增強師生互動。直播受到當下年輕人的廣泛歡迎,教師也可以將直播與線上授課相結合。開設線上鋼琴教學直播間,讓學生進入直播間上課,同時可以通過直播的形式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發送彈幕提出問題,創新授課形式,使上課不再是傳統的教師講與學生聽,創新線上鋼琴課的教學形式。
二是培養學生聽覺感知能力。在線下鋼琴教學中,學生聆聽的只有鋼琴這一種樂器的音色。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除了聆聽鋼琴作品之外,也要讓學生多聽、多看大規模的室內樂、交響樂作品,以擴展學生的音樂視野,提升其音樂品位,培養學生較好的音樂聽覺感知能力。
三是課后視頻回放。線上鋼琴課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將上課的視頻錄制下來,讓學生在課后反復觀看,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自主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則可以通過反復觀看視頻和線上交流得到有針對性的解答,從而提升學習效果[4]。
(四)考核方式的新探索
除了日常課后的作業布置與回課,期末要進行考核,以測驗學生對整個課程的掌握程度。傳統鋼琴課的期末考核無非是演奏一首作品,這樣可以使教師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但無法全方位獲知學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識。學習鋼琴往往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也不是彈熟、彈對就可以,更重要的是學會隱藏在譜面背后的知識[5]。
筆者以為,線上鋼琴課的期末考核形式應該分為音樂知識考核與鋼琴演奏考核兩個部分。音樂知識考核為筆試部分,主要考查課上所教授的音樂基礎常識,加上聽覺測試,旨在提升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鋼琴演奏考核則是讓學生錄制演奏作品視頻。這樣的考核形式不僅注重學生的專業演奏技巧,同時鍛煉學生的聽覺感知能力,擴大學生的音樂知識廣度。
三、結語
通過對高校線上鋼琴課的教學現狀及不足的探討,我們可以認識到,只有合理地選擇專業的硬件設施、實現教學資源共享、不斷創新線上教學模式、緊抓課后專業技巧練習、創新期末考核形式,才能使線上鋼琴課真正獲得學生、家長的認可,使這一特殊的教學形式展現出蓬勃生機。
參考文獻:
[1]馬寶琳.“停課不停學”期間高校線上鋼琴演奏課的實踐探索[J].民族音樂,2020(2):90-93.
[2]李潔瓊.智能鋼琴教學“智”在何方[D].中國音樂學院,2019.
[3]歐陽菂.特殊時期的線上鋼琴教學[J].鋼琴藝術,2020(5):12-15.
[4]陳美志,陳濟川.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線上教學探究[J].當代音樂,2020(1):36-38.
[5]金鴿平.線上鋼琴教學正當時[J].鋼琴藝術,2020(4):22-23.
作者單位: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