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龍 袁寧
摘 要:民辦高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尤為重要,讓學生從思想上從容面對突發事件,在突發事件面前具有更頑強的意志力,更有利于學生冷靜地做出正確的判斷。本文將分析民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突發事件中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民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突發事件;作用
基金項目:湖北省高校實踐育人特色項目:五育并舉,大學生勞動育人實踐探索——以××學院為例(編號:2019SJJPD3011);湖北省高校學生工作精品項目:學生公寓黨旗飄揚工程(編號:2019XGJPG3020)。
民辦高校近些年迅速發展并取得一定的成績,成為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深化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滿足人民群眾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樣化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民辦高校是重要的社會力量,在國家面臨重大突發事件時當然要做好帶頭作用。為建設一支精干高效的應急調解隊伍,學校、學院、系、教務處、學工處、團委乃至后勤都要建立規范的應急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調動高校思想政治及突發事件處理調解組織和人員,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為避免學校重大突發事件的發生打下堅實的基礎[1]。思想政治工作在突發事件發生期間在積極引導、鼓舞士氣、增強信心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從幾個方面進行介紹。
一、民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地位
面對突發事件,只有深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充分把握新形勢,瞄準新問題,運用新技術,推進新舉措,將愛國主義教育等融入其中,才能切實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從而凝聚起師生眾志成城抗突發事件的強大力量,為早日戰勝突發事件做出應有的貢獻。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當之無愧處于學校工作的領導地位,學校各項工作都需要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領之下方可完成。突發事件發生時,學校最先要做的就是保障學校的安全,盡量避免突發事件發生在校內,穩定學生和老師們的情緒,只有先解決這個問題才能談及其他。民辦學校又因其地位的特殊性而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2]。因此,民辦高校做好準備應對突發事件的產生是極其重要的。突發事件就是命令,責任就是擔當,必須全面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作用,堅決擁護校黨委在民辦高校的中心領導地位,保障突發事件防控的有效指揮。
二、民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領作用
突發事件帶來的危害是極大的,需要有關部門反應迅速,下手要快、準、穩。為了克服突發事件帶來的種種問題和困難,還有一項必要的武器,那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領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確實對其他工作具有領導作用,但這是建立在黨員干部發揮帶頭作用的基礎之上,黨員干部有責任與擔當,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不搞“假把式”,也不做“花架子”,緊跟時代潮流和教育宣傳趨勢,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變“單一說教”為“生動說唱”,只有黨員干部們敢為人先,使得師生們學習和效仿,才能更好地形成凝聚力。而思想政治工作者也確實比其他工作者們更具有帶頭的力量,他們身體力行帶動大家眾志成城,團結一致[3],讓學生在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中留得住心,凝得住神,悟得出理,有效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民辦高校得益于社會力量建成,與社會本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學校通過積極的政治工作應對,必能給社會帶來良好的效應。
三、民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突發事件發生過程中的穩定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安穩人心,讓大家更好地進行溝通,從而使矛盾得以化解。只有大家都正確地認識到結束這場突發事件并不單單靠你,也不單單靠我,不是只靠醫務工作者,也不是只靠領導就能解決的,結束突發事件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共同努力。這個認識只有經過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斷推進,才能慢慢統一。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在突發事件發生之后確實有很好的穩定人心的作用。
民辦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貫徹落實各級重要指示精神,挖掘一線典型,積極傳播正能量,弘揚愛國主義,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新媒體的作用,開好“主題黨日”“主題班團會”,通過典型案例加強思想引領,引導學生樹立信心,強化學生責任心與使命感。加強對互聯網中輿論的領導力,時刻注意網絡輿情動向,關注權威的媒體機構,不被謠言欺騙,并要帶領學生破除謠言,揭露虛假信息,維護突發事件發生期間互聯網乃至現實生活中的人心穩定。
四、民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作用
李蘭娟院士提出,突發事件結束后,希望國家給年輕人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人員……教育我們的孩子要崇尚科學,尊重科學,樹立生物安全知識,多科普健康知識,多一些憂患意識。學校不只是學生們學習知識的地方,更是教育學生們做一個優秀的好學生、好公民的地方。
2020年3月9日,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人民網聯合舉辦“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突發事件防控思政大課”,清華大學艾四林、中國人民大學秦宣、北京師范大學王炳林、中央財經大學馮秀軍四位教授的“思政大課”從理論到實例、從歷史和現實的講授讓人“流連忘返”。多難興邦,40后到00后都活躍在一線,強大的祖國英明的決策,使危機化為轉機,這充分告訴了我們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以鐘南山、李蘭娟為代表的最美逆行者彰顯了“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為你負重前行”的社會責任感,全民參與的阻擊戰本身就是一堂生動的思政大課。“六育并舉,德育為首”,作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結合學校實際,理直氣壯且堅持不懈地開展好思政教育,精心從突發事件案例中選擇“感人于肺腑,動人于心弦”的素材,讓自己全身的細胞融入其中,與青年學生同頻共振,堅守信仰與情懷,保持激情與創新,師生相長。開展強化敬畏自然和生命、尊重法律和規矩、感恩祖國和人民等方面的教育,鞏固突發事件實踐教育的成果,深入、持久、生動地推進《教育系統關于學習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工作方案》,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攜手同行助力青年一代在奮斗擔當中譜寫青春。
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使人們迅速意識到,要想突發事件結束不能一味地依賴他人。學校可以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組織志愿者們愿意去往最危險的地方,同國家的大部隊站在一起,同人民站在一起。學生們會意識到,自己是這個社會的一分子,無論何時都要為社會盡自己的一份力。當然通過不斷的宣傳教育,可以使學生們更好地了解到如何預防突發事件,更好地進行科學防控,這都是學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功勞。
我國民辦高校有自己的局限性,如何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從思想意識上讓同學們自主地做好預防很關鍵。眾所周知,災難面前最重要的是頑強的意志。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在思想上強化學生的意志,讓學生更加從容不迫地直面突發事件。通過處置突發事件,提高了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戰斗力,從而增強抗擊突發事件的能力,因此更加充分體現了思想政治工作處置突發事件的巨大治理力量。實踐也使我們一步一步地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自覺地為學校、為學院、為學生服務,才能在大局中有所作為,有所突破。
參考文獻
[1]張楠,鄧雯文,曾德唯,等.2011—2017年重慶市南岸區學校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析[J].中國校醫,2018,32(03):190-193.
[2]徐暢.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J].長江叢刊,2019(01).
[3]譚一酉.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因素淺析[J].內蒙古教育,2018(0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