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俊
【內容摘要】初、高中物理知識具有極強的聯系性,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物理成績比較好,但是步入高中之后,卻面臨著學習辛苦、學習效果差等現象,嚴重制約了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甚至導致部分學生產生厭學的確情緒。因此,面臨新高考,必須要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學之間的有效銜接,不斷提升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質量。本論文以新高考初高中物理教學為研究切入點,對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銜接現狀和對策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新高考 初中物理 教學銜接
初中、高中物理知識之間具有極強的聯系性,初中物理是高中物理知識的基礎,高中是初中物理知識的延伸和深化,兩者之間具有極強的聯系性。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卻出現了一部分學生初中階段的物理成績比較好,但是進入到高中階段之后,卻面臨著學習難度大等多種問題,致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喪失了學習的信心,甚至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面對這一現象,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必須要全面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學之間的銜接工作,使得學生盡快適應高中,不斷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一、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知識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知識在銜接的時候,依然存在多種問題,具體來說,集中體現在:(1)初高中教材內容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初中物理更加重視理論知識教學,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是以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貼近的物理現象作為主要的探究內容,并且物理知識的探究過程比較簡單。而針對高中物理知識來說,在具體的教學中,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有效結合,要求學生必須要對物理現象產生的本質進行掌握和理解,甚至要求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舉一反三;(2)初高中教師教學方法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教師的教學手段尤為重要,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初中物理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由于教學壓力比較小,教師基本上都是采用多次講解,并分專題、分類型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點講解;而高中物理教學中,由于教學壓力比較大,很多知識點無法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和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極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點理解不足,難以對其熟練掌握;(3)學生理解能力、邏輯能力的影響。受到物理學科特點的影響,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理解、邏輯能力的培養。但是步入到高中之后,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邏輯能力尚未達到這一階段,在高中物理學習中,難免會面臨著較大的困難[1]。
二、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知識銜接的重要途徑
1.認真研讀教材,注重知識銜接
從初中、高中階段的物理內容上來說,兩者之間具有加強的聯系性。從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上來說,高中物理是初中物理的延伸。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師實現兩者銜接的時候,必須要從兩個階段的物理內容中尋找到連接點,有效降低高中物理教學的難度。一方面,教師在開展高中物理教學的時候,應注意初中和高中物理知識點之間的銜接,并據此尋找合適的方法開展教學,使得學生將已有的知識、新知識緊密聯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教師在實現初中和高中物理知識銜接的時候,還有針對初高中物理知識之間的“間斷點”進行補充,例如,速度學習中,針對初中學習中并未學習到的“矢量”這一概念,教師應著重對其進行補充。需要說明的時候,在對初高中物理知識“間斷點”進行知識補充的時候,一定要宜細不宜粗,還可以采用“分段式教學”的模式,將物理知識進行分段教學,分批次地傳授給學生,進而降低高中物理的教學難度[2]。
2.改變教學方式,適應學生的認知能力
初中、高中物理知識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高中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必須要注重兩者之間知識的銜接。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高中物理教學之前,教師應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切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全面加強初中和高中階段物理教學之間的交流,進而制定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高中物理教學計劃;另一方面,高中物理教師在實現兩者教學銜接的時候,教師必須要立足于高中物理的學科特點、學生的認知能力等,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在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激發學生的物理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高中物理學習中。
3.加強學法指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良好的學習習慣、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實現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師在加強兩者之間銜接的時候,應持續加強學生的學法指導,幫助學生進入到高中之后,對學習方法、學習習慣進行及時調整,進一步提升高中物理教學效果。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及時轉變學習思維、學習方法,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跟蹤指導,進而引導學生將物理規律的來龍去脈總結清楚,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第一、教師在開展高中物理教學的時候,應逐漸培養學生物理建模能力,掌握物理模型所遵循的物理規律等。
第二、還必須要在物理解題的過程中,指導學生充分借助數學工具,不斷提升其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3]。
第三、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講、勤動腦和思考、及時復習等好習慣,進而使得學生更好地過渡到高中物理學習。
第四、還要明確學生在初高中物理學習過渡的時候,應對教材上的物理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豐富學生的已有知識體系,活躍自己的思維,進而更好地參與到高中物理學習中。
4.關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強化教學效果
人的認知是一個發展過程,從已知到未知,將新知識納入到舊的結構中,進而之間提升的過程。據此,面對新高考的要求,教師在進行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時候,應立足于高中物理教材與初中物理教材之間的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維特點等進行對比,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差異。同時,教師還必須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將初中和高中物理知識進行有效的聯系,并整合成一個知識體系,進而順利地實現知識遷移。
5.重視學生心理,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
良好的學習態度是保障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尤其是針對剛剛進入到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只有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才能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順利度過這一階段。否則,一旦忽視了學生心理狀態的培養,就會導致學生逐漸喪失物理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應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輔導,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一方面,全面了解學生。由于學生存在極強的個體差異性,且家庭背景、成長環境有所不同,以至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因此,教師在進行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時候,應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策略;另一方面,做好榜樣作用。正所謂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在順利度過初高中物理銜接的時候,應充分發揮優秀學生的榜樣作用,引導優秀的榜樣作用,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態、學習方法展示給其他的學生,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強烈的自信心和上進心。
6.加強學生思維訓練,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水平
在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中,為了保障學生的順利過渡,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的時候,不僅僅要向學生傳授些相關的物理知識,還要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物理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高中物理教學的時候,應指導學生善于思考、樂于思考,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每一節課程都可以創設思維情境,組織學生積極開展思維活動,進而促使學生的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斷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的培養;另外,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還要加強學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發散思維培養,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中,受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自身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致使初高中物理學習中,存在嚴重的斷層現象。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必須要立足于這一現狀,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不斷加強初中和高中物理知識銜接教學。
【參考文獻】
[1]田振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高中物理銜接探析[J].學周刊,2020(4):26.
[2]唐艷紅. 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3]荊健. 新高考下初高中物理銜接問題的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甘肅省景泰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