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
【內容摘要】新課改下,初中體育的教學中,由于該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性格活潑,通常喜歡參與到各種的體育運動中。但是,目前的體育教學中卻存有學生喜歡參與體育運動,卻不喜歡體育課,主要原因是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相對單一,無法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也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新課改下,初中體育的多元化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體育 多元化教學 策略
目前,初中體育的實際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通過傳統化教學法,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而且還會對學生參與到體育課堂活動的積極性造成不利影響,從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全面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在新課改下,體育教師需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法,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使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得到有效提高。如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游戲的方式,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探求體育知識。
一、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需注意的問題
1.注意學生身體的健康
初中階段的學生是身體生長心智發育較成熟的階段,該階段的學生不論是心理還是生理都處于未成熟至成熟逐漸過渡的階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需注重文化課程,而且還需關注學生自身的身體健康。正確科學的體育鍛煉,不僅能促使學生的身體發育及新陳代謝,而且還能使學生自身的免疫力得到有效增強,對學生的意志進行磨煉,從而使學生自身的適應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體育課程通常對學生自身的健康有著直接關系,只有具備健康的身體,才能使學生更好的承受文化課帶來的壓力,并確保學生實現健康的發展與高效的學習。體育教師在具體教學時,可按照學生自身的發展及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體育項目,體育作為需長期堅持的一門課,想要使學生的意識得到培養,學生的身體健康得到維護,體育教師就需在課堂上按照學生自身的能力及學習進度,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從而使學生實現長期堅持運動的毅力與信心。
2.注意讓學生了解到體育的重要性
初中階段,體育作為教學的副科,通常會被教師與學生所忽略,但是,體育課不僅是學校教育開展的重要部分,而且還是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進行培養的重要途徑,還是民族生命力的一種體現。同時,在體育教學中,還能深化學生彼此的交流,這通常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其通常有著文化不具備的優勢,且對學生的心理、身體的健康及綜合能力的保證有著重要影響。目前,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的追求層次也得到相應提高。體育課程作為學生在各階段的必修課,通常是教育者需關注的一項重要課題,因此,體育教師需注重體育的游戲及競技精神對學生面對挫折、戰勝困難的心態進行鍛煉的能力,從而使師生之間良好互動,并使學生形成樂觀的心態與相應的溝通能力。
3.注意教師的引導
初中時期,學生不僅需學習各種的文化課,而且還需面對中考,這就會對學生自身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而體育運動的開展,則能使學生的情緒狀態得到有效改善,并使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心態,主要是因為心理情況通常對學生自身的健康有著關鍵影響,同時,積極健康的運動,不僅能對學生自身的意志力進行培養,而且還能使學生形成競爭精神。對于體育課而言,其作為一門實踐課,只有促使師生互動的增強,才能確保體育課順利的開展,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需注重自身引導作用的充分發揮,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素養。
二、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體育多元化教學策略
1.多媒體教學法的應用
初中體育的具體教學中,教師通過傳統化教學法對某運動項目技術要領實施教學時,一般會運用示范法,讓學生圍成一圈,教師自己在圈中實施動作的示范。通過這種形象的教學法,雖然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運動要領,但是,由于初中階段學校開展大班制,每個班級的學生數量相對較多,這種狀況下,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夠清楚的看到動作。另外,有許多運動項目的動作是連貫性的,或者是速度相對較快的,如跨欄、三級跳等,學生通過現場觀看,不僅無法看清細節,而且也不便于學生記憶。面對這種狀況,學生無法掌握到項目運動的要領,且教學效果也相對較差。為了有效改善該局面,初中體育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可通過多媒體的運用,由于多媒體集合了光、聲、色等各種技術,其不僅可以將運動項目的要領與技能生動、形象的呈現出來,促使學生的直觀性體驗,而且學生還能將多媒體視頻錄制下來,以便于后期的觀看學習,深化學生的理解[1]。同時,體育教師還能運用多媒體,將運動項目的某個動作進行定格或者慢放,以促使學生有效掌握其細節內容,最終使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得到顯著提高。
2.分層教學法的應用
新課改下,教師在教學中,需通過因材施教的方法,在充分尊重學生意識的前提下,對于不同的學生給予對應的方法,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實現相應的發展。對于初中生而言,受其身體素質、興趣愛好、學習需求等方面不同,導致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存有相應的差異。面對這種狀況,如果教師仍舊按照統一的標準、方法、內容開展教學,必然會產生部分學生“吃不消”或者部分學生“吃不飽”的狀況,因此,想要充分滿足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并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促使每個學生實現身心健康的成長,體育教學就需要通過分層教學法開展教學[2]。例如,在對球類的運動項目開展教學時,男生通常喜歡籃球、足球等運動項目,而女生則喜歡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項目,基于此,教師為了每個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就可以通過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組織男生開展籃球、足球運動,而女生則開展乒乓球、羽毛球運動。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能使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同時,這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法,不僅可以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師給予的理解與尊重,而且還能在實現教學目標后,獲得成就感,并使學生增強自信心,使學生的體育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3.游戲教學法的應用
所謂的游戲教學法,其不僅是引導學生單純做游戲,而且還需讓學生通過游戲,實現自身身心的愉悅與能力的提高。 初中體育的教學中游戲教學法的應用,不僅能有效吸引學生的好奇心,而且還能活躍教師的教學法,將游戲融入到體育項目的教學中,通常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提高[3]。基于此,在初中體育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的敏捷性與速度得到有效提高,并對學生的協調與快速能力進行培養,教師可開展“播種”的游戲,首先,在排球或者是籃球的場地,在兩個半場的中心與四角畫直徑是1米的5個圓圈,并準備8個小沙包,以4個為一組放入兩個圈中;然后,教師可把學生等分成兩隊,以面對面的形式分別站于兩端的中心點線外。游戲開始后,在教師發令之后,排頭跑到中間的圓圈,拿到沙包,并運用墊步與跨步結合的泡法,將沙包放至1號圈,之后回到中心圈,拿起下個沙包,放置2號圈,在放完四個沙包之后,再由第二個學生繼續,直到整個隊全部跑完,得分多的獲勝。通過該游戲,通常可以使學生的敏捷性與速度得到顯著提高,并使學生的協調能力得到相應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傳統的體育教學弊端逐漸顯露,且無法滿足學生實現良好發展的要求,這就導致學生在初中體育課的學習中興致較低,并影響到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基于此,體育教師需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促進多元化教學法的開展,在學生自主學習中,給予相應的指導,并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法,從而使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質量與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姚金元.新課程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學策略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5):221.
[2]王健.淺談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主動參與[J].課程教育研究,2019(16):217-218.
[3]余德君.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學的實踐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114.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