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林芬
摘要:本文從“創設自主識字環境,激發學習興趣;多種形式結合,教給識字方法;拓寬練習途徑,加強鞏固效果”等方面,闡述識字教學的方法與途徑,對大面積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識字教學;興趣;引導;記憶;訓練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尤其在低年級,識字更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不斷向前發展的,識字教學也不除外。細讀《課標》我們發現進入中年級后,隨著學生識字能力的提高和課堂教學重點的轉移,識字教學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中年級識字教學中我們絕不能只抓課文的閱讀理解,而蜻蜓點水式地處理識字教學,而要充分發揮教學機智,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使中年級的識字教學更加富有實效。如何把握好小學中年級的學生的識字與寫字教學呢?經過近多年的實踐,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激發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它能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潛力,促進學生思維活躍,學習主動積極。《課標》在第二學段明確指出:“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到底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呢?我認為有這些做法:
1、從漢字的構字特點、演變過程激趣。漢字是一種方塊字,它的夠字特點本身就很有趣。我通過引導學生了解漢字的形聲、會意字的造字特點,引起學生探究漢字特點、學習漢字的興趣。利用語文版中,“有趣的漢字”就是講的漢字的演變過程的,它告訴了學生漢字“家”由甲骨文到金文,再由金文到小篆,到楷書的演變過程,這個“家”字的出現還引出了一個小故事。學生不但了解了漢字的演變過程,而且知道了一些歷史知識,他們對這些都非常感興趣。
2、在游戲中識字。游戲不但低年級的學生喜歡,中年級的學生同樣也喜歡。不過,在中年級,學生玩的游戲要加大難度。如:例如我經常組織學生舉行猜字謎游戲。先讓學生根據漢字的字形、字義的特點自己編謎面,然后請其他同學來猜謎底。
3、舉行有關漢字方面的競賽活動。學生的好勝心強,喜歡參加一些競賽活動,如在“火眼金睛”這個活動中,可以把一些容易讀錯、寫錯的字“凹、凸、侯、候”等寫出來,讓學生去辨認,認得多、錯得少的學生就是“火眼金睛”。還有“猜字謎”、“編字謎”等等比賽,既可以鞏固已學的漢字,又可以提高學生參與識字活動的積極性。
二、由“扶”到“放”──引導學生在預習中識字
三年級的學生有了一、二年級的積累,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識字方法,也慢慢地具備了一些自學能力,因此到了中年級我們應該逐步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然而在教學中我們發現,課堂留給識字寫字的時間在減少,學生自主識字又比較費時。那么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如何培養呢?由此我想到了高年級常用的“課前預習”這一學形式。
由于預習常在課外或在家中完成,學習時間較充裕,指導得當能成為自主學習的有效載體。學生自學要有實效,教給自主學習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此指導的第一步,教師應該借助第一單元的課文學習,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補充一些識字方法,學生再將掌握了識字方法進行遷移,就能很好地掌握新的生字詞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學生更為詳細的預習方法:1、放聲朗讀課文,遇到拼音多拼讀幾遍,不會拼讀的字請教同桌。2、課文讀完一遍后,拼一拼課后的生字表,想想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再幫它們找朋友。3、課文讀通順后,標出自然段序號,劃出生字詞,想想它們的意思,在不理解的詞語后面標上“?”
有了“讀準字音,記住字形,分析含義”這樣的預習三部曲,通過學生“自主、合作、交流”的學習,學生可以有更多機會自由發揮,學習興趣高漲,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實現了由“扶”到“放”的過程,又為閱讀教學提前掃清了閱讀障礙,保證了閱讀教學的時間。
三、教給方法,記憶字形。
中國的漢字雖然結構復雜,形式變化多樣,但也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果能根據漢字的結構規律教給學生記字的方法,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漢字是方塊字,由基本筆畫組合成,筆畫的組合有三種形式:相間、相交、相接,有的筆畫組合已經構成固定的部件——偏旁部首。根據這些特征,可采取以下方法進行記憶:
1、利用已學過的熟字進行記憶,防止一筆一畫死記。如:“智”字是上下結構,上面一個“知”,下面一個“日”,“知”和“日”都是以前學過的熟字,這樣記憶就容易多了。寫的時候只要遵循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橫后豎、先撇后捺的筆順規則,把字寫規范、端正、整潔,教師滲透一些書法的要領,如“回鋒”、“頓筆”等等,學生寫的字一般都又漂亮又正確。
2、分析字形特點,點出記憶字形的難點。如“臨”字,學生極易把左邊的兩豎寫成豎心旁,把左右結構的“臨”寫成上下結構的“監”,把“游”字右邊寫成“放”,把“聚”字的下部寫成“水”字等。教學時,只要抓住了這幾個難點,學生就不易弄錯了。
3、用口訣、歌謠、字謎、比喻等幫助學生記憶字形。如:區別“辨、辯、瓣、辮”四字時,可用口訣“中間點撇要分辨,中間有言來爭辯,中間種瓜開花瓣,中間青絲扎成辮”進行記憶。還有“暮、墓、慕、幕”這四個同音字也極易混淆,可以編成歌謠“有日太陽落,有土是墳墓,羨慕多一點,夜幕要降臨”來記憶。在學習這些字時,可以學一個字,帶出其他的同音字或形近字,讓學生去區別,從而產生深刻的印象。
很多教師認為中年級學生的識字與寫字的指導,已經不是一個重點了。可我認為,“識字與寫字”仍然是中年級學生學習的一個重點。教師不但要繼續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更要培養他們養成主動識字的良好習慣,引導他們把字寫規范、美觀。中年級學生的識字與寫字與低年級的相比較,任務更重,辨析能力要更強。教師重在提示方法、規律,逐步提高學生主動識字的能力。只要教師能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相信所有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