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威
[摘 要] 現代學徒制度下的師資隊伍建設與專業化發展,也是目前高職院校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而食品類專業本身是職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的食品產業提供眾多的專業人才。為了強化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性,教師專業化的制度體系建設應該成為未來的主要調研內容,進行發展模式的探索。
[關鍵詞] 現代學徒制;教師專業化發展;食品類專業;制度體系研究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01.180
現代學徒制也是我國職業教育領域不斷嘗試的新型教育模式,在這一方面國際職業教育已經證明了該方案的有效性,而師資隊伍也是教育效果的關鍵性內容。現代學徒制背景之下,教育需要重塑師資隊伍,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以良好的崗位能力、技術科研水平來提升專業化素質,給未來的職業教育提供有效輔助。
1 教師專業化發展對于現代學徒制教育體系的作用
1.1 優化雙師型教師的結構
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可以促進學校層面師資隊伍建設水平的整體提升,同時有利于共同發展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構建,是現代學徒制順利開展的關鍵環節。對于學校來說,能夠和專業的教師隊伍進行共同學習討論,不僅可以了解到工作的具體內容和實際需求,同時還可以掌握現代生產設備的使用模式與性能,掌握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方法。近年來國內的職業院校也聘請了專業的企業擔任學校的教師指導員,目的在于完善現階段的人才培養方案。特別是部分院校還邀請了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在學校內進行兼職,承擔了比例較大的專業實踐工作與教師專業化素質培養工作,其現實意義明顯,有助于培養現代雙師型教師,保障其規模。
1.2 優化人力資源
學校教師的知識水平和信息優勢仍然存在,此時通過專業化發展所具備的技術優勢與工作經驗能夠與傳統知識進行相互學習和促進,同時共同開展技術服務,解決人才教育環節中面臨的難題。以人力資源的配置方案來說,能夠讓人才更加符合企業的實際需求,滿足崗位能力對于人才的考核標準,無論是生產崗位還是技術崗位都能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另外,來自企業的技術能夠通過專業的教師進行傳授,實現專業化發展道路,享受到職業教育發展帶來的優勢。
1.3 優化專業素質支持下的技術科研能力
現代教師除了人才培養能力以外,還可以利用熟練的崗位專業技能來不斷地完善自身,滿足教學和科研等多方面的需求。例如很多院校都已經開展了針對中青年未來的職業生涯設計,明確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具備應用性科研能力,這也是現代學徒制制度下教師必備的技術能力。學校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理論的更新,同時讓其在發展中具備獨立科研和教學能力,逐步培養科研精神,在校園內形成整體的科研氛圍。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教師進入企業展開應用型研究,與企業進行共同發展,在技術研發和實踐過程中提升了專業教師的學術水平、專業能力,成為了其技能成長的基礎。例如以食品專業為例,實訓環節中的教學團隊由教師與行業專業人員共同組成,專業教師在基地實訓的過程中了解到了食品生產的要求、工藝標準等,才能在指導學生的環節中更加目標明確,甚至是能夠參與到技術革新的過程中,實現技術創新。[1]
2 教師專業化發展制度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教師專業化內涵的不全面理解
教師專業發展中除了基本教育技能以外,實際上還包括對于教育的準確描述,包括專業態度、專業能力提升和技能知識掌握等多個方面,換言之,教師專業化不等同于專業的技術提升過程,當忽視了這一點,教師專業化發展必然演變成為單純的技術能力提升。教育理論并沒有像其他理論一樣邏輯嚴密的推理過程,每一項內容都會隨著時間的演變和教育模式的不斷發展而作出調整,但是從實踐目的上來看,教師卻承擔著多種職能,包括知識層面、心理層面、行為層面的引導等,不能單純地以技能熟練程度作為專業化發展模式的主要內涵,而是從實踐中進行反思,究竟要達成怎樣的改變目標。
2.2 過分重視職業專業化而輕視個體專業化
這里所提到的職業專業化即過分重視教師職業的專業化發展,而不是作為教師的個體進行的專業化發展。這一點在國外的教育制度體系中已經有了相關的研究內容。例如英國的師范院校教育改革法中也明確提到,教師的校本培訓作為一項基本國策而存在,教師個體的專業化應該成為專業化發展的主要方面。在這一方面,我國主要體現在關注教師職業群體的專業化,按照標準和規范的要求對能力進行考核,即教師資格證、職稱評定、繼續教育制度等。可以說教師并不是主動地走向專業化轉變的過程,教師的專業水平要想提升還需要更多理念的支持與個體專業化方法的改進。
2.3 專業化發展主體問題
現代學徒制下的專業化發展規劃一般是通過中央政府進行頒布并實施,教師實際上參與到發展空間的行為過程比較有限,主體作用并不能得到穩定發揮。當然,政府部門的引導和調節作用固然重要,但不能完全地代替其他主體發揮管控功能。教師專業化發展本身涉及教師職業地位的調整、教育權力的合理規劃、教育資源配置、教師社會關系的調整等。在這一方面美國的制度體系值得我們參考,美國聯邦政府、美國教師協會與其他民間社會組織的構建都是為了教師專業化制度的建設。所以,需要正確認識到我國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創新工作還有所缺乏,應立足于我國教師與現代教育制度的現實問題來對現有的制度進行優化調整,在必要時通過構建新制度來完成相應的過程,而不是一味地照搬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管理方案。[2]
3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制度體系研究
3.1 政府政策的支持與優化
以高職院校的食品專業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工作來說,政府部門需要發揮相應的指導作用,以政策的調整來為教師提供相應的發展標準。例如當前高職院校食品專業的教師主要以職稱評定和科研成果作為參考標準,注重教師在專業知識方面的科研能力。但是在實際的評價考核方面來說,并沒有將高職教育的特色進行重點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指導工作、高職院校教育發展模式與教師實踐工作的內容并沒有包含在其中。因此,政府部門可以制定食品類專業教師的準入制度,提升考核標準,設置一定的行業門檻。例如在專業化發展方面必須達到高職教育的資格認定標準,并提供專業的資金支持,強調教師的專業精神、實踐技能和教育規律能力。另外,還可以注重與相關企業之間的教育合作,在教師專業化管理方面,注重和知名企業和培訓機構的合作交流,考慮到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設施的應用探索渠道。
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與校企合作模式之間也有密切聯系,學校和企業本質上可以被看作利益共同體,合作雙方可以通過政府的政策支持建立合作原則,共同商定行業標準。此時學校也可以針對現代企業進行專業化素質的培養,并按照標準嚴格制定培訓方案,采用會議管理和教學活動相結合的模式,更好地強調師德教育內化事務,強化教學常規和工作要求,本著提升教育質量的原則共同為培養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作出貢獻。
3.2 合理借鑒其他國家的發展經驗
我國職業教育教師專業化政策針對不同職業教育類型的方案,也有面向整個教育系統的發展規劃。對此可以通過國情與教育現狀分析,讓職業教育更好地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此時可以合理地借鑒其他國家的發展經驗。職業教育的目標本身在于滿足企業對于行業技術人才的需求,職業教育的重點也在于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在于教師的正確引導,即學生要掌握的內容應該成為教師主要教授的內容,這要求我們加強對于教師能力的控制和管理。[3]例如德國在職業教育方面享有很高的聲譽,除了其著名的雙元制教育模式以外,還體現在其對于教師的嚴格選拔與培訓機制。早在20世紀60年代,德國職業教育對于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是對其職業能力相關的品質和專業素養展開考核,并且要通過國家考試局或國家委員會等國家層面的考核后才能成為學校教師,且這些教師多以企業實訓教師為主,更加保障了職業教育教師的質量。而澳大利亞則針對不同區域頒布了不同的指導政策,針對不同職業教育領域的教師來進行修改完善,并讓教師的專業標準適應于各種領域之內,讓其高水平穩定發揮。無論是德國還是澳大利亞的制度都可以成為成功的經驗進行參考和借鑒,結合我國實際狀況進行內容調整。[4]
3.3 教師專業技能培訓工作的展開
食品類專業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需要充分了解市場的需求,然后對課程體系進行優化設置,尤其是要增加教師進入企業、進入市場進行鍛煉和實訓。例如,我國的一些地區在食品類科研機構與中大型企業中都安排了專業教師進行鍛煉,在預期設計的實踐完成院校本身的培訓要求。這樣一來教師在一線培訓的工作中了解到技術儲備、工藝選擇和新食品知識等,在實踐過程中也可以實現理論知識的深化、內化。必要時高職院校可以和食品企業建立合作方式,除了傳統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外,還可以通過經營管理的方式來收集與實踐工作能力方面的工作需要,在開拓視野的前提下服務于食品類專業教育。
3.4 專業化發展機構的構建
建立職業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機構符合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保障專業發展的質量和各項工作的穩定進行。在制定專業化發展規劃時可以通過建設專業機構的方式來貫徹落實政府部門的各項政策制度,正確地實施并引領專業化發展的進程,以此為載體加強對于教育教師的監管工作。這一模式的出現重點在于讓學生接受高質量的教學,同時教育改革規劃的重點還應該立足這一目標來強化教育系統的靈活性和自由程度,而不是單純地通過能力提升來改善教育質量。[5]
4 結語
現代學徒制度下的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未來“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必然趨勢,而在現代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之后,無論對于學生還是對于教師都有了新的考核要求。特別是對于教師的能力來說提出了新的發展規劃。在共同的人才培養目標之下,通過統一質量標準的形式進行考核督查,并結合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共同地為教師隊伍的培養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參考文獻:
[1]李建榮, 王庭俊, 薛亞平.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高職教學管理體系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 15(1):37-38.
[2] 王曉忠.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以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例[J].新課程(下), 2014(11):23-25.
[3] 王中, 陳卓, 黃享茍. 論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下高職院校教師團隊建設——以土建類專業教師團隊建設為例[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3, 26(2):27-30.
[4]車君華, 曾茜, 李莉. 現代學徒制在制造類專業建設的借鑒研究——以濟南職業學院為例[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 2017(6):1-4.
[5]朱春福, 陳雨英, 羅曉東,等. 現代學徒制視野下高職教師職業能力提高的探索與研究[J].國土資源高等職業教育研究, 2017(3):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