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軍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聽說讀寫能力訓練十分重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只有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才能夠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在聽說讀寫訓練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創設情境,認真傾聽,適時評價,注重方法,展現數學語言魅力,培養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技巧,歸納講解易錯點等等,以此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聽說讀寫;能力訓練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開展相關知識的教學,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這其中也包括聽說讀寫能力。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訓練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教學中,盡管更多的是針對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但對于小學生來說,只有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才能夠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傳統觀念認為,小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僅僅在語文和英語課堂上進行即可,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原因在于,數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描述科學的語言,其無論在邏輯思維方面還是數學語言方面都與語文和英語有較大的差異,盡管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和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但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不重視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正確規范使用數學語言的能力就無法提高,這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訓練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性。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聽的能力
第一,創設情境,激發傾聽興趣。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要想讓他們在課堂學習中完全集中注意力是很困難的,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有趣情境的方式激發學生傾聽的欲望。如將數學課堂中比較乏味的知識內容通過有趣味性的方式展現出來,運用學生喜歡的語言進行教學和交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之中。尤其是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講述一個小故事,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認真聽講。
第二,適時評價,鼓勵傾聽。正面評價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適當的鼓勵和表揚對他們來說十分重要。在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語言表揚的方式,如說“你聽得真仔細”“老師的話你都聽明白了呀!你真棒!”等,這樣不僅能使被表揚的學生更加投入地學習,還能激勵其他學生。
第三,教給方法,學會傾聽。在數學課堂中學生傾聽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要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教師就要積極對學生進行引導,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如在預備鈴響之前,教師可以提醒學生做課前準備,包括了解教學內容和課程學習完之后需要掌握的技能,從而讓學生在課堂時間里能夠沉下心來,專注于傾聽課堂授課的內容。還要提醒學生,課堂上在他人發言時,要聚精會神地傾聽,以表尊重。
第四,強化訓練,培養傾聽習慣。為了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復述一遍所學習的內容,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可以引導學生之間相互提醒,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傾聽能力的目的。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說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要注重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邏輯思維能力主要是通過口頭語言,也就是通過“說”表現出來的。提高學生說的能力,能夠使學生思維更活躍,說話的條理也更清晰。那么,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說的能力呢?
第一,營造和諧氛圍,促進學生相互交流。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個性和習慣,有的學生外向活潑,能說會道,而有的學生比較內向,羞于表達。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會表達,教師應通過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培養學生表達的自信心。
第二,展現數學語言魅力,激發學生說的興趣。數學作為一門嚴謹的科學,其語言魅力在于其嚴謹性和準確性,而很多小學生卻覺得數學過于枯燥無味。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數學語言的獨特魅力,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運用數學語言表達的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數學思維,理解數學語言的微妙之處,領悟到數學語言的魅力。
第三,訓練說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在表達數學內容的過程中講究用詞精準、簡練,有較強的邏輯性。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學生無法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這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大量的訓練,提高學生說的能力。當然,教師自身也要做到用詞準確規范,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四、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讀的能力
第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了足夠的興趣,學生便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閱讀之中。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問題情境,呈現與學生所學知識相矛盾的想象,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第二,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很多學生解答計算題時有很高的解答率,但在解答判斷題時往往因為無法理解題目內容而出現很多錯誤。究其原因,在于沒有做到認真仔細地閱讀。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如引導學生課后閱讀,在家長的監督下完成一定的閱讀量等。
第三,加強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很多學生閱讀能力不足的原因在于閱讀方法欠缺,那么,教師就要教給學生粗讀、細讀和精讀的閱讀方法。粗讀意在了解題目大意,細讀意在了解信息與信息之間的關系,精讀意在理清問題和答案之間的關系。
第四,優化閱讀過程,提高閱讀技巧。數學閱讀是一個積極思考的過程,教師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指導策略,以便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尤其要加強閱讀技巧指導,包括出聲閱讀、默聲閱讀、手口結合閱讀等,進而優化學生的閱讀過程,達到提高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目的。
五、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寫的能力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寫”主要集中于計算這一方面,而隨著很多智能計算工具的出現,人們的計算能力不斷下降,小學階段也存在著過度依賴計算器的情況。這就意味著教師需要從數學教學入手,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寫作能力。
第一,強化基礎知識教學。掌握基礎知識是學生正確計算的先決條件。在計算過程中,學生需要了解題目涉及的運算法則和順序,只有掌握足夠的基礎知識,在面對這些題目時學生才能夠做出正確的計算。因此,教師要強化基礎知識教學。
第二,歸納講解易錯點。數學教學中易錯點講解是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對于自身的易錯點進行歸納總結,更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如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對學生的錯題進行歸納總結,在課堂上再有針對性地解析,課后結合不同學生的易錯點進行單獨指導。
第三,培養學生計算打草稿的能力。數學習題的寫作過程會涉及到大量的計算內容,而打草稿有助于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進而提高學生寫的能力。在課堂上進行例題講解時,教師應以身作則,板書自己打草稿的過程,告訴學生做題前打草稿是一種良好的計算習慣,便于進行計算結果檢驗,確保計算準確無誤。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邏輯思維能力,而通過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能夠有效達到這一目的。在數學課堂上,如何提高聽說讀寫訓練的有效性,這對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教師要對自己的工作有責任心。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對學生負責,對工作負責,滿懷激情地投入到數學教學中去。二是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跟得上時代的步伐。運用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要符合新課改理念,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三是師生合力,共同討論問題和分析問題。新課程改革倡導培養學生積極交流、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組織、有目的地討論能激發學生智慧的火花。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多給學生創造合作學習的機會,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相互交流和討論。四是,教師要具有深厚的數學基礎和綜合運用各類科學知識的素質與能力,以便更好地把數學聽說讀寫訓練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蘇海濱.小學數學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J].教育研究與評論(課堂觀察),2018,(02).
[2]王平新.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也要重視聽說讀寫[J].讀書文摘,2016,(31).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