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勇
內容摘要:生活是創造的源泉。激發學生寫作欲,應當從生活角度考慮,不斷激發學生的現實生活和情感生活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目的是使閱讀中獲得的知識在寫作上得到運用,讓學生盡量把教材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東西。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 農村初中 作文教學
如今,語文核心素養的理念目前已經深人人心,我在作文教學方面留意最前沿的理念、操作方法,結合自己以往的做法,從中找到結合點和改進的地方。
一.切實抓好課外活動,解決學生“寫什么”的問題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但只局限于課本內容的閱賣,就會禁錮學生的思維和視野。為了豐富學生知識,積累寫作素材,開展課外閱讀,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是限有必要的。課外閱讀,我采用了兩種方式:一是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和班內圖書角,統-時間進行閱讀;二是讓學生互相傳閱自己手中的課外讀物,擴大閱讀量。同時,我還培養學生在閱讀中作讀書筆記的習慣,在閱讀中遇到優美的詞句、好的片斷、文章就摘抄下來,并每周整理,分類存放,這些積累存放的材料要經常翻閱,優美的詞匯、語句最好背會。這樣,大量的閱讀滋養了學生的心靈,豐富了他們的語言,使寫作素材豐富靈活起來,解決了學生沒啥寫和不會寫的難題,大大提高了作文水平。
二.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關住社會、觀察自然、關注自我、關心別人,從生活中尋找樂趣和寫作的素材
向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就是寫作豐富的源泉。一個愛生活的孩子才會有激情去愛父母愛周圍的人和物,才會關注國家發展和國際風云,才會對四季更替花草枯榮感興趣,也才會對所看到的切賦予自己的感情色彩,才會覺得生活是豐富多彩.....由此,孩子的思維會活躍起來,產生寫作的欲望,不至于覺得生活是一潭死水而瞎編亂編。另外,布置作文,我一般是隨機而定,為的是讓學生有話可寫,寫真實的生活和自我。
三.老師要熟悉學生的寫作狀態
即了解學生是否有寫作話題方面的生活體驗。有什么樣的表達習慣,表達技巧在哪些方面還需要提高,對哪種文體更加感興趣寫作積累有什么特點,喜歡寫些什么題材,寫作的主要困難在哪里...等等。了解了學生的寫作狀態,制訂有效的教學計劃,在教學細節上多下功夫,才能幫助學生提高思維的“靈敏度”和思考問題的深度,進而激活學生的思維,鼓舞學生的寫作激情。初中生比較單純,一般喜歡寫敘事性或描寫場景的文章,抒情散文和議論文寫起來就稍有難度。對自已經歷過的事情寫起來得心應手,對陌生的話題就顯得窮于應付。
四.讓學生在自由狀態下寫作
多給學生布置些“課外練筆”或“每周隨筆”,使他們有較大的自由寫作空間。我鼓勵學生每天寫一篇日記,無論長短,都必須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都必須是最真實的記錄。當然,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我是不會讀學生的日記的,只是偶爾抽查篇幅寫夠了沒有。但我要求學生將自己認為寫得最滿意的、愿意與老師同學分享的日記拿出來,每周利用一節課,組織學生六人為一組進行交流,每組評選出一兩篇好日記在班上交流評比并進行獎勵,這種做法,極大地激勵了學生寫日記的激情,激發了他們的寫作興趣,也為學生寫作積累了素材。
五.老師堅持寫下水作文,給學生以示范引領作用
初中作文教學,訓練的是基礎寫作.其中有一些公認的寫作規律是需要遵守的,一些習用的與作萬法是可以模仿的。如議論文的點題方法和起承轉合的結構安排、記敘文中的人稱手法和時空轉換、抒情文中的直抒胸臆和托物言志、說明文中的常用說明方法以及應用文中的基本格式等,都是通過模仿可以訓練的。老師寫“下水作文”,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在共同的習作中進行情感的交流、心靈的對話、思想的碰撞,這是一種心靈上的契合。
總而言之,要構建初中作文教學的高效性,提高作文教學的實效性,激發寫作靈感,加強針對性訓練是關鍵,要突出重點,逐步突破,先從“寫有定法”開始,漸漸達到“寫無定法”的境界。在寫作教學中,要避免學生“閉門造車,低頭作文”要把學生的寫作與多彩的生活結合起來,在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大環境中,增強寫作的實踐性真實性趣味性生活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本論系“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落實語文核心素養的農村初中作文寫作創新方略研究》(課題批準號:BY【2019】G275)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新塬鎮教育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