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招強
摘要:中小學固定資產的管理是學校整體運行管理的重要環節,關系到學校的持續健康發展,新形勢下我國國家和社會對中小學的資金種類和總額逐漸增加,為學校改善教學設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但與之相關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并沒有隨之及時更新,導致新形勢下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在分析這些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強與優化相應的固定資產管理的策略方式。
關鍵詞: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新形勢;問題;策略
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和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新形勢下,我國政府和社會對中小學的支持已經使得學校教學條件得到較大的改善,學校管理者也要逐漸意識到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積極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設置具有執行力和約束力的管理機構,培養具有專業素養和責任意識的專業管理人員,進而提高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的質量和效率,這樣才能保證學校日常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為學校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新形勢下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對固定資產管理不夠重視
首先,新形勢下大部分中小學都轉變為公益性事業單位,其資金來源主要是政府和社會支持,學校建設過程中并不需要學校自身投入過多資金,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中小學學校對資金管理認識出現偏差,認為資產管理不是學校的事,甚至覺得資金可以隨意支配,不能及時進行學校資金預算和收支管理等工作,最終導致學校資產管理存在漏洞。[1]其次,新形勢下仍然有許多中小學認為教師授課才是學校工作的中心,而諸如多媒體、電腦等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會占用教師授課時間,降低學生學習效率,因此出現學校購置設備但卻不使用的情況,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這種情況下,學校對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等工作也不會提高重視,導致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根本不具備監督作用。[2]中小學對固定資產管理的不重視,最終導致學校固定資產利用率低、管理工作混亂。
(二)缺乏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機構和制度
新形勢下國家和社會對中小學的資產投入不斷增加,而中小學中傳統的資產管理體系效率很難能滿足其資產增長的速度,這種情況下許多部門選擇只對自己負責的工作范圍實現有效管理以此來降低自身的資產管理壓力,但此種做法最終將導致學校資產管理分裂,出現各部門各自為政的現象。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幾乎是所有中小學的通病,主要原因就是現階段我國的資產管理制度已經不能滿足新形勢下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的需求,也就不能保證學校固定資產的安全。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第一,固定資產得購入、安放、報廢等處置流程缺乏相關的規范標準;第二,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存在固定資產隨意編號或不編號的現象,缺乏編號粘貼標準,不能定期檢查固定資產編號粘貼情況,無法及時更換已經破損或丟失的編號,給后期的資產清查盤點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第三,中小學缺乏有效的固定資產監督管理機制,導致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缺乏約束性;第四,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隊伍一般配置相對簡單且更新換代頻率較低,專業水平滯后,工作效率低,甚至部分中小學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是非專業人員,降低了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效率;第五,固定資產管理機構和制度不健全,隨之而來的就是固定資產管理的責權分配不明確,事故和安全負責人定位模糊,固定資產管理出現問題是無法清晰明確的追究固定部門和負責人責任,就會帶來固定資產管理效率低、管理質量差的后果。[2]
(三)固定資產信息缺乏真實性
這類問題產生的原因也比較多,主要表現在固定資產管理信息與財務信息不符這一方面,其出現的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沒有按照學校的規定及時將固定資產詳細入賬,在學校的日常工作中,財務部門只負責價值核算,而資產管理部門只負責固定資產的實際使用,如若資產管理部門將固定資產管理登記并投入使用后沒有及時報賬入賬,就會導致財務部門的財務核算結果與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的信息出現不對稱現象,從而影響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3]二是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部分在管理過程中忽略了固定資產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價值逐漸降低的情況,固定資產一直以原價停留于部門和學校的財務報表上,不進行折舊處理,也會導致學校賬實不符現象的出現。除此之外,前文提到的中小學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機構和重視程度上的欠缺,也是導致學校固定資產信息缺乏真實性的原因。
二、新形勢下加強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提高中小學工作人員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
中小學的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國家及社會對學校投入資金的限制性,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明確學校自身的固定資產數量、狀態等主要情況,建立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設立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的力度和約束性,定期對學校的固定資產進行清點盤查。中小學的固定資產管理者及財務工作人員要具備良好的資產管理和財務知識能力,跳出傳統的資產管理模式和理念,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固定資產管理策略,以此來保證學校固定資產的安全性。
首先,落實固定資產管理的責權分配,以中小學的主要領導人為固定資產管理主要負責人,以此往下進一步明確落實責任分配;其次,資產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是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學校要保證其相關資料的完整和真實,以便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督、考察;最后,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優化策略與制度必須以學校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這樣才能保證制度的可行性和執行力。
(二)建立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體系
中小學校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完善的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制度:首先,劃分固定資產的職責和工作,降低財務部門壓力的同時,將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責權分攤到每個工作環節中,減少固定資產管理中責任不清問題的出現;其次,中小學要選擇性的保留和摒棄傳統資產管理制度中的內容,明確自身管理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進行優化更新,為今后中小學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再次,中小學要嚴格明確固定資產的資金、租借、調度等環節的責權分配,設立專門的負責人,逐層上報,逐層審批,固定資產的采購、參數等要以使用場所、使用人數為依據科學采購,杜絕資源浪費,嚴格驗收并做出詳細的入庫登記;最后,要定期盤點清查學校規定資產,監督考察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及日常維護等,建立學校固定資產的動態管理體系,不僅保證了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管理的科學性,也為學校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分析等工作提供了便利。
(三)提升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
新形勢下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與發展,中小學校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也在逐漸更新換代,嘗試使用新的管理軟件引入新的管理模式,資產管理人員作為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身的專業能力與素養、工作責任感和業務等都直接關系到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因此,中小學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責任意識的培養,定期組織相關業務培訓,以期促進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綜合能力的提高,從而優化學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方法、模式等,避免資產管理問題的出現,為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打下基礎。
三、結語
新形勢下,中小學教學水平逐漸提高,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也逐漸在其中發揮作用,因此,中小學校要清醒認識到自身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加強資產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在充分分析現狀問題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應對策略,提高對固定資產的重視,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設立專門的資產管理機構,明確部門責權分配,設置負責人,定期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素養培訓,為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魯筱卉.新形勢下中小學資產管理相關問題解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 (02):7+6.
[2]呂艷陽.新形勢下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優化策略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7 (13):106-107.
[3]張艷.信息化環境下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管理[J].財會學習,2018 (34):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