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
摘要:隨著電力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輸配電價改革逐步進行,改變了傳統電網企業的盈利模式,使得電網企業的資產管理水平成為決定電網盈利能力的關鍵因素。電網傳統的盈利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不適應電力行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因此,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對企業發展具有緊迫性。本文從輸配電價改革的背景下電網固定資產的特點,以及管理存在的問題出發,探討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對于提升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輸配電網改革;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國家和政府高度重視電力行業的發展,尤其是電力價格制度的調整,先后出臺了相關的政策等,進行電價制度的改革,使得電網盈利模式越來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近年來,電網準許收益、固定資產規模等逐步成為盈利的主要途徑,因此,電網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對于電網企業的發展極為重要。各個電網企業需要結合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切實制定解決措施,擴大電網企業的資產規模,提升電網企業的盈利能力。
一、電網企業的固定資產性質
(一)分布廣泛,種類繁多
近年來,我國電網企業的固定資產主要包括輸配電線路、計量與通訊設備、儀器儀表、運輸設備等,從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的種類來看,其包含的資產種類較多、分布廣泛,這種現象也就加劇了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難度,使得相關的管理人員在資產管理中承擔著更大的壓力。經濟社會的發展帶動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此同時,電力需求逐步增加,因此,電網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這種用電需求,科學進行電力網絡的規劃與布局,進而加大了電網企業的固定資產,使得其管理具有復雜性。
(二)管理結構復雜,價值比重較高
電網企業與普通的企業相比,其資產較為集中,在這種情況下,電網企業的固定資產比值較大。因此,在電網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中,包含的部門、組織、結構等繁雜,在固定資產的管理中,需要很多技術性、專業性強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這種現象嚴重影響了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順利進行。
(三)更新快,變動大
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國電網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使用了先進的電網技術,進而使得電網技術、設備的更新較快,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電網發展的數字化、信息化、自動化趨勢明顯。因此,在這種背景下,電網企業固定資產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資產形式等較之以往存在極大的區別,因此,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需要緊跟時代趨勢進行管理,否則會嚴重降低其管理效率。
二、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在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固定資產存在賬實不符問題
我國部分電網企業固定資產存在賬實不符的情況,具體表現在固定資產的新增階段與運行、報廢階段。首先,就固定資產的新增階段而言,電網企業內部部門缺乏有效的溝通,信息標準等存在問題,容易引發賬實不符的現象。在固定資產的運行階段,由于電網的多變性,使得在實物資產存在變動或者損毀等情況下,相應的管理部門未及時進行信息的錄入,信息傳遞的時效性較差。在固定資產的報廢階段,實物管理部門沒有及時進行報廢審批手續的處理等,使得資產賬面價值沒有及時進行處理,導致了賬實不符現象。
(二)固定資產卡片信息尚需完善
電網企業固定資產卡片還不完善,具體來說:(1)電網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沒有建立相對完善的資產劃分準則,對于一些設備的電壓等級等沒有進行標注。(2)固定資產卡片中,還沒有相對完善的區分監管資產與其他資產的標準,使得有些用戶在接收資產以后將其視為自由資產,在資產統計中存在較大的問題。(3)有些電網工程在進行技改以后,固定資產建卡規則等不統一,技改后固定資產的處理,有些企業進行的是新增固定資產,而有些企業則進行的原固定資產項目的新增,其處理存在差異。
(三)固定資產實物管理仍待加強
電網企業運行過程中,資產管理常常依據功能模塊進行劃分,電網企業的各個部門依據自身的發展情況進行固定資產的管理,但是這種管理模式使得資產管理各階段工作的銜接等存在問題,信息共享等難以實現,甚至有些部門的管理標準之間存在較大的沖突。有些部門對于固定資產管理不重視,缺乏專業的人員配備,因此,固定資產實物管理存在問題。
(四)用戶移交資產接收不規范
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還存在用戶移交資產接收不規范的現象。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1)對于一些老舊的小區而言,用戶資產設備水平較低,從而使得這些設備存在極大的安全風險,影響了供配電的順利進行,也造成了后期維護成本等大大提高。(2)用戶自查接收的標準、原則等不統一,在實際的資產接收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的現場驗收等沒有統一的標準支持。(3)隨著電力需求的上升,電網企業作為服務性質較高的行業,由于外部因素的影響或者接收手續沒有按時完成的,電網企業承擔了維護管理的職責,進而使得資產維護與管理存在職責混亂的問題。
三、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策略
(一)加強ERP系統與各實物管理系統協同
隨著電力行業的發展,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的管理需要從加強ERP系統與各實物管理系統的協同出發。具體來說,電網企業要不斷利用新技術,逐步建立PMS、IMS等系統,實現這些系統與ERP系統的信息集成與共享,進而使得電網企業運行的過程中,設備增減、移動等可以與財務價值管理等達到良好的銜接效果,進而實現各種電壓等級的集成,實現整體電網企業的集成。在實際的工作中,電網企業還需要逐步建立物料、設備、資產的聯動機制,使得資產新增等具有賬卡物一致的特點。對于一些特定的資產退運管理等,需要根據電網企業的運行情況,建立明確的職責管理制度,實現整個電網系統的聯動,進而實現資產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提升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
(二)開展固定資產電壓等級分類
電網企業要逐步建立資產信息多維度實時控制體系,嚴格根據輸配電資產的功能、電壓等級等指標進行資產的統計與分級,嚴格根據國家出臺的相關定價政策等,在輸配電電價與固定資產電壓等級分類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系,使得固定資產管理可以與電價定價制度等具有良好的匹配性,實現定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三)完善固定資產卡片信息
電網企業實物管理部門要結合企業運行的實際情況,科學進行輸配電資產等的區分,借助于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輸配電資產信息的集成與錄入,使得其可以在資產管理模塊實現有效的管理。在國家相關的規定下,要逐步完善固定資產卡片信息,增加相應的標識,比如監管與非監管資產、存量與增量資產等,嚴格根據卡片信息,進行相應的分類管理。
(四)做好固定資產清查工作
在我國輸配電價改革的推進下,電網企業要積極做好固定資產的清查工作,實時掌握電網企業的資產情況,進而把握電網企業發展的重點與方向,積極適應企業輸配電價改革與電網企業發展的需求。隨著電網企業發展中ERP系統與相關管理系統中設備卡片、資產卡片等的完善,電網企業要重視實物清查與管理,并在清查過程中做好相關的記錄工作,對于賬實不符的情況加以分析,并采取必要的處理措施,使賬、卡、物保持一致。
(五)細化用戶資產接收策略
為了提高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水平,電網企業還需要細化用戶資產接收策略,優先考慮接收優質的用戶資產。隨著電力行業的發展,輸配電價改革以后,準許成本核算的過程中接收的用戶資產不作為有效資產,但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接收用戶資產可以提高電網企業的競爭力,豐富電網企業資源,降低運營與維護的成本,對電網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結束語
隨著輸配電價改革的進行,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的管理對于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極為重要。固定資產管理是電網企業發展的重點與難點,電網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固定資產管理策略的調整,使得其管理能夠逐步適應輸配電價改革的要求,進行實現固定資產的高效管理,提升電網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盧碧,宋文輝.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探究[J].會計師,2016 (06):76-77.
[2]曹芳.輸配電價改革下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研究[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1 (02):39-41.
[3]康晶.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J].現代商貿工業,2016,37 (21):126-127.
[4]李博涵,周海波.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 (23):224.
[5]楊梅.輸配電價改革背景下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研究[J].中國市場,2017 (21):22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