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麗 江北大 王寧 劉治宏


摘要:本文基于機械識圖課程現狀,闡述了課程改革的意義,并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評價方式的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教學實踐表明,在學時較短的情況下,采用任務式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機械識圖課程授課質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預選士官教育;機械識圖;課程改革
軍械士官機械識圖課程預選士官學員的一門任職基礎課,是專業課學習和裝備維修工作的基礎。由于預選士官培訓時間短,任職基礎課的學時一再壓縮,機械識圖只有20學時。而機械制圖課程的特點是理論性強,對抽象思維要求高,短短的20學時,要達到形成看圖能力的目的,對原來知識體系的教學模式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對教員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課程改革勢在必行,也是出路所在。
課程改革是一個系統性的體系改革,必須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評價方式等方面全面革新。
一、教學目標
學時壓縮,教學目標必須做出相應調整,否則既沒有達到畫圖的目標也看不懂圖。原來60學時,課程目標是能看懂裝配圖和零件圖,并會繪制簡單的零件圖。現在學時僅有20學時,課程目標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能看懂裝配圖和零件圖即可,但看圖和畫圖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如果不懂視圖的形成原理和畫圖的基本方法,是看不懂圖的,畫圖是看圖的基礎。因此在前幾個任務中還必須保留畫圖的知識,等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之后后面的任務著重看圖。
二、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如果是簡單的內容的刪減和壓縮,也打不到教學效果,學員也會產生畏難情緒,采用任務式的教學模式,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設置識繪三視圖、識讀零件圖、識讀裝配圖三大模塊,十個任務使學員形成看懂裝配圖和零件圖的能力。(見表1)
以任務一為例來介紹一下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首先提出任務:如何將三維立體轉化成平面的二維圖形?通過生活中影子的現象引出投影法,講解三視圖的形成過程及對應關系,最后通過繪制該簡單體的三視圖來實施任務。這樣就將知識貫穿到任務中,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并且使學員感受到學有所用。
二、考核評價
任務驅動教學雖然任務是由學員來分析和完成,充分尊重學員的主體地位,但是教員也要及時給與引導和評價。評價是既要肯定學員的努力思考,但也要客觀的評價任務的完成情況,指出任務實施中的問題,才能有效的幫助學員知識的吸收和技能的運用。
考核時弱化概念,強化能力,學員可以不知道具體的表達方法,比如斷面、剖視圖等概念。只要能看的懂圖紙就行,最后的考核要能突出看圖能力,減速機是機器中常用的典型部件,通過設置減速機裝配圖標注明細欄,說明輸入軸和輸出軸,簡述工作原理等考核項目,充分考查學員的看圖能力及了解減速機的工作原理,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及裝備維修工作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姜興剛,彭翀,王延忠.基于任務驅動的機械制造專業方向課和專業綜合實踐課的無縫銜接[J].教育教學論壇,2016 (28).
[2]郭春梅.在機械CAD/CAM實訓中引用項目教學模式[J].實訓案例交流平臺,2011(04).
[3]宋洪俠.深化機械制圖教學改革培養高技能創新型人才[J].圖學學報2013,34(3)
[4]胡琳“工程制圖”工程項目引入法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工程圖學學報,2010,31(2):167-173.
作者簡介:楊國麗,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陸軍工程大學軍械士官學校裝備底盤系機械基礎教研室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機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