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
摘要:隨著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與發展,我們的教學模式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已經從原有教師的“一言堂”授課模式轉向了師生間的團隊協作,合作共贏。本文筆者就從實際教學工作出發,深入剖析了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的重要意義以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應用,希望可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
關鍵詞:探究學習;合作意識;集體精神;創新能力;核心素養
1、前言: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創新與發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這種教學模式一經推廣,迅速獲得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都是以任課教師為中心,課堂全部是由教師來主導。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的引入,為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搭建了一個便利的平臺,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增加課堂教學的氛圍,盡最大可能提升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質量。
2、引入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的重要意義
2.1 提高初中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的引入,如一股清流給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嶄新的生機與活力。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絕對權威,學生只是被動的去接受,教學氛圍相對而言是壓抑的,沉悶的,很難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而如果采取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的模式,就會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團隊協作的形式,一起去探究數學世界的無窮奧秘。
2.2 增加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通過實踐教學我們得知,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遵循既定的教學任務與大綱,通常不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實時調整;對于學生的反饋情況,只能夠課后通過學生的作業、試卷才可以窺知一二。教學難免會有所滯后,缺乏時效性。而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法則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弊端。任課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反饋意見,及時調整自己的重難點。對于學生掌握的非常好的部分可以縮短時間,而對于學生存在疑慮,不容易理解的問題重點講解,真正的做到有的放矢,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讓學生可以充分理解教學內容的實質與內涵。
2.3 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法,講求的不再是學生的個人戰績,重在強調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小組成員之間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斗。通過團結協作,取得最終的勝利。學生可以在與小組成員的合作之中,增強自己的集體榮譽感,與小組成員之間通力協作,樹立一種集體責任感,以集體的榮譽為己任,并努力為之奮斗。
3、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的教學設計
3.1 科學合理化的設計教學內容
為了提高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的有效性,我們必須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內容。要把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化的分類,要弄清楚哪些是需要教師重點講解的,哪些是可以作為開放性問題,放在小組中供學生進行深入的討論與研究的。通過科學的設計,有意識地培養初中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3.2 以學生的反饋信息為主,實時調整教學內容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旨在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大家之間積極主動的發表意見與看法,暢所欲言,增進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在初中數學課程設計的環節,任課教師要預留出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思考與交流,化被動為主動,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與交流的空間,讓學生通過交流,談論,用辯證的思維去看待問題,對他人提出質疑,敢于“叫板”,實踐出真知,通過討論形成自己的見解與看法。而我們任課教師的任務就是做一名“輔助者”,引導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鼓勵學生多多發言,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見解,然后任課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及時對教學內容做出實時調整,使得教學更加的具有針對性,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走“冤枉路”,真正的發現學生的“癥結”之所在,及時有效的為學生“排憂解難”,增強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3.3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要講究銜接性
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法是要講求合作性的,而且每一個步驟之間都要具有銜接性。比如說,我們把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法分為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就是要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學習目標,只有目標明確,才有一個為之奮斗的動力,也就是指向性;第二個步驟就是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通過交流與討論,得出一個最終結論;在這個階段,既可以考核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第三個步驟就是任課教師的點評。通過任課教師的點評與講解,及時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點評與糾正。
3.4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大在課堂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眾所周知,任何的理論都不能脫離實踐而獨立存在。所以,我們任課教師一定要明確教學目標,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實踐,檢驗教育教學的實效性和可行性。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激發初中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及時的發現自身的不足,找出自己與其他成員之間的差距,鼓勵學生比學爭趕,爭取更大的進步。而且學生可以在團隊學習中,吸取到別人的長處,及時彌補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這也是一個“二次學習”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數學成績的提升。
3.5 因材施教,及時發現小組成員之間的異同點
縱然,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法已經初見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主觀能動性,但是,依然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比如說,還是不能做到小組成員的全覆蓋,還是會有一些學生會存在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對小組的討論與交流漠不關心,對于小組討論的結果抱有一種“坐享其成”的錯誤認知。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們應該重點關注這一部分學生,盡量做到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謝玉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8.
[2]謝雪芬.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中的探討[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07)128-129.
[3]潘良衫.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化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6(52)195-196.
[4]魏哲俠.基于小組形式下對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研究[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5(0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