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帥
摘 要:要堅持校企融合,注重“雙元”育人;堅持準軍事化管理模式,培養具有軍事化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加強中職學生體能訓練,培養艱苦奮斗精神;以文化為引領,弘揚工匠精神;合理構建學生會體制,培養獨特創新意識;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升職業道德修養;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做好學生的領路人。
關鍵詞:雙元育人;德技并修;校企合作;職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1-0014-02
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這是對職業教育的肯定與支持,職業教育將迎來發展的春天。改革開放以來,職業教育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隨著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但囿于傳統人才觀念等諸多因素,職業教育整體上依舊處于“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方案》的總體目標明確了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強調職業教育不僅僅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更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方案》還指出,“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完善評價機制,規范人才培養全過程”。要求深化產教融合,注重校企合作育人,實現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為企業培養德技并修的高技能人才。這些,正是我國職業教育改革中的熱點問題。那么,如何落實好《方案》中提出的“立德樹人、德技并修”的育人目標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進行探討。
一、堅持校企融合,“雙元”育人
遼寧省瓦房店機械制造中等職業技術學校2016年開始“引企進校”試點工作,自此學校真正有了校內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這樣的實訓基地,能將傳統的課堂上學習理論與技能,轉向在企業生產崗位中實訓、學習技能,真正做到“做中學,做中教”。通過校企融合,學校了解企業的用人標準、崗位標準、企業文化及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并與教學內容進行零距離對接,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也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二、堅持準軍事化管理模式,培養具有軍事化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
學校始終堅持準軍事化的管理模式,紀律嚴明,注重培養具有軍事化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從宿舍內務、食堂就餐、早起跑操、間操,到禮貌禮節、服裝等,學校都以軍事化標準要求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軍事化素養。
三、加強學生體能訓練,培養艱苦奮斗精神
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對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職業學校必須重視學生的體能訓練,要求學生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吃苦耐勞的艱苦奮斗精神。科學實踐證明,參加體能訓練對學生的性格、身體、智力、自信心、人際交往、職業道德等的發展非常有幫助。為培養高素質人才,學校可以在每年新生開學前20天和每年春季、秋季運動會組織學生進行體能訓練,聘請專業教官為學生做體能訓練指導和心理輔導,讓學生在趣味活動中鍛煉堅強的意志,培養吃苦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以文化為引領,弘揚工匠精神
加強校企合作,將優秀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把企業管理制度、職業標準、行業標準和崗位標準、工匠精神等滲透到公共課教學、專業教學、實習實訓、就業指導和考核鑒定等環節之中。根據企業人才培養目標,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植入工匠精神培育指標,融入工匠精神內容。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要突出“德技并修”的工匠之“德”,加大“匠德”的訓練和考核力度,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地完成學習任務。學校還可以定期開展工匠精神主題宣講會、主題班會、專題討論會等活動,舉辦工匠精神大講堂、“弘揚工匠精神”校園攝影展、工匠精神征文大賽,培養學生對職業的熱愛之情,進一步滲透工匠精神教育。
五、合理構建學生會體制,培養獨特創新意識
學生會是學生自己的群眾性組織,是學校聯系學生的橋梁和紐帶。要合理構建學生會體制,在學校黨組織和校團委的指導下,緊緊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以服務學生、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開展一系列活動,形成良好的學風、校風,引領全校學生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文化素養、職業素養。如校學生會可以設立宣傳部,主要負責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學雷鋒、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活動,學生可以親手繪制精美的宣傳板報在校園展出,既美化校園,也開闊眼界,更培養自主學習與獨立創新意識。優秀企業文化宣傳工作則需要學生走入企業,深入了解企業的發展變化、企業的精神文明、管理制度等相關內容。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和企業零距離溝通,更鍛煉了獨立思考能力與社會實踐能力,增強了創新意識。
六、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升職業道德修養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了教育的全面發展理念,要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從片面向全面轉變,正是新時代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一位優秀的職業技術人員,不僅要體現在技術方面,更要體現在職業道德修養方面,能夠尊重自己的職業,熱愛自己的職業。反觀現實,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過多地注重技能教育,而對德育、美育缺乏足夠的重視,這極易導致職校畢業生在職業生涯發展中缺乏“成長后勁”。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修養,學校要加強德育、藝術教育方面的工作。要通過德育培養學生團結、寬容、禮讓、仁愛的品質,讓學生成為一個“最美”的人;通過藝術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熏陶美麗心靈,使學生在生活中能夠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強化藝術的實踐性,注重與專業課程的有機結合,讓學生領悟職業技術的高尚,進一步提高職業道德修養。
七、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做好學生的領路人
“師愛為魂,技高為師,身正為范。”師德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須堅守的職業素養,教師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一生。學校可以利用下午自習課組織全體教師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可以開設“學習強國”論壇、校企合作論壇,還可以開展評選師德標兵和“我最喜愛的老師”等活動,使全體教師樹立正確的育人觀,遵紀守法,愛崗敬業,明確自身的歷史使命感與責任感。“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修養,立德為本。”教師只有提高職業道德修養,才能做好學生的人生導師。
綜上所述,職業教育的發展任重而道遠,教師要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教學、實習和活動之中。要堅持校企融合,堅持準軍事化的管理模式,加強學生體能訓練,弘揚工匠精神,合理構建學生會體制,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同時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做好學生的領路人,為培育更多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大國工匠或能工巧匠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趙斌,孫標,胡革.產教融合視域下的職業教育德技并修育人探析[J].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1).
[2]邢暉.創新鑄造新時代職教“雙師型工匠之師”——學習《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體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07).
[3]劉寶民.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德技并修”有用人才[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04).
[4]汪永智,李理.新時代中職學生德技并修人才培養路徑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04).
Study on Improving Qua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Personnel Cultivation by Focusing on Dual?Education of Both Ethics and Skills
Yu Shuai
(Wafangdian Machina Technical Vocational School, Liaoning Province, Wafangdian 116300, China)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adhere to the integration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pay attention to "dual"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dhere to the management mode of quasi-militarization and cultivate technical and skilled personnel in accordance with militarized qual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hysical train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nd cultivate their spirit of hard work;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culture as the guide to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craftsman;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reasonable system of student union and cultivate the consciousness of unique innov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ethics, intelligence, physical fitness and labor, 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ethic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and conduct, and become a good leader for students.
Key words: dual education; focusing on ethics and skill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