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紅霞
摘 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能夠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探究英語知識的興趣,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教師要用問題作為課前引導,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組織相關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加;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率。
關鍵詞: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課前引導;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421;G623.3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2-0060-02
自主學習講究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探究,并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對學生學習英語學科有巨大的幫助,而且對學生學習其他學科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本文在分析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現狀及其意義的基礎上,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英語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現狀
1.學生的主體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英語是一門對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要求都極高的學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擁有高度的學習主動性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中,教師往往過于重視課堂教學進度,忽略了對質量和效率的要求,教師只是單方面向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傳授和灌輸,學生則成為知識的接收器。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沒有足夠時間進行知識的深入思考和探究,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削減,這對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造成極大的阻礙。
2.自主能力培養過程缺乏溝通與交流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要從課堂教學的角度入手,還要高度重視學生在學習之前的預習和學習之后的復習,只有將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讓學生更加高效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吸收。但是,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中,教師過于追求課堂教學的進度,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自主能力培養方面是欠缺的。而且,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教師無法及時了解學生對課堂的需求,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使得英語教學過程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英語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意義
小學階段是學習的起步階段,在此階段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初步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對今后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和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使學生更加主動地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和探究,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入地挖掘英語知識中蘊藏的獨特內涵和樂趣。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夠更加全面和深入地吸收英語學科相關知識,這對于提高學習效率有十分重要的幫助作用。其次,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知識的綜合能力。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信息提取和綜合信息處理的能力都能夠得到極大程度的提高。最后,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明顯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能夠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英語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措施
1.用問題作為課前引導,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英語知識比較煩瑣,不僅需要學生理解,更需要學生多加背誦和記憶,所以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難免出現厭煩的情緒,這對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非常不利。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促使他們更加主動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問題作為課前引導,有效激發學生進行英語知識學習和探究的興趣。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為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因此,在英語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問題作為課前引導,巧妙地激發學生進行英語知識探究的興趣。比如,在課堂正式開始之前,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提出幾個問題,吸引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學習和探究。教學三年級下冊課本中的“Unit 6 Where is my eraser”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出幾個課前問題:這一單元主要講述了什么內容?在這個單元中,我們能夠學習到哪些語法和句型?這一單元的學習對你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結合這些問題,學生不僅能夠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還能更加主動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探究。
2.組織相關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加
對于學生來說,單純的課堂教學是比較乏味的,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也會逐漸被消磨,長此以往,英語教學效率就會大大降低。為改變這種情況,教師要善于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組織一些實踐活動,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參加,使英語教學過程充滿趣味性,讓學生能夠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英語教學的獨特內涵,促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探究,大大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學生的天性比較活潑,更喜歡有趣的教學方式。因此,為了更加高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多組織一些有趣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比如,教學三年級“Unit 1 Hello”這一單元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在他們完成自我介紹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圍成一個圈,采用丟手絹的形式進行游戲,被手絹砸中的學生要用英語說出圈內每一個學生自我介紹的大致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能夠練習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之間的轉換表達,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也能夠得到提升。
3.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率
英語是一門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要求都較高的學科,同時,英語又涉及比較廣泛的語法和句型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許多學生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學習主動性會大大降低。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能夠感受到英語學習的趣味性。新穎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吸收。因此,教師要善于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比如,在制訂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在網絡上搜集一些圖片和視頻,并將這些資源制作成一個PPT。在課堂正式開始之后,教師可以將這個PPT放映給學生看,讓學生根據PPT內容自主地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和探究。通過這樣的預習,學生能夠感受到英語教學的趣味性,能夠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制訂和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讓學生更加自主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探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真正得到能力上的鍛煉和提升。
參考文獻:
[1]張莉.促進自主學習與思維能力提升的小學英語教學設計研究[J].英語廣場,2018(03).
[2]冀宏曄.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J].青海教育,2018(01).
[3]馬麗.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
[4]孫欣欣.小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4).
[5]周玲玲.小學英語課堂學生自主學習指導策略的行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6]籍俊慧.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策略研究[J].海外英語,2017(16).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Autonomous?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
Dong Hongxia
(Tongwei Siyuan Experimental School, Gansu Province, Tongwei 743300, China)
Abstract: Improv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can not on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further learning and exploring English knowledge, but als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efficiency. Teachers should use questions as pre-class guidance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inquiry, organize relevant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guide student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participate, and adopt novel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pre-class guidance; practical activ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