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穩花
摘 要:基于時代多元化的發展和凸顯幼兒園特色教育的需要,培養幼兒的多元文化意識是幼兒園教育的必然選擇。文章基于多元化的園本課程開發的教育實踐探索,論述園本特色教育的功能價值,開發一系列合格的園本特色課程,以提升園本課程的文化內涵。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多元文化;園本課程;開發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3-0096-02
園本課程的開發需要結合地方文化、外來文化、地區經濟等因素,呈現辦園特色,是提升教師素質和辦園質量的有效途徑。從幼兒園多元化的特色角度出發,幼兒園園本特色教育需要教師引導幼兒了解地區民族文化特色、形成對本民族文化的歸屬感,能以客觀、公正、開放、包容的態度對待外來文化,培養其初步的文化認知感與判斷力。園本課程的開發必須處理好地方課程與園本課程的關系,才能行之有效地發揮園本課程的真正價值,從而達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目的。本文基于園本課程開發的誤區,對多元文化融入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的策略進行探討。
一、園本課程開發的誤區
目前,部分幼兒園在開發園本課程時,由于對課程的含義、課程要素、課程編制基本原理等認識不到位,認為園本課程就是搞一些特色教育活動,編寫一些教材即可,在組織與實施上缺乏理論指導,更缺乏一定的園本課程管理制度,使得園本課程流于形式,沒有實質意義,甚至部分課程違背了幼兒身心的發展規律,走入誤區。
在園本課程開發中,首先要了解幼兒園課程是什么。幼兒園課程是以活動為載體,意在“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其次要了解課程體系組成的要素:課程理念、課程大綱、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組織與實施、課程評價以及課程開發過程中的一些產品和成果,如教材、教輔資料等。還要掌握課程各要素開發和制訂的原則與方法。為此,幼兒園需要弄清園本課程開發需要解決哪些問題,要對教師進行必要的課程開發培訓,提升園本課程的教育效果。
二、多元化園本課程開發實踐探索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雙陽中心幼兒園秉承“融多元文化,創陽光樂園”的辦園理念,充分發揮雙陽僑鄉文化、企業文化、非遺文化以及本土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優勢,嚴格遵照幼兒發展規律,從幼兒園發展實際考慮,結合幼兒的興趣、教師的經驗,對多元文化教育內容進行整理、挖掘、創新,取其精華,將其轉化為適合幼兒感知、體驗、操作、表現和創造的課程內容。
1.多元文化融于主題,凸顯園本課程的核心價值
主題是園本課程的中心思想,課程開發的重要內容都是圍繞這個主題而開展的,教師在授課中也不能脫離這個主題。園本課程的核心價值就是主題的系統性、整體性,即打破幼兒園課程五大領域(藝術、語言、科學、社會、健康)中的學科界限,將不同學科的零散知識在統一“中心”下展開,讓幼兒獲得以點及面的知識結構體系。如何讓多元文化教育轉變成可讀、可畫、可跳、可吃、可演、可玩的教育,如何將文化中幼兒感興趣且易于接受的內容與藝術、語言、科學、社會、健康五大領域有機整合,如何在多元文化教育中做到以點及面,為幼兒個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些問題都是園本課題研究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例如,在“僑文化”課程開發中,教師以尊重文化、尊重歷史的心態,圍繞“風土人情”“音樂歌舞”“飲食文化”與幼兒展開討論,發現不同年段幼兒的興趣點,基于他們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逐漸生成了小班“美味的印尼糕點”、中班“印尼服飾真漂亮”、大班“異域風情”“仙山洛水”“鞋子噠噠響”“紙皮王國”等體現年齡差異特征的主題活動,引導幼兒感受僑鄉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在文化的差異中相互理解、尊重并接納,加深他們的愛國情感。幼兒園園本課程的開發,倡導以地方課程為主,園本課程為輔,在開發方向和內容上必須與幼兒園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2.多元文化融于區域,凸顯園本課程的本土價值
園本課程開發需要結合原有幼兒園課程的活動內容,開發新的園本課程旨在提高幼兒教育教學質量,即園本課程開發的目的是促進幼兒發展,如果只是流于形式和重復已有的過程,只會增加幼兒和教師的負擔。區域活動是幼兒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發現、自主完善的活動,能為幼兒提供寬松的學習氛圍,滿足幼兒個性發展需求。區域活動能夠突破課堂教學活動的時間局限,順應幼兒的興趣、發展需要和個性,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土壤。因此,在多元文化融合與幼兒園課程的實踐研究過程中,必須重視區域活動的作用。
例如,教師結合園本主題創設了“蠟染館”“繪聲繪影”“妝糕人工作坊”“巧手美食”等特色區域,投放多種工具和材料,引導幼兒就地取材,用紙筒、染料、超輕黏土等材料創造出別具特色的藝術作品。還有的教師將僑區文化的“印尼美食制作”融入區城活動,結合各年齡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動手能力、操作水平,在小班開展以“團圓”為目標的區域活動,引導幼兒學習制作椰蓉和花生蓉;中班開展以“包裹”為目標的區域活動,引導幼兒學習制作豆皮糯米條和蕉葉糯米條;而大班則開展以“綜合技能運動”為目標的區域活動,引導幼兒學習制作千層糕和九層糕,促進幼兒精細動作的發展以及對僑鄉文化的認識。
3.多元文化融于園本課程,凸顯園本課程的特色價值
在園本課程開發中,應對原有課程進行合理的替換和刪減,避免重復。幼兒園結合原有課程,積極開發富有地域特色的園本活動,如多樣美食節活動,將美食“搬”進幼兒園,除了有享譽盛名的東南亞美食千層糕、糯米條、沙嗲,有飄香四溢的西式美點木糠杯、爆米花,還匯聚了閩南各大特色小吃炸春卷、海蠣煎、醋肉等,讓幼兒們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感受文化的差異性和多樣性。再如“陽光小鎮”職業體驗館活動,教師以“幼兒生態體驗式學習”為切入點,以角色扮演、職業體驗為主題,結合多元文化內涵,開展具有印尼風味小吃特色的“美食工坊”、具有本土特色的洛江物產“華僑農場”、非遺傳承的指尖藝術“妝糕人”、非遺文化“瑜伽棍”“閩南人家”“美食坊”“建筑工地”等15個場館的體驗活動。
有的幼兒園發展還處于規范辦學階段,時間、空間、人力、物力等方面還不具備獨立開發園本課程的條件時,不妨借鑒其他幼兒園的經驗,在使用這些幼兒園課程的過程中適當地做一下改編、創新工作后再進行使用。當然,如果幼兒園具備獨立開發的條件,不妨有效挖掘幼兒園的優質資源,進行合理、科學、有序開發,嘗試從幼兒園特色教育活動、幼兒園長期文化的積淀、幼兒園環境的資源、人文資源等挖掘優質園本課程資源,滿足幼兒發展的需求,創設創新性、特色性的幼兒課程。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園本課程的開發并非一蹴而就,而要站在師幼發展和幼兒園提質的高度,積極調動一切資源,與幼兒園整體工作、學習相結合,處理好與地方課程的關系。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才能帶動幼兒發展,讓課程實施真正成為幼兒園教育目標發展的載體。
參考文獻:
[1]吳艷輝.教師實施多元文化課程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2011(08).
[2]泉州市洛江區雙陽中心幼兒園.融多元文化 創陽光樂園——泉州市洛江區雙陽中心幼兒園辦學介紹[J].福建教育,2016(38).
[3]宋生濤.我國民族地區多元文化園本課程開發研究[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6(01).
[4]劉蕓.以本土資源為友 與傳統文化同行——“美麗西來”童心體驗園本課程的構建[J].江蘇幼兒教育,2017(04).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ng Multiple Cultures into Kindergarten-based?Curriculum Development
Huang Wenhua
(Shuangyang Central Kindergarten, Luojiang District, Quanzhou, Fujian Province, Quanzhou 36201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the era and the need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cultivating children's multicultural consciousness become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into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integrating multiple cultures into 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al value of kindergarten-based education, and develop a series of qualified kindergarten-based courses to improve the culture connotation of 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Key words: kindergarten education; multiple cultures; 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