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麗
(南通科技職業學院,江蘇 南通226007)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在2016年確立了“項目主導、專創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優化了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真實的創業項目為載體,將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相結合,推動課程教學改革,提升了教學效果。以電子商務專業核心課程之一《網絡營銷與策劃》課程為例進行分析。
“項目主導、專創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指以培養“專創雙能”的高技能人才為目標,根據職業工作過程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要求,在重構專業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將真實的工作項目導入專業核心課程教學之中,運用成果導向評價體系,推動課程教學模式的變革;通過設置“雙創”類課程并將“雙創”活動植入專業課程教學,培養專業學生的“雙創”意識和“雙創”技能,實現以學習專業技能引導學生開展“雙創”活動,以開展“雙創”活動促進學生專業技能提升,使專業成為專長,以專長實現“雙創”。
《網絡營銷與策劃》課程是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課程,課程時數一般安排64 課時,時間跨度16 周;其前續課程有《網店經營與管理》《SYB 創業經營實訓》《電子商務創業模擬經營》等。學生已具備電商基本技能、網店運營管理能力以及專業創業的基本技能。“項目主導、專創融合”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下,《網絡營銷與策劃》課程的教學目標從以掌握網絡營銷崗位工作技能為主,轉向以課程專業技能和專業創新創業的行動能力并重的綜合性目標,強調“專創”雙能的課程教學目標。
“項目主導、專創融合”的《網絡營銷與策劃》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基于網絡營銷崗位工作過程中的任務內容、任務次序來設計學習領域的教學內容、邏輯次序;基于電商行業發展變化快的特點,緊跟行業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及時更新、增補相關技能學習;基于“雙創”教育理念,推進專業創業項目孵化,實現教學內容與培養目標的統一。因此,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的《網絡營銷與策劃》課程主要圍繞創業項目中需要實施的網絡營銷策劃活動,課程教學內容設計了創業項目選擇、網絡市場分析、網絡營銷策略設計、網絡推廣策劃與實施以及項目實施效果評價等,并將市場分析、網絡營銷策略設計、推廣策劃和實施作為重點,突出了“專創融合”特色。
“項目主導、專創融合”的《網絡營銷與策劃》課程教學,主要采用項目驅動教學法,以創業項目的孵化和實施帶動學生的專業課程技能和“雙創”能力的提升;采用團隊合作、小組競賽、頭腦風暴法等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采用操作演示法、講練結合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實操技能;采用項目角色輪換法,培養學生的全局思維意識。與傳統教學中以案例教學法、軟件模擬操作法、情境假設法等為主的課程教學相比,改革后的課程教學交互性更強,師生溝通、學生溝通、組內溝通、組間溝通更常態化,課程教學信息傳遞更多維化,學生學習體驗更立體化;課堂學習的競爭性與合作性更強,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更突出,更能激發學生創新創業。
《網絡營銷與策劃》課程在理實一體化教室開展授課,配有先進的教學一體機、學生電腦和基于互聯網的智能化教學平臺。課程教學可以借助智慧職教云課堂、藍墨云班課、網絡精品課程資源庫、慕課、微課、微視頻等開展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教學,動態監測和管理學生學習。教師在教學平臺發布學習任務、課程資源、課程作業、測驗練習,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和技能提升;通過教學平臺開展學習討論、頭腦風暴、小組競賽、在線問答、創業指導等,實現交互式教學,與線下教學形成互補;通過定期發布學生課程績點、優秀作品和創業進展,幫助學生對標找差,促進相互追趕超越。
“項目主導、專創融合”的《網絡營銷與策劃》課程教學,主講教師不僅應具有電子商務或網絡營銷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和創業導師資格,而且應具有電商成功創業經驗和網絡推廣實戰經驗、并正在從事電子商務相關創業經營活動。課程教學團隊應是一支“理論扎實、技能熟練,專業過硬、創業有方”的擁有電商專業資格、創業雙證書,且專業、創業實戰技能兼備的“雙師雙能”教學團隊。《網絡營銷與策劃》課程教學團隊主要從學校電商創業導師、企業電商自主創業者、電商行業協會企業家代表、專業優秀創業畢業生等選拔組建。
“項目主導、專創融合”的課程教學組織,主要圍繞電商創業項目,以創業團隊形式分組展開學習。首先,利用學生自主創業項目、江蘇省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學校孵化創新創業項目、校企合作橫向課題項目,作為課程學習的任務載體;其次,小組內部成員分別擔任創業項目經營管理中的不同角色,并定期進行角色輪換,培養學生創業的全局思維和綜合能力;再次,圍繞《網絡營銷與策劃》課程的學習任務,運用“六步法”開展教學組織和實施,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推動創業項目的網絡推廣策劃與實施;最后,以專業知識、技能和思想的達成狀態和創業項目實施成效評價來評價教學效果。
“項目主導、專創融合”的課程教學評價,可以運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從專業知識、技能和思想的達成狀態和創業項目實施成效評價。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下的課程教學評價可以從課程標準設計、課程實施過程、課程實施效果以及持續改進四個方面進行。課程標準設計主要從教學目標(知識、技能和思想)、課程內容、教學重難點設計等進行評價;課程實施過程評價從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達成狀態等進行評價;實施效果評價從考核標準、考核結果等進行評價;最后從課程實施反饋與持續改進進行評價。
課前準備階段,教師將課程內容與創業項目融合成學習任務。首先,利用智慧職教的云課堂教學平臺發布學習資訊,包括學習任務、課程資源包等,引導各創業小組自主學習課件、微視頻、做測試,初步了解課程的學習任務及相關知識、技能和思想。然后,各創業小組可以直接運用教師給出的項目實施方案計劃模版或自創模版,制訂一份項目實施方案計劃的內容初稿,發布并使小組內同學相互知曉彼此的實施方案計劃。此外,教師引導學生在平臺上主動發布關于學習任務實施的討論問題,并要求各組學生針對發起的討論問題進行自問自答或互問互答的探究式學習。教師可以在平臺上查看學生在平臺上課前學習完成情況,并給予督導提示。課前準備階段的導入預學,能夠較好地幫助學生預學預知課程內容,建立初步學習印象,并引發學生思考課程內容在創業項目中的關聯應用。
課中教學階段,教師通過指導學生課程技能助推創業項目的實施。首先,教師通過教學平臺,對學生課前預習情況進行總結反饋,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學習任務。其次,教師要求各創業組在限定時間內提交一份小組項目實施方案計劃,各創業小組就要在小組內部就課前準備的項目實施方案進行討論,各取所長來共同制定一份小組的項目實施方案計劃,既要內部合作,又要與其它小組競爭。再次,采用展示介紹、頭腦風暴法,由各小組學生就項目實施方案進行相互討論和提議,學生反饋方案實施中可能存在的困難及障礙,教師指導和啟發學生,幫助各組完成項目實施方案決策。然后,以競賽方式,要求各創業組在設定時間內實施方案,教師可以針對技能要點和難點,進行演示和指導,幫助學生跨越技能障礙點,創業組根據教師制定的評價標準進行檢查與改進。最后,由教師、組內學生、組外學生共同組成評價小組,依據評價標準對各創業組的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網絡評價打分。
課后鞏固階段,教師倡導學生持續提升課程技能,促進創新創業活動的成功。一是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發布關于繼續征集課堂上學生創業項目實施的改進方案或建議,并對提出改進方案或建議者給予加分激勵,督促學生進一步創新和實踐,鞏固課程技能和創業技能。二是建立創業微信群、QQ 群等網絡溝通渠道,方便師生隨時隨地開展創業交流,教師在課后繼續關注學生的創業項目,引導創業學生與其所學課程聯系起來,深入運用所學課程技能和創業技能持續推進創業項目的實施。三是師生共同關注專業技能類、創業類大賽活動,鼓勵并指導學生參加專業技能類大賽、創新創業類大賽以及各級創業項目的申報,促使課程學習中孵化的創業項目能得到更多的平臺支持和得以持續深入的開展,從而推動學生創業項目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和成功機遇。
“項目主導、專創融合”的《網絡營銷與策劃》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取得了以下的教學成效:一是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專業課程技能。與傳統課程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法、軟件模擬操作法、情境假設法等相比,學生通過真實創業項目的參與和實施,增強了課程學習的真實感、獲得感;通過智能網絡化教學,便于教師開展技能指導,并能更好地管理和督導每個學生的學習;通過創業團隊形式,有效地幫助學生在合作與探究學習中提升了專業課程技能。二是提高了學生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和水平。借助專業創業項目,結合課程任務,以項目驅動、團隊合作形式組織教學,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環節的引導性、指導性和倡導性教學,既幫助學生將前續課程所學的網店運營、電子商務技能加以拓展應用,同時又能激發學生圍繞創業項目,掌握網絡營銷策劃技能,推進了專業創新創業活動。從2016 和2017 級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在本課程學習表現來看,已開辦、實施且目前仍在經營的創業項目共有18個,其中獲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1項,另外獲得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資助項目、“通創幣”市級創業資助項目和校級重點創業資助項目各1項。三是鞏固和強化了師資隊伍。通過“雙師雙能”任課教師選拔標準的設定,課程教師積極參加創業培訓、創業經營、電商運營相關職業資格認證,從事“互聯網+”相關創業大賽、專業技能大賽的指導工作,目前《網絡營銷與策劃》課程教師均持有創業導師資格證書、并開設經營有自己的網店或在網上創業,課程教師在課程實戰技能和創業技能方面都得到了實質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