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增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合力,江蘇省阜寧縣教育局把家庭教育指導納入整體工作規劃,采用菜單式服務滿足不同家庭教育需求,提高了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促進了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隨著家庭教育講師團的專業化、家庭教育服務領域的多元化和服務形式的多元化,阜寧縣家庭教育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提供了新的引擎。
【關鍵詞】家庭教育;整體謀劃;精準施教
【中圖分類號】G52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02-0035-02
【作者簡介】蔡衛國,江蘇省阜寧縣教育局(江蘇阜寧,224400)局長,阜寧縣家長學??傂PiL。
家庭教育作為教育三大支柱之一,不可或缺,其重要性日益凸顯。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意識,指導家長樹立科學的育兒觀念,切實履行家庭教育職責,培養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近兩年來,江蘇省阜寧縣教育局高度重視家庭教育,采取了多種舉措推進家庭教育,助力學校教育整體發展,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謀篇布局:注重家庭教育頂層設計
阜寧縣教育局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抓住黨和國家及社會各界對家庭教育重視的契機,將家庭教育與課堂教學改革、大閱讀、基礎知識過關、綜合勞動實踐等工作一起納入全縣教育的整體規劃,制定家庭教育“一十百萬”目標。每個學段每學年邀請縣外知名專家開展一次家庭教育報告。兩年來,分別邀請了南京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鹽城師范學院、河北衡水中學、江蘇天一中學等名校的專家給家長做專題報告,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讓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克服了對學校教育的依賴,懂得了與學校的協調配合,引導家長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由縣教育局家長學??傂款^,聯合縣教育關工委、縣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并充分利用縣陽光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等社會組織資源,成立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由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講師、離退休老教師等組成。
依托全縣各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學校,每學年開展“家庭教育大講堂”報告會100次以上。做到全縣中小學、幼兒園全覆蓋,在每個校園都灑下家庭教育的種子,營造重視家庭教育的氛圍。服務全縣20萬家長,讓每位家長都能聽到家庭教育,了解家庭教育,認可家庭教育,懂得家庭教育。
二、精準施教:滿足不同家長的需求
不同層次的家長有不同的家庭教育需求。農村的家長需要的是激發他們家庭教育的意識,讓他們知道孩子教育來自社會、學校、家庭三個方面,而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幫助孩子系好人生第一顆扣子。城鎮的家長需要的是家庭教育的具體方法,讓他們懂得身教重于言傳,說到不如做到,孩子是看父母怎么做到,不是看父母怎么說的,幫助父母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文化層次低一點的家長需要普及家庭教育的常識,他們喜歡具體的案例。文化層次高一點的家長需要專業的知識,不能老生常談,更希望了解行為背后的真正原因和矯正措施。
不同學段孩子的家長有不同的家庭教育需求。讓幼兒園的家長知道孩子的年齡特點,開發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能力。采用合適的方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護幼兒原始的動力和探索需求。指導小學生的家長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建立孩子的規則意識。保護孩子的自信心,激發孩子的動力,培養孩子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自我認知。幫助中學的家長應對孩子的青春期,幫助孩子規劃好人生,建立中長期發展目標,培養意志力,提高執行力。
不同時期的家長有不同的家庭教育需求。根據不同層次,不同學段,不同時期學生家長的需求,可以采用菜單式的方法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每學期各學校將家長關心的家庭教育問題反饋到縣家長學??傂#M行分類,然后根據各個講師的專長,制定出家庭教育宣講的菜單,再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宣講的主題、時間和主講人。
三、任重道遠:家庭教育永遠在路上
提升家庭教育整體地位。繼續把家庭教育納入縣教育局整體工作規劃,并要求各學校將家庭教育寫進學校的工作計劃。充分利用各學校家長學校的功能,開設家庭教育課程。在原家長讀本的基礎上,開發新家庭教育課程體系,突出親子關系、人際交往、學習動力、自信自強、習慣培養等主題。落實縣家長學校總校和教師發展中心的主體責任,明確專人負責并督查學校家庭教育的執行情況。
拓寬家庭教育實施領域。守住家長學校主陣地,同時聯合文明辦、婦聯、共青團、關工委等部門將家庭教育向社區、機關拓展。讓更多人在更多的地方接受家庭教育,切實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
優化家庭教育講師隊伍。加強家庭教育講師的進修和培訓,一方面支持講師團骨干成員到省內外學習,鼓勵他們拜訪名師結交專家;另一方面各學校確定一名兼職家庭教育宣講員,組成百人講師團。由教師發展中心牽頭,利用縣講師團資源,定期組織兼職宣講員的研修。針對家庭教育熱點問題,集體研究解決策略,讓宣講和授課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豐富家庭教育服務形式。利用網絡資源,開通家庭教育微信公眾號。一方面推送家庭教育的文章,普及家庭教育的常識;另一個方面在公眾號上開設家庭教育微講座,解決家長沒有時間參加現場報告會的難題。家長在公眾號上留言,我們根據家長的留言選取共性的問題進行線上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