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萍
摘 要:中職的校企合作多為企業與招生就業部門的合作。本文提出,教學部門在校企合作中應當發揮教學指導作用,區別于招生就業部門職能與企業獨立合作,為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開發、實訓基地建設與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建立發揮作用。
關鍵詞:藥學專業? 中職教育? 校企合作? 教務部門
近年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育理念成為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在各職業院校具體實施過程中,“企業冷,學校熱”的情況普遍存在。政府在校企聯合辦學的問題上還沒有一個規范有效的激勵平臺,使中職教育在人才培養和專業發展建設方面具有普遍的盲目性。就筆者學校的藥學專業來說,校企合作目的僅僅局限于為企業輸送勞動力,教務部門與企業并無合作。基于此,筆者對藥學專業的校企合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務部門在校企合作中應區別于招生就業部門,與企業形成獨立的合作機制
長期以來,筆者院系教務部門在校企合作中的參與度低,導致制定的培養目標、專業建設標準、課程開發、實踐教學與評價體系嚴重與企業需求脫節。
中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初衷都是讓學生的就業與實訓有保障,但是絕大多數的中職院校只是走流程般地將學生送到企業。教務部門無法及時得到學生實踐中關于技能方面的反饋,也就不能調整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從根本上不利于學生的技能學習,更不用說教師教學技能水平的提高。教務部門應成立校企合作小組,獨立于傳統的招生就業部門,單獨與實踐企業進行教學合作,不僅能獲得當下企業的創新技術,更重要的是在學生實踐崗位相關的問題上,能夠及時獲得企業與學生的反饋。
二、教務部門應該全方位地與企業進行教學合作
中職學校普遍存在技術與科研能力薄弱,硬件設施落后,教師隊伍參差不齊等問題,對于企業來說合作的吸引力不大。針對以上存在問題,筆者認為教務部門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從深度上與企業進行合作,改變中職校企合作只流于勞務輸出的表面現象。
1.專業設置與人才培養目標的合作
目前筆者學校藥學專業主要有藥物制劑(中、高級)、中藥,就業的主要方向是藥廠或中藥制劑企業,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以藥物制劑一線工人為主。近年來,受到國家對中職升學政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有能力的中職生在畢業后選擇繼續升學。這些信息都給中職院校在專業的設置上提出了新的問題。
(1)新開專業是否符合實際需要。筆者所在系在2015年首次設置了藥物制劑高級工專業,但在企業實踐中,高級工與中級工畢業的學生在實踐內容上毫無差別。這就引發了學生、家長對專業設置的質疑。新開專業之前,教務部門應該組織專業帶頭人與企業人事部門、技術部門、生產部門一起開會研討,高級工與中級工在就業崗位中的區別在哪里?最關鍵的是企業是否需要中職學校輸送藥物制劑高級工的畢業生?若不需要,該專業設置的必要性就需要重新考慮。專業的設置不僅僅是學校一方的意愿,還應該結合企業的實際需要才能切實可行地發展下去。這些溝通,都需要教務部門與企業的合作才能達成,不可一味靠招生就業部門聯系。
(2)是否需要根據市場開設新方向。中職學校藥學專業極少開設醫院藥學方向的原因,主要是大中城市的醫院對藥房、臨床藥學的崗位有學歷上的要求,而隨著中職升本、升專的學生漸漸增多,筆者認為藥學專業不應只是開設藥物制劑方向,應當把醫院藥學方向的專業設置提上日程。這也能吸引更多優質初中畢業生的入學,提高生源的質量。教務部門可以成立專業調研小組,與醫院進行合作調研,在“中職+專(本)”的教學模式基礎上,與醫院藥學部門進行研究探討,形成切實可行的調研報告,為新專業的設置提供有力的依據。
(3)與企業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在根據調研報告完成專業設置后,筆者院系的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一直都是由學校教務部門分配到藥學教研組,由專業帶頭人組織教師撰寫,在撰寫過程中極少咨詢企業的意見和建議。筆者認為,教務部門應該邀請企業的相關專家一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書寫,而不是流于形式的專家審稿。只有企業才知道他們所需要的畢業生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職業素養。企業技術人員參與到人才培養方案的書寫,不僅能夠豐富培養方案的內容,使方案可行性大大提高,而且在與專業課教師交流中,受益于學校專業課教師。
2.課程體系和核心課程的共同構建與開發
教務部門在藥學專業的課程體系構建時,應邀請企業或行業技術專家參與。技術專家應具有代表性,覆蓋與就業崗位相對應的不同性質、類型、規模、層次的企業或行業。在課程設計上,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與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與設計,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課程內容的編寫應與企業專家共同商定,根據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和完成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選取教學內容。在教材的選用上,能根據實際需要與企業專家合作編寫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習題、實訓實習項目、學習指導等教學相關資料。教務部門應鼓勵和促使專業教研組與企業專家開發新的核心課程,以適應企業的崗位需要。
3.合作共建實訓基地,形成系統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1)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目前,筆者所在的系藥學專業存在實訓設備陳舊、落后、工位少,新技術、新工藝設備缺乏,采購設備不及時,模擬藥廠造價高,GMP認證困難等問題,造成藥學實訓基地的建設停滯不前,極大地降低了實訓的效果和質量。對于校外實訓基地而言,學生到企業實踐,經常出現學生頂崗不輪崗的問題,無法得到全面的技能鍛煉。教務部門應該積極地與實踐企業密切聯系,共同探討實訓基地的開發與建設問題,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形式多種多樣,鑒于筆者學校的實際情況,可采用“自建硬件,合建內涵”的校企合作方式。教務部門負責與企業技術人員對接確定好企業標準,根據企業的技術標準擴建或改建校內實訓基地。這樣的實訓基地由學校獨立管理,教學部門負責實訓基地的運行,企業提供技術合作,校企責權分明。
(2)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內容包括評價主體、評價對象、評價內容、評價標準。就筆者學校藥學專業而言,評價的主執行部門仍然是教務部門,評價形式單一,不具備說服力,教務部門應該選擇醫藥企業有能力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擔任學校職業技能培訓師,負責學生的技能培訓。且教務部門聯合企業技術部門作為實踐教學評價的主體,由專業教學骨干或專業帶頭人聯合企業技術人員組成評價機構,評價內容應該是教務部門與企業共同制定的細則,考察教師的教學設計以及學生知識技能的應用,評價的標準應該以企業生產的標準為指導。
4.依靠企業增強軟實力
教師個人素質的提高,是教學環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筆者學校專業課教師普遍存在理論實力大于實踐實力的問題。大部分教師畢業即分配到學校任教,幾乎沒有在企業進行長期系統的工作,導致在教學上容易出現“紙上談兵”的現象。而每年的藥學專業教師的教學實踐周期短(1~2個月),無法真正到崗位上進行實踐。教務部門在教師的教學實踐中,應與企業進行溝通并長期合作,讓專業教師真正沉下心進行全面長期的實踐培訓,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成為真正的雙師型教師人才。除此之外,教務部門還應定期請企業專家、技術人員到校講課,教授傳播行業的新技術、新訊息,讓專業課教師及時更新教學資料。
綜上所述,教務部門在校企合作中不要再“袖手旁觀”,應當切實的發揮自己教學指導的作用,讓筆者學校藥學專業發展真正符合“產教融合”的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韓麗華.綜合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研究與構建[J].教育現代化,2018(46).
[2]應建明.職業院校產教融合運行機制構建的探索[J].新課程研究·中旬,2017(8).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