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政
【摘要】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宏微結合、分類表征、變化守恒、模型認可、實驗探究、綠色運用這些方面。德育教育是教師在班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學校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本文就核心素養下高中化學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深究進行探討。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化學;德育
學生是否取得成功,不能單單靠取得的成績判斷。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也是判斷學生是否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學生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德行修養,還要把所學的科學文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本文從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高中化學的德育滲透、德育教育的方法策略這三個方面展開討論。
一、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
(一)含義
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知識的傳承,更重要的是通過核心素養的養成使學生能夠可持續發展。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宏微結合、分類表征、變化守恒、模型認可、實驗探究、綠色運用這些方面。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也應該具備相關的能力和德育品格。
(二)意義
培養學生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需要學生具備必備的技能。首先,學生要從不同層次認識物質的多樣性,并對物質進行分類。其次,要認識物質是運動變化的,知道化學變化需要一定的條件,并遵循一定的規律。學生需要有證據意識,能給予證據對物質組成、結構及其變化提出可能的假設,通過分析推理加以證實或證偽。最后,學生還要有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從自身做起。
二、高中化學的德育滲透
(一)思想滲透
把德育教育滲透到高中化學的教學課堂中去,對班級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很大的幫助。德育滲透也會給學生帶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那么提高教學質量也是無從談起的。德育教育首先要從思想轉變開始,讓學生加強對思想品德的重視。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要給學生滲透德育思想,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在課堂中可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例如,學習“甲烷”這一知識點時,學生不僅要理解甲烷的化學性質,還要知道甲烷與氯氣的取代反應。在完成這一課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聯系生活生產的實際,使學生樹立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生產問題的意識。如向學生提問:天然氣的用途是什么?為什么說可燃冰是中國能源夢?這些問題能讓學生在思考中聯系到知識用途,可提升其綜合素養。
(二)行為滲透
如果說德育的思想滲透是一個開端,那么行為滲透就是我們最終要追尋的目標。首先要做好為人師表,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然后才可以對學生進行教育工作。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化學的課堂教學中,充分運用化學教材進行知識教學,擴展延伸為德育教育,真正要做到德育教育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把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
三、德育教育的方法策略
(一)品德評價法
在每一節化學課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積極回答課堂問題,盡量讓每個學生在一個學期之內都有機會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學生通過多角度思考.設計實驗.改
進,總結,反思,能初步養成敢于質疑,勇于探究,不畏失敗的科學研究精神。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給予點評,盡量以獎勵為主,批評懲罰為輔的正面教學方法,讓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充滿自信,可以不斷的提升自己,在學習中不斷進步。在課堂中學生不僅可以成為評價的對象,而且可以成為評價的主體。教師可以采用教師點評學生或者學生互評的方式達到目標。
(二)實踐鍛煉法
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可以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發生深刻的變化。實踐拓展探究的課程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以及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學生對化學熱門事件的探究能力,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能使學生在不斷的實驗中找到答案。學生在實踐探究的時候也可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也能讓學生在互相幫助中一起進步。例如,在學習“電解質”時,為了加深學生對電解質和電離概念的形成和理解,教師可采用實踐法教學。使用電源、導線、小燈泡及金屬片進行HCI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的導電性實驗,然后教師提問學生:哪些溶液導電,哪些不導電?學生根據實驗結果回答。導電的有HCI溶液、NaOH溶液、NaCI溶液;不導電的有酒精溶液、蔗糖溶液。最后教師總結:NaOH和NaCI不僅在水溶液中可以導電,加熱至熔融狀態也可以導電,進而總結出在化學中,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
總之,高中化學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素養,讓學生體會到科學探究的魅力和精神。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化學課堂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能使學生在學習科學理性的探究精神的同時,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
【參考文獻】
[1]李素榮.基于學科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8(26);143-145
[2]金育義.基于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6(45);56
(新疆阿克蘇市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