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王柏臣
【摘要】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重視社會需求,我國開始大力開展專業建設,構建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人才培養計劃。通過多種舉措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著力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高素質創新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復合材料與工程;人才培養;專業建設;實踐教學
材料、能源、信息被認為是現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材料科學是當今世界的帶頭學科之一。材料界公認21世紀已進入“復合材料時代”,現代高科技的發展離不開復合材料”復合材料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學技術先進水平的重要標志之
目前,我國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工業發展迅猛,產銷量居世界首位,但是相對發達國家的研究和應用水平,還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根據當今復合材料的發展和技術需求,本文針對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的創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與探索。
一、優化課程體系,制定具有特色的人才培養計劃
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是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在原有材料類本科人才培養的基礎上,結合行業需求、區域經濟發展和學校定位,充分利用學校辦學特色和優勢籌建的本科新專業。為了實現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師通過優化課程體系,制訂了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人才培養計劃。課程體系的知識層次框架包括通識教育與公共基礎課程、大類學科基礎與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與專業方向課程和素質拓展與創新教育課程等模塊,在該課程體系中,除開設的航空航天博覽等學校公共課程外,在諸多專業課和專業實踐課中都設置了與航空航天有關的內容,目標是打造特色學科、培育特色人才。
經過通識教育與公共基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各等方面基礎知識,提高其思想覺悟、身體素質等;大類學科基礎課程的設置是為了使學生掌握工科基礎知識,學習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與專業方向課程的設置對人才的培養質量起至關重要的作用,該模塊課程的設置保證了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的聯系,能充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拓學生的創新意識;素質拓展與創新教育課程模塊包括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大學生創新基礎、大學生創業基礎以及創新創業實踐等課程,提倡學生自主開展具有一定創新性的設計性實驗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當前,學校和學院層面已形成共識,鼓勵學生拓寬專業知識面,成為具有航空航天專業知識背景的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復合型人才,以適應航空航天產業鏈相關的復合材料企業的人才需求。
二、強化實踐教學,促進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提高
強化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是高等院校工程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新工科建設的基本要求。在完成理論教學內容的同時,強化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已經得到高等教育領域的廣泛認同。
然而需要特別引起重視的是,在影響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諸多因素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尤為突出。
本專業首先通過有機化學實驗、高分子化學實驗和高分子物理實驗等專業實驗課,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其次,通過綜合性實驗的開設,培養學生運用綜合知識進行研究的能力;再次,以教學與科研互動為教學模式,開設創新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給定的實驗題目和要求,隨機組成3-4人的課題小組,自行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實驗,并對實驗結果進行總結分析,即將實踐與研究創新結合起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學生在多層次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中,逐步掌握了專業技能、技術,并與專業的實際應用相結合,轉變成職業技能和創新能力,從而滿足社會和市場不斷提出的更高要求。
三、構建和優化專業教學創新平臺
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依托新能源通用飛機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遼寧省高性能聚合物基復合材料重點實驗室以及遼寧省光纖傳感工程技術中心等優質校內科研平臺,從多個層面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實踐教學服務,提升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與技術創新意識的培養。
這些平臺的有機結合為本專業提供了一種多層次、開放式的實踐創新教學模式,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對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掌握,鍛煉了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復合材料結構及產品設計、制備及性能檢測等工程問題的創新實踐能力。
四、結束語
目前,復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運輸、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正在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復合材料科技和行業的飛速發展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通過優化課程體系建設、制定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人才培養計劃、加強實踐教學建設、構建和優化專業教學創新平臺等一系列舉措,可培養既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又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人才,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孫鎮鎮.高分子材料的發展歷程與趨勢[J].中國粉體工業,2016(3):1-3
[2]黃薇,依然.淺析亞洲復合材料市場及復合材料低成本制造技術[J].航空制造技術,2012(18):66-69
[3]吳禎干,張騁.復合材料與工程新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J].大學教育,2012(2):89-90
[4]王恩青,張斌.復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展望[J].科技信息,2011(33):714
[5]葛曷一,李國忠,付興華等.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工程技術型人才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1):98-99
[6]周權,倪禮忠,宋寧.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化工高等教育,2014,31(1);69
【作者簡介】
李偉(1970-)男,漢族,山東平原,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聚合物基復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