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鈞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會碰到這樣的題目,題中會出現用類似的或完全相同的示意圖表達不同的物理情景,解答這些題目時,需要在不同的條件下利用相關的定理、定律及公式進行分析解答。
[關鍵詞]圖形相同;條件變化;初中物理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20)02-0053-02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有的題目中往往會用類似的或完全相同的草圖描繪不同的物理意義,解題時應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由于學生常常受思維定式的影響,對所給的條件沒有進行認真分析、思考,想當然,忽略了題目所給的條件,不從題目的實質考慮,因而會出現錯誤。下面結合教學中的一點體會,舉例如下,以饗讀者。
[例1]如圖1所示,三個實心小球放入水中。靜止時,A漂浮,B懸浮,C下沉。根據以下所給的不同條件做出判斷:
(1)若A、B、C三個球的體積相同,三個球受到的浮力分別是F浮A、F浮B、F浮C,則有F浮A__F浮B__F浮C。(選填“>”或“<”)
(2)若A、B、C三個球的重力相同,三個球受到的浮力分別是F浮A、F浮B、F浮C,則有F浮A__F浮B__F浮C。(選填“>”“=”或“<”)
(3)若A、B、C三個球受到的浮力相同,三個球的體積分別是VA、VB、VC,則有VA__VB__VC。(選填“>”“=”或“<”)
[分析]
(1)若三個球的體積相同,據圖可知,能夠將A、B、C三個小球排開水的體積大小判斷出來。阿基米德原理的表達式為F浮=p液gV排,或中也包含有V排,因而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的表達式求解。
B、C小球都處于浸沒狀態,因而有V排B=VB,V排C=VC,而A漂浮,有一部分體積露出水面,從而有V排A
[分析]
(1)倒入三個容器中液體的體積相同,由于容器的形狀不同,以乙容器中的液面為參照,分析可知甲中液體的深度最大,丙中液體的深度最小,h甲>h乙>h丙。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pgh進行計算,又液體是同種液體,密度相同,p甲=p乙=p丙,所以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p甲>p乙>p丙。
(2)若倒人三個容器中液體的深度相同,以乙容器中的液體體積為參照,甲中液體的體積最小,丙中液體的體積最大,有V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