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圓
摘要:教育生態課堂形勢下,如何利用翻轉課堂的教育模式,有效地促進教師、學生、教學環境三者實現生態化平衡,促進大學英語學習效能,值得深入探討。選取長春師范大學2018級的兩個本科班為實驗對象,開展等組對照實驗。研究表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大學生英語生態課堂的教學能夠提高學習者英語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學習動力。教育生態學視域中外語教學處于平衡—失衡—平衡的發展過程,翻轉課堂這一模式能夠為生態課堂提供新的模式和思路。
關鍵詞:教育生態學? 大學英語? 翻轉課堂模式構建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1-0035-02
生態學是研究有機體或有機群體與其周圍環境的關系的科學。1932年,“課堂生態學”首次被美國學者沃勒提出。近幾年來,一些外語研究者也開始關注外語教學的生態觀。生態課堂的中心是學習環境,而翻轉課堂相較于傳統課堂而言,多樣性和靈活性能使學生獲得平衡的語言學習環境。
一、教育生態學視域中大學英語課堂現狀分析
在教育生態學視域中,生態因子指任何對翻轉課堂中的學生和教師產生影響的因素。外語教學受到很多限制因子影響,如班級規模、教室大小、教育手段、作業量、時間分配等,同時,學生個體能力、自我效能感、學習態度、人際交往能力等也影響著教育能否實現生態平衡。
目前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仍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教師仍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性過大,不利于學生自主性學習。同時,課堂評價體制單一,沒有充分利用形成性評價、多元化評價模式來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教育生態學視域中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構建模式
從英語教學整體層面出發,構建一個關聯的、動態的、平衡的生態英語翻轉教學課堂。在課前,提供給學生相關微課視頻,讓學生對英語課堂學習內容產生濃厚興趣;在課堂講授過程中,實行小組匯報與討論,堅定學生文化信念。通過翻轉課堂模式,運用圖片、視頻、音頻等多媒體手段,以及iwrite等平臺,優化課堂環境。從教育者角度來看,實現多元化評價機制,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構建出平衡的生態課堂。
三、實驗設計與分析
(一)實驗設計
為檢測教育生態學視域中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本研究選取了長春師范大學2018級的兩個本科班為實驗對象,開展等組對照實驗。為了保證實驗效度,避免“霍桑效應”,在實驗前和實驗過程中,學生并不了解本實驗的對比模式。A班(35人)為實驗班,教師采用生態學視域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B班(35人)為對照班,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實驗結束后,對學生的知識技能進行測驗,探討生態學視域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的有效性。
(二)實驗結果分析
1.實驗班對照班前測對比
為了比較實驗班對照班的前測成績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從數據可以看出,實驗班前測成績均值為29.600,對照班前測成績均值為30.171。實驗班對照班在前測成績方面的Sig值為0.767,大于0.05,因此認為實驗班對照班在前測成績方面不存在顯著性差異。這兩個班學生可以作為該實驗的被試對象,該實驗具有可行性。
2.實驗班對照班后測對比
為了比較實驗班對照班后測成績方面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為實驗班對照班在成績后測方面的描述性的統計量,可以看出,實驗班成績后測均值為34.343,對照班成績后測均值為30.314,從數值大小可以看出,兩者存在稍微差異,但是是否達到統計學差異水平,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實驗班對照班在后測成績方面的Sig值為0.037,小于0.05,因此認為實驗班對照班在后測成績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且實驗班顯著高于對照班。可以說明,翻轉課堂教學方式有助于成績的提高。
3.實驗班前測后測對比
為了比較實驗班前測后測在成績方面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從數據結果來看,實驗班在前測均值為29.600,實驗班在成績后測均值為34.343。在成績方面,實驗班前測和后測配對樣本T檢驗的Sig值為0.000,小于0.05,因此認為實驗班前測和后測存在顯著性差異,且后測顯著高于前測,說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英語閱讀中的應用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4.對照班前測后測對比
為了比較對照班前測后測在成績方面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數據表明,對照班在前測均值為30.171,對照班在后測均值為30.314。在成績方面,對照班前測和后測配對樣本T檢驗的Sig值為0.744,大于0.05,因此認為對照班前測和后測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四、結語
SPSS調查數據顯示,本研究表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大學生英語生態課堂的教學能夠提高學習者英語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學習動力。生態學視域中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模式可以充分融合線上自主學習、小組互助學習、課堂師生生態化課堂互動,讓學生采用沉浸式英語學習模式,提高英語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陳蔚,楊躍.大數據環境下大學英語教育生態環境構建研究[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2):167-171.
[2]康淑敏.教育生態視域下的外語教學設計[J].外語界,2012(2):59-67.
[3]劉向輝.教育生態學視野下大學英語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7(13):55-57.
[4]宋金花,施洋.教師話語在構建大學英語生態課堂中的功能探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2):179-181.
[5]張曉丹.基于移動學習模式的大學英語教育生態系統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6(5):137-140.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