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厚學 胡彬



關鍵詞:水平一;立定跳遠;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01-0069-03
一、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是以“健康第一”為導向,緊緊圍繞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理念,結合水平一兒童活潑好動、模仿能力強、勇于競爭的身心特點和動作技能形成規律,使教學技能情景化、情境內容游戲化,在“闖關”心理驅動下,引導學生在“玩中學、玩中練、玩中思、玩中樂”,情境設置由易到難、分層教學,關注個體差異,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在“超級模仿”“剪刀、石頭、布”“與兔子比跳高”“高人、矮人、超人”“跳房子”“跳過小河”“青蛙跳荷葉”“飛躍高峰”等學練過程中,充分感知積極參與游戲活動的樂趣,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二、教材分析
立定跳遠是低年級跳躍動作的重點教材,是發展學生腿部力量和彈跳力的重要手段。本單元共分為4個課時,本節課為第1次課。本次課的教學是在學生掌握了單腳和雙腳跳躍的基礎上的一次情境教學課。立定跳遠作為小學跳躍教材,不僅可以發展學生的力量、速度、靈敏性等素質,也可以為學生進入初中參加體育中考及后續的跳遠、跳高等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學情分析
本節課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他們活潑好動,模仿力強,學習積極性高,勇于競爭,喜歡自我表現;但是自我約束力和理解力相對較差,情緒變化較大,身體機能較弱,個體間存在很大差異。從前幾次課單腳跳和雙腳跳等多種形式的練習情況看,學生對立定跳遠的學習具備一定的認知基礎。
四、教學特色
1.自駕旅行、布置場地。在課的開始部分,教師引導學生,開著“汽車”去動物園開始“闖關”之旅,帶領學生跳“小跳蛙”和“騎馬舞”,在小游戲“石頭、剪子、布”中通過第一關,完成場地布置,既創設了生活情境,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停車休息、比賽競技。在課的展開與升華部分,將立定跳遠的技術技能進行游戲化處理,有機地植入到教學各情境中。課中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立定跳遠的動作特點及場地器材的特點,實際安排了“與兔子比跳高”“高人、矮人、超人”“跳房子”“跳過小河”“青蛙跳荷葉”“飛躍高峰”等游戲,讓學生在自主與合作學練中通過第二關和第三關。這樣的安排除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共同進取的精神及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外,更是讓學生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立定跳遠兩臂向前上方用力擺、兩腳同時跳起、同時落地的技能。
3.自駕返程、回收器材。在課的結束部分,師生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同跳“孔雀舞”,充分放松身心。結合開著“汽車”去動物園的情境,師生雙手握住方向盤(彩色爬爬墊)開車回家,在課的情境中首尾呼應,不僅快速有效地回收了器材,更是創設一種身心愉悅的情境,讓師生間心靈的共鳴得到升華。
五、安全措施
1.科學合理地安排場地,檢查場地、器械的安全。
2.課前檢查運動鞋、服裝,取出衣物中的硬物(鑰匙、鉛筆、小刀等)。
3.充分做好跳躍的專項準備活動,特別是踝關節、膝關節、肩關節的活動。
4.練習時注意提醒學生的安全意識,避免發生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