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洲梅
【摘 要】我們現在的課堂教學雖然流行強調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廣大一線老師往往會忽視這一點,強調學生主體地位只是喊喊口號而已。為了讓小學數學課堂活起來,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要增強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主體意識,要切實改進教學方法,要通過創(chuàng)設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誘發(fā)學生求知欲望,要創(chuàng)設情境并精心設計課堂。
【關鍵詞】數學課堂;主體作用;新課改
如今的課堂教學雖然流行強調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廣大一線老師往往會忽視這一點,強調學生主體地位只是喊喊口號而已。其實,“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觀在我國古已有之。我國春秋時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亞圣孟子曾經也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些名言對我們現在的教育教學工作很有啟發(f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由“知之者”轉變?yōu)椤昂弥摺保俎D變成為“樂知者”。筆者在18的年教學實踐過程中發(fā)現,凡是能夠把課堂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充當課堂活動主人的課,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活動當中,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經驗來談談自己在這方面的體會。
一、教師要轉變教育理念
傳統(tǒng)的教育制度,是把教學質量作為評價學校教育工作成果的重要依據,造成學校一切工作都圍繞著如何提高教學質量這個中心,而不是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這就導致教師在評價學生時,往往以成績論英雄。優(yōu)生人人愛之,但要想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必須轉變教育理念,不能只關注極少數優(yōu)等生而忽視大多數在學習上默默無聞的學生,不能只重視傳授知識而輕視能力培養(yǎng)與道德教育,應當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個性,因材施教,既重知識學習,又重潛能發(fā)展和道德教育,并且要將其真正落到實處,為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增強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主體意識
從18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深深地體會到,當學生有了主體意識,他們將會在參與課堂活動中自我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從而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身的潛能,調整心態(tài),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如此下去,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會自然而然地提高了。為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我們可以采用個別談話法、榜樣樹立法、課堂討論法、分層教學法、語言激勵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讓整個課堂氣氛活起來。
三、切實改進教學方法以順應新課程改革的潮流
傳統(tǒng)的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是一種消極的學習,而新課程改革提出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教師不僅要充當學生的答疑解惑者,更要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領路人。要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教學中,我們既要關注教師的教,更要重視學生的學。例如:在上《簡易方程》這節(jié)課時,上課之前,筆者就反復問過自己:這節(jié)課我應該教會學生什么?怎么把我會的東西教給他們?哪個問題需要我一直強調且注意?本著這個宗旨,筆者設計本課學生學法為: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總結反思—主動提高。設計的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引導他們開展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引導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習題變式和知識運用,以鞏固知識,幫助反思自己的學習活動,引導他們歸納、總結并概括本堂課的重點知識,加深對難點知識的理解。
四、通過創(chuàng)設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誘發(fā)學生求知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誘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當學生的求知欲望被誘發(fā)出來時,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上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才敢于自由討論和發(fā)表自己的獨到見解,在討論中認識新知,在交流中完善自身,在合作中不斷前進,在創(chuàng)新中步步提高。對于基礎較差,或者膽子較小的學生,筆者總是鼓勵其積極回答問題,經常跟他們說:“老師不怕你們回答錯誤,最怕你們懂得卻不敢回答。”經過多次鼓勵和開導,筆者所任教班級的同學,無論好生,還是差生,在課堂上,表現欲極強,生怕自己沒機會表現。
五、創(chuàng)設情境,精心設計課堂
首先,教師要根據課堂環(huán)境、學生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的教學風格和學校辦學條件,靈活處理教材,設計出符合教情和學情的教案,才能保證教學活動朝著預期效果發(fā)展。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課前精心設計流暢自然的課堂活動過程,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從而較大限度地開發(fā)了學生的情感、情趣等非智力因素。
總之,課堂教學必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使他們由“知之者”轉變?yōu)椤昂弥摺保俎D變成為“樂知者”。學生對學習才有興趣,才有動力,才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只有轉變觀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輸快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才能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參考文獻】
[1]鄭娉婷.巧用“錯答”,讓小學數學課堂呈現別樣的精彩[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22)
[2]盧偉祺.小學數學課堂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1)
[3]馬紅紅.以學生為主體,打造高效小學數學課堂[J]. 西部素質教育,2019(02)
[4]莊夢婕.試析小學數學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3)
(福建省龍巖市松濤小學分校,福建? 龍巖? 3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