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大浪潮下,“生活化數學”漸漸地變成了耳熟能詳的數學理念。但是,關于數學與實際的相互滲透、緊密結合,小學數學教師做到還不到位,學生并沒有養成從數學的角度看待生活現象的習慣,沒有形成數學思維。那么,數學到底該如何與日常融為一體呢?就這一問題,我發表了個人觀點。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情境;生活問題;生活素材
小學數學是數學教育的伊始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數學知識、建立數學意義和形成數學感知。為什么這么說呢?其一,學習數學知識,學生才有能力建構數學體系,奠定未來發展的基礎;其次,建立數學意義,學生才會知道為什么學數學,保證以后的數學學習不迷茫;最后,形成數學感知。數學感知是認知數學的基礎,具備感知能力,學生才能逐漸地積累數學知識,最終實現質變。因而,數學感知是學好數學的前提,數學知識是學好數學的基礎,數學意義是學好數學的動力,三者缺一不可。因而,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的結合應該從學習數學知識、建立數學意義和形成數學感知切入,形成密不可分的關系。具體來說:
一、創設生活情境,導入數學知識
對于處于低級思維階段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看不到數學與生活的內在關系,單純地認為數學與生活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數學是數學,生活是生活。此時,教師需要在數學與現實之間架起一座云梯,讓學生看見兩者的關聯性,完成從現實到數學的過渡。而生活情境就是那架云梯,刻意創設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透過生活看到了數學的影子,理解了數學知識。因而,創設生活情境實現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例如,在教學“有幾瓶牛奶”時,我利用生活情境導入數學知識,實現了現實與數學“相依相靠”。生活情境如下:
最近,小可成為了社區的“紅色小助手”,負責給老爺爺、老奶奶派送牛奶。第一天,小可一共送出了9瓶牛奶,第二天送出了6瓶。媽媽問:“小可,你兩天一共送了多少瓶牛奶呀?”
這是一則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學生看后深有感觸,都在思考“小可兩天一共送了多少瓶?”此時,我及時地導入“9+?”的數學知識,輔助學生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的思維就從生活現象轉移到數學知識上來了,并且掌握了知識的現實應用方法。所以說,創設生活情境是現實與數學相結合的重要方法。
二、提出生活問題,建立數學意義
何為數學意義?數學意義就是數學存在于實際生活中的意義。因而,建立數學意義可作為數學與現實相聯系的入口,而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問題也就變成了建立數學意義的問題。那么,如何建立數學意義呢?教師可在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提出生活問題,將數學還原成實際生活,讓學生明白數學存在的真實用意,實現數學與實際的融合。
例如,在教學“分香蕉”時,我提出了生活問題,引導學生建立數學意義,實現數學與實際的“水乳交融”。比如,就“12÷3”這個式子,我提出:“我們經常在什么情況下用到12÷3?”一個問題聯系起了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針對問題,學生調動僅有的生活經驗展開思考,最終發現:“一些平均分的現象會用到12÷3。比如,12支筆要分給3個小朋友;12顆草莓要分3份等。”而通過用現實經驗解決數學知識,學生建立了數學意義,掌握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內在規律。因而,生活問題可以一鍵聯結數學與實際。
三、閱讀生活素材,形成數學感知
“閱讀生活素材”是生活與數學的粘合劑。眾所周知,生活素材中蘊藏著數學財富,不斷地閱讀和提煉生活素材,學生的數學感知能力會增強,繼而發展數學素養。因而,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以培養數學感知為目的引導學生堅持閱讀生活素材,實現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相連。
例如,在教學“買鮮花”時,我組織了閱讀生活素材的活動,讓學生在閱讀中形成數學感知,從而將數學與生活牢牢地粘合在一起。比如,閱讀“媽媽過生日,小綠想買花送給媽媽。來到花店,他選擇了3枝康乃馨和1枝紅玫瑰,一共花了21元錢。回家之后,媽媽問小綠:‘康乃馨貴還是紅玫瑰貴?”小綠回答:“3枝康乃馨花了15元,1枝紅玫瑰花了6元,紅玫瑰更貴。”這段材料,學生學會了從生活素材中抽象數量關系,即:15÷3=5,6-5=1,形成了數學感知。由于數學感知的形成,學生能從更多的生活現象中抽象出更深奧的數學知識,讓數學和生活緊緊地貼在了一起。因而,閱讀生活素材可以建立數學與生活的親密關系。
綜上所述,數學知識、數學意義和數學感知是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相互聯系的切入點。只要以學習數學知識、建立數學意義和形成數學感知為目的組織創設生活情境、提出生活問題和閱讀生活素材等教學活動,學生就能在現實與數學間自由穿梭,建立起現實與數學密不可分的關系。
【參考文獻】
[1]莫建中.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結合[J].讀與寫(中旬),2016,13(7):255
[2]凌發喬.淺談小學數學與實際生活[J].新課程·小學,2015,(12):289
[3]吳蕊.淺談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聯系[J].黑河教育,2017,(05)
[4]張占青.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的探索[J].科學中國人,2015,(7X)
(臨洮縣八里鋪鎮孫家大莊小學,甘肅 定西 7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