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東
【摘 要】現階段,隨著我國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了相關教學人員所研究的重點問題。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關鍵在于自學能力,學生自學能力與學生本身的學習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尤其對于物理這種實踐性學科來說,自學能力的培養更加重要。本文中筆者將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運用相關理論知識,對物理教學當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方法進行詳細的論述分析。
【關鍵詞】物理教學;自學能力培養;有效途徑
引言
自學能力是當前時代背景下高素質人才的必備素質之一,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要給予學生一定的發揮空間,讓學生在豐富的教學資源當中進行自主探究,從根源上培育學生的自學能力。但是從目前的教學狀況來看,許多教師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對自學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認識程度不足,導致在實際的教學工作當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鑒于這種情況,教師在工作當中要不斷吸取經驗,優化教學思維,對物理自學能力培養的方式進行細致化的探索,最終全面提升學科的教學質量。
一、物理教學當中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價值
1.化解教學過程中的阻力
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教師在課堂當中往往占據著主體地位,通過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工作。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但是學生會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當中,無法積極主動地接受相關知識。尤其對于物理教學來說,其中會涉及到大量的計算和實驗內容,學生在學習和理解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繼續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問題得不到切實解決,就會導致學生失去物理學習的興趣。而在自學能力的培養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主體地位轉換,學生可以從主觀的角度對相關物理知識進行深度探究,使物理知識充分融入到學生本身的知識體系當中,這樣一來就能夠幫助學生在第一時間發現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恰當的方式進行解決,為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學生的核心素養分為兩個方面,分別是基礎性核心素養和學科核心素養?;A性核心素養包括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自學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實驗能力、科學思維能力等。其中自學能力可以說是學生核心素養建立的基礎,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喪失自學能力,也就無法對相關的學科知識進行自主思考,其學科核心素養的建立也就無從談起了。因此,物理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并以此為基礎構建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
二、物理教學當中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有效措施
1.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自學意識
物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首先要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充分認識到自學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學習質量以及日后發展的重要性。在具體工作中要結合教學實際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出詳細的物理教學目標,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任務的安排,適當地開展一些教學活動,為學生預留出充足的自學時間,進而幫助學生將物理知識、自學意識與物理思維體系進行有機結合,從根源上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利用打點計時器測試速度的實驗時,可以在實驗開始之前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預習,依照教學內容準備相關的實驗用具,整理實驗思路,并寫出具體的實驗流程。教師在實驗課堂當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適當的指導,這樣一來就可以以實驗教學為載體,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層次不斷提升,為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提供切實的幫助。
2.全面優化物理學科教學體系
物理是一門源于生活的學科,在生活當中處處都有物理現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適當拓展教學的思路,將教學內容適當地向課堂之外拓展,從而提升物理教學的效果。此外,教師還需要構建配套的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進行全面而細致的評價,最終使物理學科教學體系更加清晰完善。
例如教師在摩擦力相關知識的教學當中,可以從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現象入手,讓學生進行基礎性的自主思考,從而集中展現學生在教學工作當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認真思考應用摩擦力的具體方法,從而將學生的自主思考、生活當中的常見現象以及物理知識進行融合,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切實的提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探究情況以及自學成果,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從而全面提升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組織學生觀看一些物理學的研究視頻,進而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有效利用小組合作教學形式
一般來說,班級當中的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一些學生由于基礎能力較差,導致其物理知識的自學能力較差。鑒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小組研討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的基礎能力為基礎,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當中學生的能力強弱要均等,保證一些自學能力強的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能夠帶動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除了要對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進行指導之外,還要通過教學評價體系使學生更好地完成自主學習任務。這樣不僅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提升,其團結協作能力也能夠得到實質性的提升,最終全面提升物理教學的質量。
此外,教師在分組過程中不僅要考量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實踐能力,還要參考學生的性格特點、新事物接受能力以及抗壓能力等。每個小組的人數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以3-5人為最佳。每個小組要體現出一定的層次性,學習能力較強、學習能力中等以及學習能力較差學生的比例應該保持在1:2:1左右。保證在小組探究時讓每一個組員都參與其中。
例如在能量守恒定律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分組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堂當中自主開展實驗,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設想,之后再進行驗證性操作,全面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為了進一步調動課堂氣氛,教師還可以設置小組之間的競賽,通過競技意識的推動作用激發學生探究的動力。在課堂實驗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對小組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評選出實驗課堂上綜合表現最好的小組,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一定的獎勵。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下,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團隊合作在物理學習當中的重要性,提升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層次,在這種不斷探究和練習的過程中,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會更加扎實。此外,學生在物理實驗驗證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幫助學生完善物理學習知識體系,使學生在互動交流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進步,切實增強物理的學習興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自學能力培養在物理教學當中具備重要的價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自學能力培養在物理教學當中的價值,結合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基礎能力情況,通過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全面加強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力度,使物理教學事業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王亮.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8(90)
[2]閆合占.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策略[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07(11):2630-2631
[3]楊玉平.淺議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2013(90):128
(河北昌黎第一中學,河北 秦皇島 06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