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客源國概況是面向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為促進我國入境旅游市場發展而開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程。根據該課程的教學目標,結合新時代課堂教學的新環境,該課程以“尊重學生主體性”為原則進行了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主要從“師生分工合作且讓學生唱主角”“開展調研實踐”“整合資料并進行分析匯報”這三個方面進行了改革文章對這三個內容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分析了所取得的教學改革效果,并在對教學改革效果進行反思的基礎上對今后的深化改革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課程改革;自主學習;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20)02-0050-03
一、主要客源國概況的課程性質及課程目標
(一)課程性質
主要客源國概況是面向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開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該課程開設的目的主要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對我國主要客源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民俗、旅游業以及地理、人文概況等有一個全面的、準確的認識和了解。從教材內容來看,該課程呈現出“描述大于分析”的特點,大多數教學章節都有相關內容具體情況的介紹,其理論性較弱。因此,絕大多數學生都可通過自主學習來理解與掌握教材內容。從學生的專業發展目標來看,該課程本質上是圍繞著“如何促進我國入境旅游市場發展”這一主題而開展的,由于我校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巾高層管理人員,因此僅僅了解客源國的基本情況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應在掌握客源國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吸引主要客源國游客來華旅游。基于以上考慮,我校開展主要客源國概況這門專業課時需要把握三點:輕描述重解析,“熱現象冷分析”,重過程重思路。 (二)課程目標 我們根據我校對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的培養目標將主要客源國概況課程的目標定為促進入境旅游的發展,有的放矢地進行宣傳促銷,開發設計適銷對路的產品。因此,該課程課堂教學包括三大部分內容即現狀掃描、原因透視、趨勢預測。希望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能了解我國入境旅游市場的結構及主要客源國的基本情況,而且能結合我國的旅游發展現狀提m促進入境旅游發展的對策。該課程的教學要在學生掌握主要客源國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加強對細分客源市場的深度分析。
二、主要客源國概況課程課堂教學新環境
(一)新主體
教學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首先就是要做到因材施教。我校的主要客源國概況開設在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的第五個學期,白2016年開始,該課程的授課對象絕大多數為95后的年輕大學生。該群體因其成長環境與往屆學生不同而具有獨特的群體特征。首先,該群體是移動終端尤其是手機的重度依賴者,同時也懂得如何便利地獲取信息。其次,該群體的自主性更強,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有著獨到的見解,并且愿意堅持白己的看法。再次,該群體更傾向于體驗式的生活和學習,對自己親身參與的事情印象更深刻。最后,該群體喜歡圈子式生活,通過建立各種各樣的圈子來完成各種任務,包括學習。 (二)新媒介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Wi-Fi覆蓋率越來越高。現在的大學校園,無論是教室還是寢室,大學生們都可以通過移動終端隨時隨地獲取想要的信息。當代大學生由于獲取信息更加便利,因此他們自主學習的條件和能力更強,而且他們對知識的掌握體現出碎片化和零散化的特點,對某一問題的深入分析往往有所欠缺。
(三)新需求
我們基于教學對象的特點和他們所處的新媒體環境,結合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特點,通過與當前的95后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交流,發現他們在專業學習上期 待培育以下能力:首先是探索問題的能力。95后大學生更樂于獨自探索問題,而不是直接告知應該怎么去做。其次是解決問題的能力。95后大學生更期待主動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不是被動等待問題的解決方案。再次是創新能力。95后大學生希望看問題或者做事情有不同的方式,而不是被告知標準的、大眾化的答案。最后是團隊合作能力。95后大學生長期進行人機對話,更渴望在現實的群體里共同完成某項任務。
三、主要客源國概況課程課堂教學新探索
我們在全面、充分了解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環境和對專業學習的期待的基礎上,結合主要客源國概況的課程目標,嘗試對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教學進行改革,遵循“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本原則對該課程進行了以下教學實踐。
(一)師生分工合作且讓學生唱主角
為了完成“使學生對我國主要客源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民俗、旅游業以及地理、人文概況等有一個全面的、準確的認識和了解”的教學目標,同時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我們將該課程的課堂教學分為總論和分論這兩大部分來進行,前者由教師主講,后者由學生主講。主講教師講授“總論”,主要為學生講述我國入境旅游發展概況(包括發展歷程、發展地位以及發展現狀等)、入境旅游市場結構以及入境旅游市場發展的影響因素和趨勢等;學生主講分論部分,包含構成我國入境旅游市場的各區域各個主要客源國的基本情況和旅游發展概況等內容,由學生自主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來開展學習。
該課程的課堂教學主要分四個步驟來完成。第一步,教師講述“總論”,既讓學生對我國入境客源市場的發展過程及構成現狀有總體認識,也讓學生了解掌握主要客源國基本情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步,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因我國主要客源國的構成包括五大部分而將學生分成五個小組,每個小組的人數與其負責的主要客源國數量成正比,具體分組方法可采用按照學號順序來進行。第三步,告知學生如何講授各主要客源國的基本情況,從內容上包括基本國情、人文習俗和旅游業發展概況三個部分。第四步,對各個小組進行單獨指導,探討主要議題和講授的形式,并確定次重點內容。把握好這四個步驟,學生基本上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自由發揮,從資料收集、資料消化整合到PPT制作和課堂分享都盡量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二)開展調研實踐
如前所述,掌握各主要客源國的基本情況只是該課程學習的一部分內容,考慮到該課程的授課對象為一類本科大學生(其主要培養目標為中高層管理人才),該課程除了需要幫助學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我國的入境旅游市場,并達成“促進我國入境旅游市場的發展”這一學習目標,還需要通過課堂設計讓學生在掌握基本情況后對主要客源國有更透徹的分析與思考。
因此,我們在該課程的平時課堂教學巾開展課內實踐訓練,也就是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完成主題為“武漢市入境客源市場分析”的調研實踐。課內實踐的具體要求及操作方式如下:第一,實踐的主要內容是對武漢市某一入境客源市場進行調研或者對武漢市整體入境旅游市場進行調研。第二,分組進行。六至八人為一組,先確定調研對象,再確定調研框架(為了讓學生更有效地完成,強調一定要與教師進行溝通)。第三,完成調研報告。每組最后上交一份調研報告,內容包括區域背景環境分析(STEP分析)、武漢市旅游發展總體情況、武漢市入境旅游發展現狀、客源國家概況、入境客源的基本特征、入境客源的旅游行為、武漢市入境旅游發展展望等。這樣以學生們所在的城市為調研對象并且有明確的調研主題的實踐訓練,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整合資料并進行分析匯報
為了進一步啟發學生對我國入境旅游客源國或地區的深入思考,該課程教學選擇某些主要客源國,結合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提煉一些學生容易把握的問題作為課后延伸閱讀和思考的題材。比如,講到日本的時候提到日本年輕女性這一特殊群體的旅游消費潛力,啟發學生以“如何吸引日本年輕女性市場”為主題進行思考。再比如,講到“韓流”對韓國入境旅游發展的影響時,啟發學生以“如何發揮巾國文化對我國入境旅游的促進作用”為主題進行思考。
我們根據客源國旅游市場發展出現的新現象、新特點和新趨勢,結合當前的社會發展大環境,在課堂上給學生一些有一定深度的主題作為其課后自主學習的素材,并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分享和展示。這是該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巾的重要一步,它能鍛煉學生的資料整合能力和深入思考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提供機會讓他們能夠相互交流觀點、啟發思維。而且,當學生們在課堂上分析匯報自己的成果的時候也獲得了作為一名文科生應有的演講技能和溝通能力。
四、主要客源國概況課程教學改革的效果及反思
(一)教學改革效果
通過以上的課程教學改革,可以從五個方面看到教學效果的顯著提升。其一,從學生課堂到課率來看,有很明顯的提升。學生課堂到課率是最直觀的教學效果評價指標,這個課堂到課率提升表明該課程對學生有不錯的吸引力。其二,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看,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明顯提高。學生的課堂表現直接體現學生對所學內容是否感興趣,參與度越高表明學生對所學內容越感興趣。其三,從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交流頻次來看,不管是課堂內還是課堂外,更多學生愿意就該課程的相關內容與授課教師進行交流,表明學生與該課程的黏度增強。其四,從學生的平時作業和考試結果來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水平都較高,這表明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效果較佳。其五,從學生的口碑來看,認真參與(上述三個改革環節都體驗過)該課程教學改革的學生直接向老師反映,這樣的課程教學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真正做下來收獲非常大,他們從巾提高了思維能力,也鍛煉了表達能力。
(二)教學改革反思
上述對該課程教學改革所取得的教學效果的分析,既是基于橫向比較的結果,也是從學生的整體和平均情況來看的結果。然而,從絕對值來看,例如學生的到課率,依然有上升的空間。同時,從個別學生的表現來看,例如學生的考試成績,也有提升的余地。這些都表明,該課程教學改革還有可以完善的地方。而且,通過一學期的改革嘗試,我們在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巾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學生主講各客源國基本情況部分,有部分學生存在主次不分、內容不熟練等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進行課后指導,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參與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在和學生就教學效果進行交流的時候我們發現,部分學生認為課程教學改革增加了學生的學業負擔,甚至有學生認為老師這么做是“折騰”學生,說別的課堂都是帶著耳朵聽就可以了,比這個課堂輕松多了。這就表明進行課程教學改革還面臨著高校整體教學環境的壓力。因此,我們期待有更多教師開展課程教學改革,在高校里全面形成自主學習的氛圍,從根本上逐漸改變傳統教學學生被動聽的模式,提升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五、主要客源國概況課程教學改革的展望
基于對課程教學改革效果的全面考察,我們認為要進一步加強主要客源國概況課程教學改革,還可以根據該課程的教學對象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改革方式。根據與學生交流、溝通教學效果的反饋情況,該課程在今后的課堂教學改革巾應做好以下三點。
(一)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
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質在于重塑高校教學的價值取向,進行教學改革的目的在于從以教師為巾心向以學生為巾心轉變。以學生為巾心從內涵上包括以學生發展為巾心、以學生學習為巾心和以學習效果為巾心,這就要求我們針對學生特點,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指導和引領,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教學和其他教育活動,自主地探究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如,主要客源國概況這門課程可以在不同層次的旅游管理專業巾開設,主講教師應突破教材內容的局限,以學生發展為導向,增設與學生發展目標相對應的教學環節。
(二)以激發學生興趣為根本點
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對教育的本質有過這樣的闡述: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高校課堂教學的落腳點不是在于教會學生多少知識和內容,而是激起學生對獲取知識、探索未知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欲望。因此,教師單向的知識輸入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還需要教師結合課程特色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內容。以主要客源國概況為例,可在實踐調研方面加大力度,讓學生在實踐巾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實踐巾認識到課程學習的必要性、緊迫性和針對性。同時,可以增加“請進來”的課程設計,也就是可以請一些業界的相關人員到課堂上與學生分享他們在業務運營中對入境旅游客源市場的認識,這會增強學生對實踐運營的了解,從而增添課堂學習的樂趣。
(三)充分利用現代科技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方式
隨著后工業時代的到來,蓬勃發展的互聯網技術正使得高校教學組織形式發生深刻變革,大量優質教育資源正在突破空間和時間的約束,線上教學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方式。如何利用科技方法和手段完善傳統教學組織形式,根據受教育主體的成長環境和知識獲取偏好,把傳統教學方式的優勢和網絡化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既強調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義充分調動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這是當前我們面臨的課堂教學改革的現實問題。近年來出現的網絡公開課、翻轉課堂、慕課等都是充分利用新時代的現代科技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方式的有益嘗試。就目前來看,促進課內與課外的融合、實現現實與虛擬的結合是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的大方向。
[參考文獻]
[1]劉宏武.主動參與教學模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
[2]方莉.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J].中國西部科技(學術),2007(2):87-88.
[3]趙炬明.論新三中心:概念與歷史:sc本科教學改革研究之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35-36.
[4]張其亮,王愛春.基于“翻轉課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4):27-32.
[5]唐鐳,張現紅.多元融合:大學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變革和實踐策略[J].閱江學刊,2018(2):81-87+146-147.
[6]楊宇紅.云計算輔助教學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 國新通信.2014(13):80.
[7]魏德才,程倩.智能手機與高校課堂教學之間關系的調查研究[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4):54-57.
[8]楊現民,唐斯斯,李冀紅.發展教育大數據:內涵、價值和挑戰[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1):50-61.
[收稿時間] 2019-04-06
[基金項目]中南民族大學2018年度校級教學項目“基于專業認同的民族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YX18020)。
[作者簡介]李海娥(1978-),女,湖北蘄春人,武漢大學在讀博士,中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旅游市場營銷和鄉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