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倩 李靜 祝琪 馬秀峰


[摘要]大學生安全知識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安全事件頻發,追本溯源是大學生缺乏安全意識與安全技能的后果。課題組結合學生安全意識及需求、課程實施情況及效果,從教學體系、課程形式、教育資源及學習意識等方面分析大學生安全知識教育現狀,對安全教育機制、教育模式、教育投入等方面提出發展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安全教育;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20)02-0179-04
習近平在黨的十幾大報告中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要關心和愛護青年”,大學生作為新青年新力量的代表,承載著國家與社會的厚望。但是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以及高校的改革,大學生的生活空間和交流領域不斷拓寬,安全隱患也日漸凸顯[1]。近年來大學生安全事故頻發,如大學生網貸身負巨款、大學生網戀被殺、大學生被騙巨額錢財等事件,令人感到惋惜的同時也給人們以警醒和反思。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對學校的和諧穩定以及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有重要意義。因此,對于大學生安全知識教育現狀的調查顯得頗為重要。只有了解現狀,才能提出對策,進而提高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完善安全教育體系,改善安全教育現狀。 一、樣本選取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曲阜師范大學的大一到大四學生隨機發放問卷,對安全教育意識、安全教育途徑、身邊的安全隱患、安全教育課程開設情況等方面展開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78份,回收率為89%,其中有效問卷176份,有效率為88%,樣本具有代表性。本研究借助數據分析軟件SPSS19.O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
二、數據分析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1.性別
在被調查者中,男生共45人,占總數的25.6%,女生共131人,占總數的74.4%。由于師范學校的男女比例特點,女生占被調查者的很大一部分。 2.年級 以大學二年級與大學三年級的學生為主要調查對象,他們分別占調查總人數的44.3%和53.4%,這兩個年級的學生在校時間較長,接受的學校安全教育較為系統,因此對學校的課程設置及安全教育實施情況有較深的了解。
3.專業科類
由于文理科學生對安全教育的認識不同,各學院對安全教育的重視情況也不同,我們將專業科類劃分為文科與理科。文科主要為教育學類、法學類、文學類,涉及新聞與傳播學專業、法學專業、馬克思主義學專業,理科專業主要為電子信息科學類、地理科學類、工學類,涉及網絡工程專業、教育技術學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經濟統計學專業。在所得到的有效問卷中,文科類學生共61人,占總數的34.7%,理科類學生共115人,占總數的65.3%,理科類學生較多。
(二)大學生安全學習意識
針對“是否會主動了解并學習有關安全方面的知識”這一問題,65.3%的學生表示會主動學習安全知識,而高達34.7%的學生表示不會主動學習安全知識。由此看來,部分學生缺乏學習安全教育知識的主動性,大學生的安全學習意識有待提高。
(三)安全教育的課程實施情況
針對“所在高校有沒有專門的安全教育教材或手冊”這一問題,130名學生表示學校下發了安全教育教材或手冊,并供教師與學生共同使用,這一人數占調查對象總數的73.9%。安全教育手冊不僅能讓大學生在課程指導下系統學習安全知識,也有利于大學生的自主學習。這類教材或手冊一般是在新生入學期間發放,在新生的宿舍安全、出行安全、飲食安全等方面給出文字性說明。而26.1%的學生表示沒有接觸過安全教育教材或手冊。由此看出,學校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有一定的關注,但重視程度不高。
調查結果顯示,了解學校已開設安全教育課程,參與學習的學生共82人,占總數的46.6%,不清楚學校是否開設安全教育課程的學生共55人,占總數的31.3%,表示學校未開設安全教育課程的學生共39人,占總數的22.2%。了解學校已開設安全教育課程的學生不到50%,部分學生不知道學校開設了安全課程。由此可見,學校的安全教育課程并未貫穿大學課程的始終,普及度低,學生對安全教育課程的開設情況不了解,對“安全教育課程”這一概念的界定不清楚,這也反映出學校安全教育課程不系統,對安全教育課程的關注度較低。
(四)安全教育的學生參與程度
在所調查的學生中,接受過安全教育次數達6次及以上的有35人,占總數的19.9%;接受過安全教育次數3-5次的有55人,占總數的31.3%;接受過安全教育次數1-2次的學生最多,為78人,占總數的44.3%。同時,沒有接受過安全教育的學生占4.5%。由此可見,學生們雖然接受過安全教育,但是次數偏少,沒有接受系統的學習,學生對安全教育活動的參與程度不高。
針對“所在高校接受安全教育的學生人數占全校學生人數的比重”這一問題,僅有34.1%的學生表示學校內受過安全教育的學生人數在80%以上,大部分學生認為學校內僅有一半左右的學生接受過安全教育,這進一步反映出學生安全教育的參與程度不高。
(五)學生對安全教育形式的傾向性
調查結果顯示,網絡及安全教育專題活動是大部分學生獲取安全知識的主要途徑,而針對“哪種形式的安全宣傳比較能引起興趣”這一問題,大部分學生更傾向于觀看安全教育視頻及情景模擬,對宣傳單、主題班會、安全知識競賽、安全知識教育培訓等方式感興趣程度低。由此看來,學生們更傾向于直觀的學習方式,對“灌輸式”學習方式認可度低。
(六)安全教育的實施效果
在所調查的學生中,認為學校的安全教育處于有效狀態的占總數的72.7%,仍有27.3%的學生認為當前的安全教育并不有效,見表l。其中,認為學校安全教育十分有效的學生僅有10.8%。學校的安全教育雖然有一定的成效,但仍需加強,讓更多的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學習,在安全教育中受益。同時,有67.6%的學生認為學校對國家安全法律法規和校內安全管理規定的宣傳力度不夠,這表明學校對安全管理規定的宣傳需要加強,見表2。
三、調查結論
(一)安全教育缺乏統一的體系及管理規范
大學生安全教育已經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視,并在部分高校以網絡課程或者選修課程的形式開展。但是學校并沒有針對安全教育的指導性教學文件,如果沒有統一的標準及理論性指導,安全教育的開展只能是學校課程的簡單創新,而不是學校教育的根本突破。目前,各高校的安全教育實施情況各有不同,安全教育課程質量參差不齊,安全教育的開設及實施沒有一致的要求,安全教育的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模糊、教學模式雜亂,這些都給安全教育的實施帶來困擾。
同時,安全教育的管理缺少規范的條例。學校并沒有在學生的課程培養方案中提出學生在大學期間必須修讀哪幾門安全教育課程,也沒有要求學生需要在假期進行安全調查等實踐活動。學校對安全教育課程的開設沒有課時的要求,也沒有給出統一的考核標準。在僅有的安全網絡課程中,學習方法與考核方式也極其簡單。正是由于沒有系統化及嚴格的管理規定,安全教育的實施步履維艱,無法緊跟專業科目的教學步伐,被高校和學生所忽略。
(二)安全教育宣傳力度不夠,課程普及度低
當代社會中,大學生的安全事件層出不窮,雖然學生的安全意識有所提高,但很多學生仍對安全問題抱有僥幸心理。這時,如果學校對待安全問題的態度模棱兩可,對安全教育的宣傳不管不問,就會大大降低安全教育的作用。目前,高校在安全教育的宣傳方面重視度低,學校網站上沒有關于安全教育的模塊,發布的通知公告中也少有對安全事件進行強調。學校缺乏對安全事件的敏感度,這也為安全事件的發生帶來隱患。
高校的安全知識普及教育起步較晚,安全知識普及教育資金投入和設施嚴重不足。學校注重對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卻往往忽視了安全知識普及教育,沒有將安全知識普及教育納入學生素質培養的范疇,沒有將安全知識普及教育與科學文化教育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作為學生,由于在各類考試中不涉及安全知識的內容,因而也不刻意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加上安全教育宣傳力度弱,導致學生很少白主接受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課程的普及度低。
(三)安全教育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單調,不符合學生需求
目前,高校主要是通過安全教育課程、安全主題班會、安全知識講座等形式開展安全教育,教學內容多為理論性知識,傳統的教學方法僅限于教師對安全知識的簡單傳授,通過口頭表達傳遞安全知識。傳統講授法導致教師對安全教育知識照本宣科,枯燥無味的安全教育知識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更傾向于安全教育視頻、情景模擬、安全教育圖片展等直觀的、多樣化的學習形式。
在教學內容方面,學校主要強調消防、交通、人身與財產等幾個基礎的方面,而大學生們更希望了解如網絡安全、信息安全、實習期安全、外出旅游安全等知識。教學模式及教學內容單一,使安全教育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一般的教學內容,在課堂學習后學生可通過復習、練習就能達到鞏固并掌握知識點的目的。但安全教育的內容較為特殊,其中例如防詐騙、使用滅火器、心臟復蘇等安全防范技能內容都需要通過專業教師的現場指導、學生動手實踐才能掌握,因此單一的教學形式已無法滿足多樣化教學內容的需求。
(四)安全教育資源匱乏
我國安全知識普及教育的師資力量十分薄弱。目前,沒有專職從事安全知識普及教育的師資力量,也沒有專門的機構來培養這樣的師資力量。安全知識課程或安全教育講座的講授者多為治安機構、消防機構等從事安全類職業的人員,他們不是專業的教師,在教學方式方法上略有欠缺。而且,面對幾百名甚至幾千名學生時,安全教育教師難以做到個性化教學,這對教學效果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如此一來,安全教育的開展就變成了走形式、重理論,學生的安全技能就無法得到鍛煉與實質性的提升。
同時,安全教育的教學資源也非常匱乏,學校少有統一的教學教材,教材的制訂沒有嚴格的標準,這就帶來了教學資源的盲目性。安全教育主題班會的視頻大部分來源于網絡,網絡上的安全知識中也會混雜著錯誤的信息,如何分辨有價值的安全教育信息和無價值的信息,需要師生做出判斷。安全知識的日常教育如果僅僅停留在教師的口頭提醒上,那么,安全教育資源將不成系統并且質量無法保證。
(五)大學生對安全教育的重視度不足
大學生生活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小社會”中,高校的安全教育也重在防范,對于大學生來說,不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活動,都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大學生對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將直接影響到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效果。部分學生仍沒有認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對安全教育的價值沒有客觀的判斷,造成了安全意識相對落后,安全學習內容模糊,安全教育開展不順利,安全學習效果不理想的狀況[2]。
四、發展對策
(一)建立統一完善的安全教育機制,主體權責分明
目前,很多高校的學校教育機制、管理機制已經較為成熟,但安全方面的教育機制卻十分不完善[3]。而且,學校各部門對安全教育存在權責劃分不清的狀況,導致誰都不愿作為安全教育的主體開展工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整頓安全教育機制:首先,組建涵蓋各個院系的安全領導責任人,逐步細化分工。領導責任人各司其職的同時加強院系聯系與合作。其次,選出特定安全知識教育的任課教師,有條不紊地進行教學工作,并且要求其他任課教師在平時上課過程中融入一些安全教育知識,做好課程整合。最后,校領導要明確安全教育的主要權利與責任,指導安全教育的主要工作。 (二)積極拓展、優化安全教育模式 我國很多高校的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與模式都比較傳統,而且單一。要想提高學生對安全教育的興趣,首先,必須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從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情景案例人手,提高學生對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并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其次,嘗試著在教學中增加新元素,例如,一些與安全有關的小游戲或者順口溜,都可以幫助他們記憶安全知識。最后,不斷深化拓展創新安全教育的新模式。
(三)增強學生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技能
調查發現,學校很多學生的安全意識還比較淡薄,總覺得意外和安全事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沒有培養自身的安全技能的意識。要讓學生們自己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可以通過典型案例使學生們直觀自主感受,從而提高安全意識,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從源頭杜絕安全事故。在學生們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后,就要針對安全技能方面進行教育,可以定期開展安全教育日活動,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應對突發安全事故的能力,提高安全技能,從而幫助學生有效避免安全事故。
(四)加大對安全教育的投入
這里的投入不光指教育資金投入,還包括教育關注投入。一方面,加大資金投入,配備安全教育專職人才和完善的安全教育設施[4],使安全教育體系的軟硬件更加完備,從而順利地達到安全教育的理想效果。另一方面,學校必須高度重視安全教育,認識到安全教育在學生教育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只有從思想上引起注意,才會在行動上更好地付諸行動。學校要加大對安全教育方面的資金投入和注意投入,只有“軟”“硬”兼有,才能更好地保證安全教育順利有效地進行。
(五)加強心理安全健康教育
在學校開展安全教育,一定不能忽視學生的心理安全健康教育[5]近幾年,社會上發生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安全事件。例如:轟動一時的馬加爵殺人案、南大碎尸案、藥家鑫殺人案、復旦大學研究生投毒案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一些大學生本應用自己的學識和才華回報父母,報效祖國,卻為何頻頻身陷丑聞,走向犯罪的深淵?究其原因,終究是由于這些學生心理并不健康,有著各種心理問題和障礙,他們或自卑孤寂,或心胸狹窄,或敏感多疑。因此,重視學生心理安全對學生成人成才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學校要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適當組織專題講座、班會等活動。總之,要重視并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安全教育一直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雖然其重要性日益凸顯,但其具體實踐情況卻不容樂觀。一系列大學生安全事故新聞帶給我們警醒與啟示,未來研究者應著重探討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落地政策與教學方式,將安全教育與學校課程相融合,以期實現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開展,為大學生安全教育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楊得志.高校安全教育的問題及改進策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2]謝興華.高校安全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20-21.
[3]張騰明,周燕琴.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老區建設,2010(14):44-45.
[4]李敏,劉格,郭萌萌.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現狀及加強安全教育的對策[J].商,2015(4):284.
[5]王付英,劉濤.論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導報,2011(17):217-218.
[責任編輯:鐘嵐]
[收稿時間] 2019-03-05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項目“基于移動終端的大學生安全教育平臺的開發”(項目編號:201710446029)階段性成果,該論文所屬基金項目為作者主持研究。
[作者簡介]王曉倩(1998-),女,山東聊城陽谷縣人,曲阜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在讀本科生。李靜(1997-),女,山東臨沂費縣人,曲阜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在讀本科生。祝琪(1996-),女,山東膠州人,曲阜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生。馬秀峰(1963-),男,山東濟南濟陽縣人,碩士研究生,曲阜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教授,研究方向:網絡教育應用,數字化社區教育,教師專業發展,圖書館知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