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要】? 本文基于當前我國小學階段綜合實踐課程的發展現狀,將綜合實踐動課程與STEM課程進行了融合,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其次將STEM課程融入綜合實踐課程的可實施性進行了探討;最后對STEM課程教育理念下我國小學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路徑進行了研究,認為應該從培養STEM課程教師隊伍、協調STEM課程團隊、加強STEM課程資源建設等角度對現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優化。
【關鍵詞】? 綜合實踐活動 STEM課程 有效整合
【中圖分類號】? G622?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5-006-02
教育部于2017年頒布了《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中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必修課地位、方法以及理念等進行了綜合闡述,開始鼓勵中小學教育階段更多地運用綜合實踐活動思維進行開放性、跨領域的知識整合。STEM課程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四門學科的簡稱,強調多學科的交叉融合、項目化學習以及綜合性實踐,在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 對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創新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將兩者進行整合實施能夠有效提升單一理論下的教育效果,實現綜合發展。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發展現狀
1.1內涵不斷豐富
綜合實踐課程的內涵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得到了完善和豐富,主要體現在:①活動時,學生能夠通過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的接觸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思維,完成知識的內化;②活動時,學生能夠親身體驗自己與同學、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關系,通過實踐掌握知識和技能學習的真諦,尋求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③綜合實踐課程活動的評價體系更具有自主性、生成性,在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中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心、正想情感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2外延活動不斷拓展
多年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外延活動不斷得到拓展,教育活動中的學科壁壘、時空界限、資源邊界不斷被打破,具體表現為:①更多地考慮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活動,通過具體的、生動的案例如網絡信息辨偽等擬定具體的實際活動目標,從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②按照學生為中心,班級、家庭、社會為共同場景的方式進行,打破了傳統教育階段教學活動完全在學校開展的限制,小學生的學習范圍得到了巨大的拓展;③有效促進學校、企業以及社區之間進行資源整合,充分拓展教育所需的資源邊界,小學生能夠在更加豐富的資源中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個性化資源,進而推動學生、學校、企業的綜合發展。
1.3理論研究稍顯不足
目前我國學者更多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單獨作為一項理論進行研究,目前已經在中小學教育領域形成了較為重視的科研氛圍。但實際上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種單獨的必修課程進行研究和實踐本身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相悖。關于兩者融合進行小學階段教育的理論研究較少,需要引起相關學者的重視。因此,本文認為將STEM理念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進行融合,能夠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進行很好地補充。一方面兩者的理論根源均可追溯至“做中學”“建造主義”理論,理論角度而言具有共同的效果;另一方面,STEM教育理念產生于社會生產實踐,具有比綜合實踐活動更加深厚的社會基礎。
2.STEM教育理念融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
2.1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放性融合
將STEM教育理念融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能夠更好地體現和拓展實踐活動課程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①在教育項目和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索性學習以及跨領域知識整合的積極性,能夠提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學生與外界、自然、現實生活的聯系程度;②STEM課程教育理念強調實際的教育活動目標更多地交由學生自己決定,將STEM課程教育理念融入綜合實踐課程活動能夠幫助課程營造更加自主、開放和活潑的活動氛圍;③相對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STEM教育理念輔助教學的開源軟件種類更多,能夠幫助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拓更加寬廣的學習場景,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學生能夠充分利用開源軟件對學習過程中的材料進行反復利用和加工、創作。
2.2評價關注學生活動中的成長過程
STEM教育理念不僅關注小學生對知識或技能的理解與掌握,同時更加關注評價學生在進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對知識和技能的運用水準。這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同時,在STEM教育理念的引導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任課教師除對小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運用水準進行個性化評價之后,還應將評價工作的重點集中在為學生提供建議、拓展學生的反向思維、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行為修正、拓展學生跨領域處理問題等方面。融合之后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方式和后續修正工作將會更加多元、公平和透明。
2.3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及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關注點,在STEM教育理念融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之后,課程將會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讓學生產生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自發構建學習活動的最終目標、活動過程中的活動方式以及最終的活動成果評價方式,最終達到綜合實踐教育課程中小學生的創意物化,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STEM教育理念整合的路徑
3.1培養STEM教師,優化現有師資隊伍
首先,教育部門以及小學各級領導應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用于培養STEM教師,為STEM教師的發展提供更加健康的教育環境,為教師開發課程提供良好的方向;其次,各級教育系統應盡快完善對STEM教師的系統性培訓,在STEM教師入職之前對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能力進行充分指導,降低STEM教師的授課壓力,同時可以定期邀請其他學校或領域的優秀人才對STEM教師進行定期培訓,為教師發展提供長期支持;最后,學校及各級教育系統應積極為STEM教師打造持續學習的場所、保證STEM教師的學習時間,為STEM教師的知識和技能學習提供便利。
3.2協調STEM團隊,打造專屬課程
一方面,學校可以聯合政府、高校等打造符合學校自身水平和特色的STEM團隊,委托團隊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人員培訓、課程設計、活動開發合具體的實施事宜;另一方面,學校在進行一段時間的課程學習和活動開展后,要著手于打造屬于自己學校的校本STEM團隊,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動態優化,將STEM相關知識運用和領悟效果好的教師組成有效的STEM教學團隊共同體,學校通過對共同體的培訓和幫扶,搭建完善的STEM團隊并進行課程推廣與評價,確定STEM團隊的產出效益。
3.3加強STEM課程資源建設,支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其一,STEM課程資源建設可通過拓展網絡資源庫內涵得以完善,學校應積極聯合教育部門、高校等利用互聯網技術打造QQ、雙微平臺等,通過資源整合豐富STEM課程網絡資源庫,打造實時更新具有自適應動態技術的線上資源庫;另一方面,教育部門還應積極探索與當地小學教育階段契合度較高的優質教學資源,打造學校-區域間的資源共享機制,為小學教育階段開展常態、高質量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提供線下資源支持。
4.結語
《綱要》的發布和實施,標志著我國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近幾年綜合實踐課程的發展過程中,在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遞、技能的傳授過程中,同樣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并鼓勵學生在日常活動中培養自身創意物化的意識與能力。STEM教育理念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融合時,需要各方面的力量之間的緊密聯系,共同致力于STEM教育理念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整合,提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不斷優化。
[ 參? 考? 文? 獻 ]
[1]教育部.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EB/OL].(2017-11-20).
[2]趙鑫.論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合情性及其優化路徑[J].教育科學,2017,(2):22-27.
[3]余勝泉,胡翔.STEM 教育理念與跨學科整合模式[J].開放教育研究,2015,(0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