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媚
【摘要】? 無論在任何學習階段,數學學習一直屬于至關重要的教學科目。尤其對于打基礎的小學時期,學好基本的數學知識對于學生未來長遠的學習與人生發展,都能夠發揮出深遠的意義。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需要積極改變教學思想,作出與時代相符的教學轉變,尋求更為“有效引導”的教學策略,在課堂中以全新面貌的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勁頭,幫助學生養成自主樂學的高效學習氛圍,以此在小學階段打好學生的數學基礎。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有效引導”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5?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5-116-01
通過在小學階段注重對學生數學知識的教學,可以從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發育,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做好基礎性的教學準備工作。因為數學知識具備極高的實用性,因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也與數學知識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在教學小學數學課程時,教師要響應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的主體作用,基于小學生的年齡層次創設出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在教師有效性的引導下,展開對數學知識的自主探究。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缺乏“有效引導”的現狀問題
受傳統應試教育體制影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還停留在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主的教學思想,一切教育活動的展開都只為提高學生的應試成績。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除了課堂的知識灌輸外,再就是希望通過以量化達到質化的效果,試圖運用題海戰術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這樣機械化且繁重的學習狀態下,學生沒有受到教師科學化的教學引導,反之,還會在不堪重負的學習壓力下,漸漸失去對數學學習的信心與興趣。
二、“有效引導”在數學教學中存在重要作用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過程中,數學知識的運用無處不在,作為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習科目,數學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學階段,隨著年級的遞進,學生們將逐漸學習到內容更豐富更復雜的數學知識。而小學生本就玩心大,且缺乏較強的思維邏輯性,以至于在數學學習時易存在較大的難度。基于此,教師需要從教學方法上作出改變,通過“有效引導”來改善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處境,幫助學生獲得較為輕松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養成自主思考探究的學習習慣,從而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引導”的策略
3.1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點燃學生對問題自主思考的激情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想要改變沉悶的教學氛圍,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精心設計出與教學知識點相關且帶有趣味化的情境問題,以此來引導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思考。例如,在教學關于三角形時,對于此幾何圖形中不同的邊長度的關系探究中,教師便可能通過“有效的引導”來創設出豐富的問題情境。在課堂中先讓學生自行準備一些小木棒,然后用三根木棒來拼成三角形,因為這些木棒的長度不一樣,學生們會發現怎么圍也圍不出一個三角形來。這個時候,教師的引導作用就很重要。為何構建不出三角形呢,通過引出這個問題情境,來讓學生們展開對問題的探究思考,再從中發現構成三角形時,需要三條邊具備什么樣的規律性,反之,當木棒圍不出三角形時,這些木棒長度間又存在什么關系?通過教師“有效引導”創設出問題情境,能在課堂中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探究興趣,又通過自己的動手拼接與思考,來解答這些問題的答案,調動了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積極性,提升了數學教學的質量。
3.2引導學生對生活事物的觀察思考,開拓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
數學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只要用心觀察,即可發現無處不數學。在課堂中教師啟發學生思考哪些生活事物應用了數學知識,如我們過馬路時的紅綠燈,便是應用了讀秒知識;在房屋建筑施工時,就運用了幾何圖形及函數知識;引導學生對生活事物的發現,尋找運用數學知識的元素,讓學生從熟悉的事物展開對數學知識的聯想。
又如,在教學關于“混合運算”的數學知識時,教師為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可發揮現代信息技術,提前制作出具有教學情景的超市背景圖,再在課堂中提供一些紙質的“鈔票”,再用一些水果圖片來代表超市里的“商品”。在教學時,教師將按照教學進度,在教學過程中依次將這些圖片利用電子白板,投射出具體的形象,給學生打造出一個較為逼真的“水果超市”。然后,再將班上的學生科學合理地劃分成不同的小組,在每個小組團隊中,安排同學們分別承擔不同的角色,如有的扮演購買水果的顧客,有的扮演水果超市的老板,有的扮演超市收銀員。在教師的旁白引導下,讓學生按照教師的命令執行各自角色的任務,如聽取教師命令采購多少數量的水果,然后由學生自行付“鈔票”給收銀員,收銀員怎樣找錢等。在這樣生活化的情景環境中,帶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并展開自主思考的積極性,也提升學生數學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
3.3引導學生對所犯錯誤的歸綱總結,在不斷的反思中提升學習能力
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認知與理解能力上還稍顯欠缺,故而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或大或小的錯誤。而對于學生所犯的錯誤,教師應充分把握這些有利的教學資源,發揮出對學生糾錯的教學引導作用。例如,在課堂教學中,當教師講解完新學的教學內容后,請部分同學在黑板上完成幾道典型的例題,當有的學生出錯后,教師不應盲目的批評學生,而應及時地做出當堂的糾錯分析,增強學生對該題錯誤原因的印象,以杜絕更多學生出現此類錯誤。
三、結束語
總之,數學知識對人們的生活可發揮出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在小學階段,教師應重視對數學課程的教學,通過在課堂中的“有效引導”來改變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畏難心理,通過“有效引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啟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自主思考,從而開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小學生提高數學學習成績。
[ 參? 考? 文? 獻 ]
[1]朱木蘭.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及其運用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5,29:109.
[2]甘琦.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路徑探析[J].新課程研究,2017(7):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