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瑞芬
摘 要: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深入與發展,當前,教育部門十分重視小學語文課堂學習的有效性。語文課堂是語文教學活動的最基本形式,但長期以來,大部分小學課堂的教學耗費大量精力和時間,收效卻甚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缺失,抑制了教學功能的實現,影響了語文教學和祖國未來人才的質量,所以關注小學語文能力和素養的提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問題與策略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在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提升思維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小學語文是教育啟蒙階段的重要教育,應該將語文教育教學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本文通過分析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措施,改變教育觀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教學目標。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陳舊
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就是大多數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觀念依然很陳舊,課堂教學中依然采用傳統教學中教師整堂課貫穿講授的模式。在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沒有參與感,缺乏學習的興趣。同時,小學生年齡小、好動,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很多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就不怎么集中,從而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效率,最終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缺乏師生交流
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另一問題是,教師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使其無法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如性格愛好、學習能力等。教師不能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就無法提出針對性較強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學生的學習成績也無法提高。
(三)教學設備不完善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設備還不是很完善,尤其是貧困山區,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嚴重匱乏。這是導致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無法較快提升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很多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教學設備的不完善所致。因此,教學設施的完善,對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轉變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措施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充滿好奇和興趣的時候,學生才會真正把自己融入學習當中,主動探討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才能真正從知識當中獲取到能量,獲得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要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學中吸引學生注意,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方法就是給學生創造一個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把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的教學情境,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多媒體教學或是信息技術等給學生播放幻燈片、視頻等,把一些抽象的文章、詩詞等用畫面表現出來,讓學生融入到情境中來。比如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的時候,在讓學生朗讀課文,分析課文之前,先觀看一些關于西沙群島的視頻,讓學生被視頻中的情境所吸引,就會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課文中都描繪了哪些事物。
(二)重視課堂指導,以學生為主體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只要根據教學大綱,依據課本的內容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接受知識的途徑也基本上就只有教師、教材和簡單的參考資料,雖然這種以教師為主動講授者,學生為被動的接受者的教學模式有著傳統的優勢,可以有效控制課堂教學時間,可以節約教育資源,教師可以講授給的學生數量較多等,但是在新的教育模式的推動下,這樣的教學模式逐漸凸顯出它的不足來,“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阻礙了學生自主思維的發展,阻礙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的發展,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是不利的。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開展新的教學模式,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新的模式,讓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變成主動的探求者。既要注重學生學習的結果,又要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在傳統接受性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加大對學生啟發式教學的應用。保證課堂教學把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的健康發展等統一起來,既保證所有同學的學習效果,又保證每個同學的學習特點不受破壞。教師要和關注到每一個學生,讓成績好帶動成績差的,以實現班級同學的共同進步。
(三)利用各種各樣切合實際的教學方式
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越來越多,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的個性發展、情感發展和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等)應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教師要掌握教學方法的使用范圍、條件、特點和作用,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適當的選擇觀察法、講授法、游戲法、談論法、情境法或練習法等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學習《晏子使楚》這篇課文的時候,因為是文言文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啟發的討論教學法,讓學生做好課文預習,把不懂的地方標注出來,課上給予充分的時間進行談論,針對大家的討論結果,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速度。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有效性與教師的教學模式有直接關系。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針對學生的特殊性和課堂教學的特殊性,有目的有針對地對教學方法不斷實踐、探究、完善及創新,熟練運用各種有效課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及質量。
參考文獻:
[1]魏新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學周刊,2017(30):58-59.
[2]王福英.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才智,2015(05):224.
[3]蔣蓉.小學語文教學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2(0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