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 要: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過程應用合作學習理論,對畢業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發展、社會人際關系、創新能力等都有顯著的幫助作用,可以極大提升畢業生就業創業的自信心。合作學習理論雖然對高校畢業生的創業就業具有正面的指導作用,但同時也對高校創業就業組織者和管理者形成了一定挑戰,應當運用怎樣的手段,使用怎樣的方法才能使合作學習理論的優勢最大程度發揮,是當前高校教育體系重點關注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圍繞合作學習理論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進行探索,以期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幫助與參考。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國大學教育已逐漸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這就使畢業生的人數逐年遞增,就業創業的難度也隨之增長。我國合作學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基本的理念核心為“互相幫助,共同發展。”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中使用合作學習理論,可以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互幫互助,在討論與實踐中達成目標共識,從而通過互相幫助順利完成就業創業任務,幫助其更好地發展。
一、合作學習理論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的意義
(一)合作學習理論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落實
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遞增,給畢業生就業創業培訓指導工作帶來了不小挑戰。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一直是高校重點關注的內容,經實踐證明,合作學習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方面起到了不可小覷的推動作用,它不但可以從綜合角度提升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加深畢業生對未來工作的認知,強化其對自身的了解,從而促進了高校就業創業工作的順利落實。
(二)緩解學生對未知工作生活的恐懼
由于合作學習理論可以從多個角度對畢業生進行指導和培訓,在畢業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后,未來的工作生活將不存在因未知而造成畢業生的恐懼心理。這可以幫助畢業生從容地進行職業探索,結合自身實際與社會客觀環境做職業規劃,在面對一些挫折的時候,可以理性應對,摒棄不切實際的幻想,一切計劃都現實出發。
二、合作學習理論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中的應用
(一)指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不僅要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還要對想要從事的行業有所了解,這也是就業求職的第一步。對于剛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來說,對工作和職場是比較陌生的,在選擇和甄別的環節,畢業生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根據這個客觀現狀,高校可以在畢業生就業創業環節中應用合作學習理論,引導畢業生按照想要探索和了解的行業和興趣組成不同的小組,例如國企、私企、外企、政府部門等多個職業認知成長小組。每個小組都將職業探索分解成幾個小任務,再引導學生分工協作,注意在小任務的分配環節,應當以學生的個人特長為出發點,這樣可以保障小任務的完成效率。在小組成員獨立完成小任務之后,要開展階段性的總結,回報各位成員的研究成果,將其進行整合匯總。小組討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后,再逐層向班級、指導教師匯報,教師選擇優秀的規劃方法,將其推舉到就業創業大賽,讓此方案在參賽中增加曝光度,使更多的學生看到。這樣,就能幫助大量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到更多的職業信息,減少了自身調查、研究的時間,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調動了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使所有同學都要參與其中,增加自身的就業責任感。
(二)幫助學生學習政策
就業政策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它可以讓學生快速了解當前的就業趨勢、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自身享有哪些權利、應盡哪些義務,使學生對自己和客觀環境有更清晰、準確的認識,從而可以更精準對職業進行規劃。以往傳統的政策學習普遍是通過講座、理論灌輸的形式開展,十分枯燥,很難提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以至于一提起政策學習就不自覺的產生抵觸心理,沒有起到真正的教育意義。結合此類現狀,高校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理論的指導,將畢業生分成若干個政策學習小組,以小組的形式學習就業形勢、法律法規等內容,然后提供幾個真實的案例,讓每個小組選擇一個案例后結合所學政策進行討論、分析。這樣以小組為單位的政策學習方式,可以讓政策落實到每位學生,也讓學生們在案例研究中加深對政策的了解,掌握政策在實際應用中的方法。
(三)指導學生制作簡歷
簡歷是畢業生展示自己優勢的門面,簡歷的質量關乎到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第一印象。許多畢業生只是在網上下載模板,再將自己的個人信息填入其中,這會導致大家的簡歷千篇一律,缺乏新意,也不能將自己的優勢完美地凸顯出來,無法給用人單位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學校可以將畢業生按照求職意向分成不同的簡歷制作小組,再安排不同的教師進行指導,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學習到其他同學的優點,也能及時發現自己簡歷的不足之處,及時修改。在小組成員制作完成簡歷后,使用同學之間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提出修改意見,再給出修改策略,通過不同思維的碰撞,最終得出高質量的簡歷。
(四)指導學生面試技巧
面試除了對學生自身的專業知識有一定要求外,對學生的心理素質、臨場發揮能力、隨機應變能力都是一種考驗,面試結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求職過程。當前,面試的種類多種多樣,本文以無領導小組面試模式為例,探討合作學習理論如何指導學生面試。在面試之前,教師先將無領導小組面試的基本流程傳遞給大家,然后講授一些基本的面試技巧,再將大家分成若干個小組,讓每個小組模擬出不同的面試方案。這時,求職學生則一個小組一個小組的面試,體驗不同的面試方案,也在這樣密集、高強度的面試活動中增長自身經驗,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及時發現自身問題,彌補不足之處。
(五)指導學生自主創業
結合目前的社會現狀來看,自主創業不再是過去的單槍匹馬,而注重團隊合作。一個人的力量和創意十分有限,優秀的創意方案往往需要大家集思廣益,在不斷討論和交流中應用而生。學校可以利用合作學習法作為指導,將有創業想法的學生集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創業小組,然后安排每位成員的職位,讓大家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加深對崗位的認知,了解企業運轉的規則,從而對自身的創業想法做重新思考。與此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涉及破產、失敗的環節,讓學生認識到創業是存在風險的,磨練其面對挫折的能力。
三、合作學習理論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帶來的影響
經過合作學習理論的指導,高校畢業生可以對職業發展有清晰的了解,掌握一定的就業政策和法律法規,學習到基本的就業創業技能。同時,因為此理論以小組合作為依托,學生可以在與同學的交流互動中,逐漸提升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學會溝通是職業發展中重要的核心素養。更重要的是,通過一次次的實踐活動,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很大提升,面對壓力和挫折時,也學會了如何調節自己,使畢業生不論是技能還是心理都得到極大強化。
結束語:結合上述分析不難看出,合作學習理論對于高校畢業生的創業就業來說,具有積極正面的幫助指導作用。大學生想要順利走上工作崗位,需要具備自我認知、職業探索、簡歷制作、面試技巧、創新思想等多方面的職業技能,還要學會與人溝通,社會交往、解決問題等多項技能,而這些技能均可以以合作理論的指導下逐漸養成。因此,高校就業創業組織者和指導者必須認識到合作學習理論的重要性,不斷探索和挖掘科學的引導方法,為高校畢業生未來的就業創業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唐蕾, 徐芃, 羅福先. 基于合作學習理論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J]. 創新與創業教育, 2019, 10(01):44-47.
(湖北財稅職業學院 ? 湖北 武漢 ? 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