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省逸
摘 要:受疫情的影響,使得各個行業開始謀求新路,全國各地的農場品都出現了滯銷的情況。大數據的出現給農產品銷售帶來了新的方向。農產品可以利用相關直播平臺進行宣傳,加強農產品的營銷渠道,可以使得農產品商家更快找到需求者,減少農產品的損耗。并且在此情況下,不僅可以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問題,更可以結合大數據開創農產品新的價值鏈,使得農產品的價值衍生,從而形成新的市場競爭力,方便農產品地進一步科學銷售。
關鍵詞:農產品直播;影響研究;價值延伸;供應鏈
近年來,農產品新零售概念快速發展崛起,借助淘寶直播、抖音直播等平臺,通過網絡直播、短視頻等形式推廣農產品銷售逐漸成為大數據時代下農產品新零售的共識,結合傳統農產品和互聯網技術,是農產品營銷的巨大創新。對于疫情期間助力農產品產業發展與促進農民脫貧致富都發揮了相當積極的作用。全國上萬間的蔬菜大棚瞬間變成了直播間,各級政府官員與網紅直播響應號召紛紛帶貨,讓農產品直播也成為“新農活”。
1 大數據時代下農產品直播行業影響研究
1.1 正面影響
1.1.1幫助農民消化存貨
以往的雙十一購物節,就可以體現出網紅帶貨的力量。網紅拉近了產品與購物者的距離,讓顧客感覺到真心實意為他們考慮,而作為農產品的展示者,農家人有著貼近普通民眾的底氣,更加的淳樸實誠,更好地可以吸引顧客。不僅可以讓滯銷的農產品有出路,更可以開創新型的農產品銷售模式,加強顧客與銷售者之間的聯系,減少中間商的差價,還能讓農民的利益得到保障,改善農民的處境,激發其積極性[1]。
1.1.2 增強農業安全體現國家重視
農業一直是國家大事,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更加體現了糧食的重要性,我國政府不僅在政策方面給予了農業相當大的優惠,更是派遣了許多的干部進入農業,幫助其發展。而現如今大時代的來臨,政府首先可以發揮人才的作用,讓其進入直播幫助農民熟悉操作,進行相關的銷售,探索大數據結合農業道路,體現政府的重視。其次根據人才的實踐經驗,發現其中出現的問題,推出有利政策加快農產品結合大數據,從而形成農產品產業鏈,進行價值衍生,運用政府的公信力為優秀有質量的農產品進行信譽保證,加快農產品相關企業合作,減少溝通成本,塑造優秀的農產品品牌[ ]。
1.1.3開創新型農業銷售道路
農產品安全一直是人民的重點關注問題,農家樂受到很多旅客地追捧就是因為其提供的是綠色安全食物,因此進行農產品電商銷售,可以加強顧客與生產者之間的聯系,保證農產品質量的同時,還可以減少農民銷售的成本,如此形成良性循環,保證農產品整體行業的道德素質,有利于促進形成新型農產品市場,整合整個農產品產業鏈,改善農戶從小作坊式單一作物生產,到產業化、成熟化經營管理。同樣對加工企業,電商銷售平臺,直播平臺等,如何利用產業鏈均衡配置資源,達到產業鏈上下游同力協契,才是帶領農戶脫貧致富,企業快速發展,政府解決就業的共贏模式[2 ]。
1.2 負面影響
1.2.1減少農產品的公信力
在農產品進入電商的過程中,由于整個行業過于龐大,很難在開創初期有很嚴格的篩選標準,這就容易導致讓無良商家污染整個行業,加深行業內部的信用危機,使得農產品的公信力受到傷害,反而使得農產品更加難以邁入新市場,不利于農產品的發展。因此保證農產品質量是推行電商的關鍵因素,需要加強各方面對農產品質量重要性的認識,商家不能只一味夸大產品的質量,而損失了信譽度,信譽才是商業的根本,而對于推銷的電商平臺,需要商家進行甄別,別被推銷平臺利用短期的收益換取了長期的賣家信任。
1.2.2 削弱政府的公信力
由于當前我國的電商制度尚未完善,如果政府一旦介入,但是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未成熟的制度取利益,導致不僅讓農產品的電商化受到阻礙,更會讓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一定的影響,使得政府接下來的工作受到影響,無法更好地促進農業發展。因此,政府需要結合具體實踐出現的問題,及時地進行調整,保證政策的時效性和科學性,真正幫助農產品銷售發展。
2 大數據時代下農產品直播行業的價值衍生
2.1 相關農產品市場發展更加完善
我國沒有出現高市場化的農業市場,使得相關的農業企業效率不夠高,在農業市場上競爭力不強,這也是因為農產品的利潤不夠高,所以要進行對農產品的價值衍生,使得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加強農產品的價值。首先進行與電商的合作,必須要有良好的運輸保證,這才可以在交給客戶時,保證農產品的新鮮度,其次還需要相應的電商平臺進行推銷,從而吸引客戶進行購買,形成完善的農產品市場,有利于形成農產品品牌,加強農產品的價值[3]。
2.2 提升農產品供應鏈能力建設
農產品從最初生產到加工、檢驗、推廣、銷售、配送,具備一系列完整的供應鏈體系,是農產品之間彼此作用、生產流通、相互依賴等組成要素結合而成的有機整體。農產品生產者通過生產農產品初級材料,加工企業通過采購農產品原料,加工成農產品半成品,完成品。再分別由零售商、批發商、農產品電商逐步走向消費者,一般在運送農產品過程中,會出現自營物流與第三方物流等中游要素。供應鏈從上到下,都需要極大的人力物力,以形成供應鏈整體結構,促進當地農業供應鏈發展,創造就業機會。農產品生產者、加工企業、農產品電商、物流公司都無法獨立實現農產品一系列環節的所有業務流程。農產品直播作為新興行業,為農產品生產者、農產品電商、消費者三者構建溝通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農產品供應鏈的競爭,實現農產品供應鏈上下的平衡運作與資源共享,真正實現農產品整體利益最大化[4]。
2.3 建立“互聯網+農產品直播”產業基地
通過建立農產品直播產業基地,定期遴選優質農產品,借助官方渠道與網紅直播的形式進行農產品推廣,在打造該產品品牌的同時賦予其符號化,標簽化,逐步實現農產品區域化、全國化直播模式。通過“互聯網+”風口,使農產品借力“直播營銷”,不但為農業擁抱互聯網提供了建設意見與政府指導,也為直播運營機構與地方政府在農業合作方式和農產品銷售模式提供了新的平臺。
3 結語
隨著其他行業的發展,也會給予農產品行業一定的幫扶。因此我國的農產品行業需要抓緊這次行業紅利,大力發展相關的農業市場化,加強農業種植地科技化,使得農業更加快速地發展,逐漸形成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為主形成產業集聚,這樣才可以保證我國的農業現代化,為其他農業企業做好榜樣。吸取其他電商企業的優點,發掘自身農業產品的特色,從而加強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力,借托于我國龐大的市場進行不斷地優化,摸索出大數據時代下農產品直播行業與價值延伸的完美結合,還可以加強大數據的實際應用,反過來與農業一起發展。
參考文獻:
[1] 單佳宜.大數據時代下農產品直播行業影響研究與價值延伸[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24):54-55.
[2] 文繼權,褚笑清.“互聯網+”農產品行業電子商務運營模式的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0,37(07):41-45.
[3] 馮剛,戚振興.“互聯網+”背景下農業電子商務模式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30):74-75.
[4] 陳美旭.基于電子商務的農產品行業銷售決策風險及對策研究——以“三千禾”旗艦店為例[J].糧食科技與經濟,2020,45(05):38-41.
[5] 王守云.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研究[J].農家參謀,2019(23):17.
(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 ?浙江 ?金華 ?3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