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小寧
摘 要:網絡金融投資的特性決定了在投資過程中需要面臨諸多風險因素,在眾多投資項目中,屬于風險性較高的投資項目。而在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形式下,網絡金融投資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其中存在的風險問題仍舊不可忽視,如不能實現對投資風險問題的有效規避,則會對投資者自身利益造成極大影響。因此,需要積極分析網絡風險投資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并且根據已有的投資風險問題找出正確的風險防控方法,保障網絡金融投資的安全性。
關鍵詞:網絡金融;防控措施;投資風險;風險因素
網絡技術存在兼容性和虛擬性的特征,在為人們生活以及社會生產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為金融投資帶來了一定的安全影響,致使進行金融投資時需要面臨較多的風險隱患。常見的風險因素為信息安全、操作安全等。目前來看我國在針對網絡金融風險方面的控制能力較弱,進行網絡金融投資時經常伴隨發生風險問題,這極有可能影響投資者的積極性,阻礙金融投資行業的發展。為有效提升我國的投資風險防控水平,需積極探討有效的風險防控措施,結合網絡金融投資的實際,制定科學可行的金融投資計劃,促進金融投資行業的穩定發展。
一、網絡金融投資的優勢
(一)省去中介環節
網絡金融投資存在操作便捷的特性,與常規性的金融投資行為的差異在于,無需依靠中介交易,投資者可在手機端或者電腦端完成投資操作,并且可根據自身意愿隨時了解收益狀況。從某一層面來講,此種投資形式更有助于激發投資者的熱情,使其樂于參與投資,有效盤活市場經濟。
(二)提供人性化金融產品
可以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滿足不同層級客戶的投資需求是網絡金融投資的一大優勢。通常來講,是通過大數據分析的形式,來了解客戶投資意愿以及投資需求,并適時推出相應的金融產品,為客戶帶去更好的金融服務體驗[1]。
二、網絡金融投資的風險因素
(一)信息安全因素
在以往的金融投資中,銀行方面會對客戶信息進行全面驗證,確定客戶信息準確后才會執行后續的交易操作。但在網絡金融投資中,則無需銀行參與,用戶僅需要在特定的網址中輸入身份信息便可進行資金查詢和資金轉移等操作,這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有很大一部分黑客會借助網絡金融投資中的弊端來盜取用戶信息或者用戶資料。現階段較為常見的信息安全風險包括:釣魚風險、黑客攻擊以及木馬入侵風險等。黑客攻擊屬于較為高端的犯罪技術,其會利用計算機系統的漏洞入侵用戶電腦,并從中提取用戶信息,這些信息可能是用戶身份信息,也可能是銀行卡信息等,借助這些信息黑客可輕易的盜取用戶資金;釣魚風險是指,借助一些虛假網站,引導客戶填寫個人信息,以達成盜取用戶信息和資金的目的。另外,木馬病毒存在一定的破壞性,不僅會破壞用戶的電腦系統,還可對用戶信息進行篡改,進而引發一系列投資風險。
(二)業務操作因素
操作風險可以被分為業務操作風險和交易風險兩種。其中的業務風險指的是,由于投資主體缺乏對網絡金融投資的正確認識,致使產生業務交叉所形成的一系列風險問題。交易風險則是指,在進行網絡交易的過程,受到外界因素影響,或者自身操作影響出現的中斷現象,在未及時查看支付結果的情況下,導致重復支付的行為,這無疑會為投資者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
(三)支付結算因素
網絡技術的普及應用為金融交易提供了較大的便利,相關投資者可直接借助網絡完成支付操作,無需到銀行窗口辦理相應的投資業務,不僅節省時間,還可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此種便利性的操作很受投資者的歡迎。但同時也應該認識到網絡交易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因為如果一旦處理金融投資的系統出現系統故障,或者受到病毒或黑客的入侵影響,則會使用戶信息丟失,甚至帶來用戶資金被盜取的嚴重后果。尤其是在交易支付時,出現網絡故障,網絡延遲等現象時,均可能為用戶帶來損失。因此,進行網絡支付時,需盡可能保持網絡環境穩定和網絡系統健康。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隔離出專門的局域網用于處理網絡交易,提升網絡支付與結算的可靠性[2]。
三、防控網絡金融投資風險的有效策略
(一)加強信息保護力度
為保障用戶信息安全,需積極引入安全防控技術,在支付網頁運行過程中,抵擋一切外來攻擊影響,使用戶隱私得到有效的保護。另外,還需設置專門的網絡安全監督部門,針對網絡中存在的不法分子進行嚴厲打擊,嚴格控制各類違法操作行為,加大對竊取個人信息行為以及傳播用戶隱私行為的懲戒力度,使相應人員能夠嚴格約束自身行為,保障用戶信息安全。最后,也可從技術層面入手,加大對信息安全保護技術的研發力度,盡可能為網絡金融投資提供安全的交易環境,降低外部攻擊對網絡投資安全的影響,從而提升金融投資風險的防控力度。
(二)健全金融投資體系
網絡金融投資的安全性除了與網絡技術本身相關外,還與金融投資體系相關。為了達成防控金融投資風險的目的,可以結合當前的網絡投資現狀,做好如下幾點工作:首先,應加大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在其中引入專業的網絡安全監管體系,助力金融投資工作的開展,通過為其營造安全的網絡環境來保障金融投資行為的可靠性;其次,需加強用戶對網絡安全的認識,使其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能夠注重保護個人隱私,以免個人信息泄露,為今后的金融投資安全構成影響;最后,需設置嚴苛的準入標準,做好市場監督與管理,使網絡金融投資行為可以得到有效規范,摒棄一切不良因素對金融市場發展的影響。
(三)嚴格監管支付結算行為
網上金融投資行為通常需要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支持,而第三方支付結算操作的可靠性是保障網絡支付安全的重要基礎。因此,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能夠承擔起相應的安全管理責任,保障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除了對自身進行全面管理外,還需在內部設置專門的支付保障部門,對支付作業行為進行嚴格監督與管理,通過對支付流程的有效梳理來制定科學有效的支付保障措施,使每筆交易均能高效開展,并且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產生支付出錯以及重復支付的現象。除此之外,政府部門也需盡綿薄之力,針對支付機構的運營狀況進全面監管,將公司信用以及支付處理能力作為重要的評價指標,以此來判斷其是否具備為網絡投資提供支付服務的能力,從根本上提升網絡支付結算的有效性與安全性,降低支付結算過程中存在的投資風險問題。
(四)注重研發網絡安全技術
為實現防控網絡金融投資風險的目標,需加強對網絡安全技術研發工作的重視,結合當前的網絡金融投資現狀,根據其已有的風險問題,明確安全技術研發目標,從技術層面提升投資風險防控水平。另外,還需對金融投資過程中所涉及的用戶隱私以及敏感信息進行全面加密,利用網絡加密技術,保護用戶信息以及投資信息,以免受到黑客攻擊帶來信息安全問題。還可在金融投資環節中設置金融認證環節,采取相應的認證技術,對用戶信息以及用戶身份進行準確認證,從而提升信息以及投資操作的安全性,盡可能降低投資風險問題的發生率。
(五)完善金融征信體系
除上述風險防控措施,還可使網絡金融投資與銀行征信體系建立有效的聯系,確保在金融投資過程中,能夠及時了解用戶的征信狀況,使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因此,建議金融機構可與銀行方面建立長遠的合作關系,通過征信查詢找準自身的定位,推出多種與自身定位相一致的金融產品,吸引特定層次的投資人群,這種雙方相互了解的投資行為,更有益于保障雙方權益,同時也有助于控制投資風險。
(六)創設網絡防御系統
金融投資風險問題還與網絡環境存在密切的關系,如果能夠營造安全性較高的網絡環境,便可有效提升金融交易的安全性,且可有效隔絕外部攻擊對網絡交易的影響。因此,提出創設網絡防御系統的建議,通過設置一個專門的局域網絡,用于處理金融投資項目,對相應的投資數據以及用戶信息進行全面管理,營造良好的金融投資環境,摒棄一些不良因素對金融交易行為的影響。而網絡防御系統的構建,除了可以靠設置局域網來實現外,也可通過在計算機中引入數據加密技術和訪問控制技術來實現。其中的數據加密技術是指,根據交易過程中的數據類型將其分為多個加密等級,只有具備相應權限的人員才能讀取相應的數據信息。而訪問控制則是指,通過存取矩陣對用戶訪問行為作出限制,以免用戶操作出錯造成信息泄露以及資金丟失等嚴重后果。可以說網絡防御系統的設置可以隔絕外部影響,提升投資風險的防控水平[3]。
目前來看,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人們均對網絡技術產生了較大的依賴性,網絡技術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的應用也為人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就金融投資來說,網絡金融的發展一改原本較為復雜的投資形式,人們僅需要利用手機和電腦簡單操作便可完成金融交易。雖然相對于常規性的金融投資相比,該種投資方式的風險性較大,但投資者的投資熱情仍舊不減,這也可充分說明網絡金融具備較好的發展前景,為了使其得到健康發展,需積極防控投資風險,通過控制風險發生的概率來促進網絡金融事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一鳴.經濟新常態下網絡金融投資風險的有效防控措施研究[J].財富時代,2019(11):33.
[2]吳鵬.網絡金融投資風險有效防控策略探析[J].今日財富,2019(10):37.
[3]邱美鳳.網絡金融投資風險影響因素及把控策略分析[J].商訊,2018(21):32-33.
(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 ?上海市 ?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