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榮
摘? ?要:學生的生活體驗在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只有通過切身體驗才能對教材中各項教學知識有清楚地認識。由此本文闡述了在初中道德法治教學中進行生活體驗的應用意義,對如何應用生活體驗進行探討,以期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并希望能夠為相關研究者提供一定啟示。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生活體驗;應用探析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學生的培養策略逐漸趨向于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滿足學生的學習體驗。在這種趨勢下,體驗式教學逐漸成為了許多教師地首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應用體驗式教學方式,讓學生以更直觀的方式體會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的內涵,促進其綜合素質的培養,有助于學生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的提高。
一、道德與法治教學對學生生活體驗的應用意義
(一)有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體驗式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體驗得以充分滿足,幫助學生完成思想模式的健全,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同時,體驗式教學的應用還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教師通過為學生設置具有啟發性的教學問題供學生思考,從而促進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構建。在教學情境的感染下,學生能夠主動對教學問題展開思考和討論,并能根據自身知識水平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還能顯著提高教學質量。此外,教師需要注重生活情境及案例的選擇,使學生能在生活中找到對應的實際問題,從而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道德與法治的內涵[1]。
(二)有助于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的教學方式往往為通過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專業知識來引導學生們進行學習,并通過說教的方式使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記憶。這種方式也被稱為灌輸式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地位被教師所壓制,無法發揮自身的主體性,導致其學習興趣不高,無法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致使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同時,灌輸式教學方式還使得師生之間缺乏足夠的溝通與交流,很容易導致學生對這一學科的學習產生厭煩心理。由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生活體驗的重視,以學生為重心展開教小學活動,并能主動與學生針對某一問題展開研究。在這種模式下,師生之間的情感得以升華,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愈發認同,教學效果也得以顯著提高[2]。
二、生活體驗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由此,教師應當以適宜的方式提高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保持積極地學習態度,并能主動投入到課程教學中。在這種要求下,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與教學內容來創設內容豐富的教學情境。同時,教學情境應當具有啟發性,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落實。另外,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如播放視頻、圖片、講故事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創不同的教學情境,從而提高教學情境的作用[3]。例如在《少年有夢》這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正式授課前為學生播放相關的音樂,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感受時光流逝,并能堅定自己不浪費時間,努力學習的決心,最終使自身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而在《守護生命》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生活中常見的安全事故的圖片,加強學生對危險的感知意識。隨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想象當自己遇到突發情況時,應作出怎樣的應對。通過對問題的思考與回答,學生能夠記住自己的選擇,并在遇到真正的危機時保持冷靜的思維模式,設計出最符合當下情況的解決方案,從而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
(二)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
課外實踐是學生提高自身生活閱歷,滿足自身生活體驗地最佳方式。通過課外實踐,學生能夠真正領悟到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自身所學,從而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同時,課外實踐的應用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生活閱歷,幫助其養成健康地生活習慣,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以《熱愛生活》的教學為例。在教學這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前往當地的烈士陵園或博物館等紀念場地,以這種直觀的方式讓學生感受現今生活的來之不易。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講解革命先輩的努力與犧牲,使學生加深對生命偉大與英雄不朽的體會。在這種場景中,學生的愛國意識得以培養,有助于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在生活體驗的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生活體驗與自身的行為進行對比,發現并糾正自身不足,以促進自身的發展。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其生活體驗進行思考,明確自身想法存在的疏漏,從而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改正,并獲得一定的啟發,有助于學生養成健康的思想觀念,對其學習習慣的培養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以《師生交往》的教學為例,教師引導學生發表自身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看法,鼓勵學生進行獨立表達。隨后教師再對血神能夠的表達中存在的不足進行這恩對性的講解,通過這種體驗式教學,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認知上的不足,并能重新對教師這一職業進行理解,從而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愈發和諧,有助于教學目標的落實,課堂教學質量也得以顯著提高。
三、結束語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展開備課,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打下基礎。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體驗式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由此教師應當采用生活體驗教學,增進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的理解,從而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和平.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對學生生活體驗的應用探析[J].考試周刊,2020(A5):111-112.
[2]郭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對學生生活體驗的應用探析[J].新課程,2020(36):142.
[3]賈菲菲. 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運用研究[D].天水師范學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