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銳超
摘? 要:當前我國推動素質教育全面發展,主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復合型人才。在小學教育教學中,在推動各學科教學開展的同時,還需要推動美育課程的深度挖掘,通過開展美術教學,提升學生造型能力以及審美能力,對學生藝術素養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對小學美術教學進行創新,應當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關聯,同時在生活中發現色彩,在培養學生美術技能的同時,還能夠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色彩、感知色彩。在本次研究中,首先闡述生活中的色彩引導,其次闡述小學美術引入生活的有效策略,最后通過實際案例,對生活化美術教學開展提供有效策略。
關鍵詞:生活;色彩;小學美術;教學創新
一、生活中的色彩引導
色彩與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緊相連。每天我們睜眼,就被色彩“包圍”了。教師要通過生活中的色彩引導,學生通過日常生活,發現色彩之美,從而激發他們的美術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審美能力以及美術素養。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首先為學生展示大自然的圖片,使學生對大自然中的色彩形成最直觀的感受,繼而教師通過提問,大自然這么美的原因是什么?學生通過觀看圖片,能夠發現大自然之所以這么美,是因為有色彩的裝扮。繼而教師繼續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色彩是如何被運用的。學生可進行小組討論,通過討論學生能夠發現,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色彩,同時不同的色彩會帶給人不同感受。為加深學生對生活中色彩的認知,教師還可引導學生發散性思維,環衛工人的工作服通常是什么顏色的?學生能夠立馬聯想到實際生活,想到是黃色和橙色組合的,并說出原因。通過這一方式,將美術色彩知識與實際生活相關聯,充分運用生活中的色彩引導作用,引導學生逐步形成感受以及運用色彩的能力,同時能夠將學習內容生活化以及實踐化,學生美術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
二、小學美術引入生活的策略實踐
(一)開展實踐活動,增加學生生活體驗
生活是藝術創作的重要靈感來源,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多種藝術。在美術教學開展中,教師需要不斷引導學生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間,并將其作為美術創作素材。例如: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美術中《蜻蜓飛飛》一課中,可以讓學生到大自然中體驗捕捉蜻蜓,觀察蜻蜓的樣子、顏色、生活習性以及生活環境,學生在體檢中發現色彩斑斕的生活。色彩的美妙所在,學生就會自然而然的流露出用色彩表達情感的欲望。在這個過程學生既體驗了生活之美,也發現豐富的色彩給生活增添了魅力,讓美術課堂無形中入了生活。若教學內容脫離實際生活,則會限制學生創新力以及想象力發展,嚴重制約學生美術學習積極性。正如:我在教學《我和馬兒在一起》一課時,個別學生和父母旅游,去過有馬的牧區,見過馬,有騎馬的經歷,就能出馬的結構成,不同顏色種類的馬。而大部分學生沒見過馬,僅憑網上圖片只有感觀粗略認知,畫的時候不知道從何下筆,畫面就單一,沒有生活情境與情趣。因此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時,需要帶領學生走進生活,增加生活體驗。教師可組織學生外出寫生活動,并進行美術素材積累創作。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創新教學方式,還能夠提高學生觀察體驗生活的能力,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課程內容回歸生活
教師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時,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當充分結合學生心理特點以及認知情況,選擇適合小學生生活內容,保證美術課程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可在開展活動后,引導學生交流心得,并將活動中最深刻的一幕用畫紙進行記錄。同時教師還可充分利用網絡上存在的趣事,與學生進行討論,從而形成情感共鳴,繼而進行創作。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以《一道拿手的菜》為主題進行創作時,首先可為學生播放媽媽在家炒菜的片斷,既使學生感受到家的溫暖,又能讓學生認識食材種類、形狀顏色以及炒菜的技能等。繼而教師可引導學生上臺描述自己將要制作的拿手“菜”的過程和方法。通過這一方式,將課程內容回歸生活化,能夠激發學生創作靈感與興趣,提高學生美術創作能力,從而創作出優秀作品。
三、案例分析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說,在教學中,不能將知識一味強加給學生,而是應當為其構建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探索知識,并掌握知識。在教學中,教師需要依據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等,構建恰當生活化情境,在這一情境中,學生能夠感受到實際生活與美術知識之間具有緊密聯系性,同時還能夠營造出良好課堂氛圍。例如教師在開展《我最尊敬的人》這一主題教學時,教師首先可引導學生回憶,尊敬的人的感人的故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將情感全部釋放,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到尊敬的人的偉大所在,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以崇敬之情學習美術創作,夸張地使用色彩使人物形象更具有感染力。學生也能全身心投入到創作中。當然,教師在開展美術手工課時,部分學生生活經驗相對缺乏,導致手工藝品完成困難,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手工藝品的外形以及結構,并將其與生活中物品相關聯,完成手工藝品的制作。通過生活化情境構建,能夠全面調動學生美術課堂參與積極性。
讓美術課堂走進生活,發現生活中絢爛的色彩,用色彩涂抹生活。在小學階段開展美術教育教學,不僅滿足素質教育要求,同時也能夠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在小學美術教學開展中,要緊緊與實際生活相關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色彩,并構建生活化情境,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靖麗娟.小學美術課堂的色彩教學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0,(02):54.
[2]余菲菲.探究小學美術色彩教學的創新策略[J].散文百家,2019,(0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