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
摘? 要:隨著全球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已經深入了我們的生活。小學美術課堂也隨之產生,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將圖像、音效、動畫等信息形象的傳達到學生手中。通過這樣的手段,可以使美術課堂更加具有吸引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該文是針對互聯網環境下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模式的優點和特色,并研究其效果和作用。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模式
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深入,我國對小學美術的教育模式越來越重視,對教育模式的創新越來越成為我國教育工作的重點。在互聯網的信息技術的環境下,小學美術課堂把簡單乏味的美術知識用動態和音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們,是他們提高了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增添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能夠提升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對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自主創新模式教學
在互聯網環境下小學美術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是教師應該重視的一個方面。在之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最重視的是為他們講授有關美術的理論知識,但是并沒有注意到他們是否理解課堂知識,這就說明教師在課堂上缺乏對學生理解力的培養,因此他們只能是被動的接受美術課上所講述的理論內容。而現在的美術課堂上,教師應該懂得利用互聯網的先進條件,讓學生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積極配合老師,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1]。小學生一般都很活潑開朗,同學之間喜歡交流溝通。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個優勢,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分小組討論是美術課堂一個很好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將課上內容創新,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想象,繪畫出多種形式的美術作品。
以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美術下冊第二課《重重疊疊》為例,在對本知識內容進行講解時,美術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向學生們展示有關自然界重疊現象的圖片和動畫,使其通過觀看對知識內容有初步了解,從而引發其對重疊現象的思考,并對生活中的重疊現象加以關注,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對重疊的圖片進行欣賞和想象,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想象力。然后讓學生對“重重疊疊”進行小組討論,使其在討論過后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明白了什么,并對回答優秀的學生給予相應的獎勵。最后教師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創作出自己的繪畫作品,教師可以把學生創作的作品放置在班級的主題墻或是掛在走廊的墻壁上,以便于其他學生學習和模仿,激發其創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提升其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為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做鋪墊。
二、動態模式教學
在原本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都是以課本為中心,特別是教材內容晦澀難懂,所以在教師枯燥的講解下,學生還是難以理解。即使教師對課本內美術知識的講解已經很透徹,學生也很難對生硬的知識進行活學活用。在互聯網的環境影響下,美術老師依據先進手段,對美術課程的講授有了一個突破口,對美術課堂增添活力,煥發生機。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將手抄內容發送至各位同學的手中,讓他們通過互聯網輕松學習,教師可以用互聯網等先進技術讓學生們接受學習內容,有利于他們增添對美術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ヂ摼W環境教學下,教師能夠搜集很多的教學材料,讓學生們在欣賞作品的同時,喜歡上美術教學內容,動手制作并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2]。
以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美術下冊第一課《紙片插接》為例,在對本知識內容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的豐富資源,提升授課內容的豐富性,使其通過學習提升知識水平。可以在互聯網上搜集大量有關紙片手工制作的教學素材供學生們欣賞,讓他們通過對素材的欣賞掌握紙片手工制作的方法和基本的插接技巧,挖掘他們的想象力和對藝術作品的欣賞能力,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引導他們動手制作,有利于重發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動手制作能力,使其通過學習,美術核心素養得到有效培養,創作能力得到提升,強化學習效果,為美術學科教學質量以及效率的提升做鋪墊。
三、情景教學模式
在小學的美術課堂教學中,對情景教學的有效運用是美術教師教課成功的一個關鍵性因素,情景教學能夠讓他們從抽象的觀念中抽離出來,情境教學是教師在課堂上將情境再次展現給學生,使他們有設身處地、身臨其境的感覺體驗,使其形象的理解課上所學的內容,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考慮,把學生當作是課堂的主人,讓其感受到課堂上輕松和愉悅的課堂氣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先進技術,讓學生們融入到美術課堂中,這樣才能使其感受到互聯網教學的魅力。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3D動畫等技術創造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其求知欲和獵奇心理。在此加以引導,潛移默化激發他們的潛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師生之間的情感關系。當學生對課堂知識具有好奇心理是,就會會更好的促進他們對課堂內容的學習[3]。
以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美術下冊第三課《點、線、面》為例,在對本節課知識內容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手段,提升授課的趣味性,為學生創設情境,使其更好的接受課堂內容,教師利用互聯網的先進技術3D動畫效果,為他們展示此節課程《點、線、面》由點到線、由線到面轉變的動態效果,為其提供更加具體的視覺美感。
結束語
新課改標準的推進和互聯網環境的影響下,小學美術教學也受到了我國的重視,小學的美術課堂教學模式也隨著技術的進步,在一步步的創新和發展,突破了傳統社會環境下原有的教學模式的束縛,小學美術的教學課程內容也逐漸科技化和現代化。使他們提高了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增添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慧峰.互聯網環境下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18:85.
[2]滕達.互聯網環境下小學美術課堂多元模式探索[J].教育界,2020,29:26-27.
[3]盧慧君.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自主學習的誤區以及對策分析[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