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分析國內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背景和研究現狀,探究國內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深入推進我國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對策建議,有助于豐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理論體系,促進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進一步推動民辦高校創新發展。
關鍵詞: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對策研究
李克強總理提出經濟發展戰略后,“創新創業”理念得到很大提升,被賦予新的時代意義。大眾創業,教育先行,創新創業依靠創新人才,而創新人才培養的前提則是創新教育。加大創新創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不僅能有效深化民辦高校的教育發展,還能更好發揮現代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據統計,2019 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突破800萬,受疫情影響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因此,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對于民辦高校的發展十分重要。
一、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和“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發展戰略。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是教育系統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舉措。
一是,為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提供理論支持。立足新時代展開研究,有助于更新創新創業教育觀念和教育理論,豐富創新創業教育理論體系。
二是,為政府提供決策依據。針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研究,能夠為政府落實國家相關政策提供決策參考。此外,通過創新創業教育鼓勵大學生樹立創新創業信心,積極投身到新時代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
三是,為大學生成長成才和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幫助。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主動力、創造力,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實現自我價值。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是幫助國家和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徑。
四是,為社會和家庭的發展提供動力支持。創新創業教育能夠激發人們的創新和創造精神,激勵人們積極投身于創新的浪潮中,幫助增加獲得感和滿足感。同時,還能夠為大學生的家庭提供多種選擇,有助于大學生及父母樹立正確擇業觀和就業觀,理解和支持大學生投身創新創業。
二、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現狀
(一)國內研究概況
我國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是從創業教育研究到創新教育研究再到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過程,國內研究不斷從理論層面向實踐層面擴展。在知網上搜索相關文獻目前已有六千余篇,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整體研究不完整,理論研究不深入,案例不豐富,針對性不強,同時實訓層面的研究欠缺,隨著時代發展,應進一步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緊跟時代發展潮流,深入推進民辦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
(二)國外研究概況
國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理論深厚,研究體系成熟,研究范圍廣泛且注重實證研究。在以理論研究為基礎的時還具有自身獨特的代表性,為我國民辦高校發展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豐富資源。但我們在借鑒經驗的同時,應該結合我國現階段的發展狀況從實際出發,切實推動我國民辦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
三、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存在問題
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各地高校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綜合改革的突破口,已取得顯著成果。但發展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為:
(一)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不成熟
民辦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缺乏認識,教育模式研究型未形成,應用型不突出。開設課程不專業,說明高校重視程度還不夠,沒有建立起完整的制度。
(二)創新教育體系不完善
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教學目標和課程體系設置上沒有明確要求,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有效評估和指導,學生的學習情況無法考核,學生的積極性受到影響,制約了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三)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不完備
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不完整,缺乏資金、專業人員的支持,實踐基地單一,限制了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開展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四)師資力量薄弱
大部分民辦高校安排輔導員擔任創新創業教育課指導教師,他們中的大部分不具備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授課只能以理論教學為主,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
(五)創新創業能力不足
大學生缺乏創新創業意識,且創業知識有限,創新能力不足,承擔風險的能力差。此外,高校創業氛圍不濃厚一定程度上也導致部分有創業興趣學生很難投入到真正的實踐活動中。
四、民辦高校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對策
(一)樹立科學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
轉變創新創業教育理念,采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要深刻認識到素質教育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其核心是“育人”,要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將學科教育和專業教育深度融合,培養綜合素質強的創新型人才。。
(二)建立完善、規范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要改革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扭轉課程設置僅停留在選修課層面,要納入專業主干課程,設置多角度、多層次的課程體系。根據實際情況,各專業要結合自身特點和新時期創新創業的發展方向,在專業課中拓展創新創業知識,形成具有不同專業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三)加快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運行機制
1、建立和完善教育管理平臺。民辦高校應該建立起科學、有效的管理系統平臺,形成“多方參與”的創新創業管理機制,確保創新創業教育順利開展,實現創新創業教育效果最優化。
2、完善管理評價機制。要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通過專家點評、學生反饋等多種形式實現對教師教學態度、水平和方法的全面評價。出臺相應薪酬政策,將評估結果納入教師的薪酬范圍,通過同待遇掛鉤來促使教師從內心提高重視程度,改善教育方式,提高教學水平,保證教學質量。
(四)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實踐環節普遍薄弱,擁有創新創業經驗的教師緊缺。要加強民辦高校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鼓勵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到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在實踐中提高創新能力。此外,學校還可以聘請企業家擔任學生的創新創業導師,也可以邀請優秀校友返校分享自己在創新創業過程的經驗等,通過上述方式來加強民辦高校在創新創業方面的師資力量。
(五)夯實拓展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設
1、合理利用學校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高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很多民辦高校相繼成立了自己的創業孵化基地,但在創設初期存在很多問題,在硬件設施和軟件配置上都有很大缺陷。要合理利用現有的實踐基地,使創業孵化基地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和效果。
2、拓展校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民辦高校應整合各方資源,發揮自己的特有優勢,積極探索新模式,例如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充分發揮高校的專業和學科優勢,尋求符合自身發展的新模式,如把學生送到經濟開發區、產業園等地方學習創業知識、進行實踐鍛煉,為學生提供真正意義上的校外實踐基地。
(六)借助校園文化促進創業精神、創業能力的培養
第一,加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第二,加大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系統的培訓,主要包括創新教育以及創業設計教育;第三,挑選高素質,具有創新性的人才,樹立為典范,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和引領作用;第四,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側重學生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于秀麗.吉林省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9(10).
[2]曹詣晉姊.新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9(6).
[3]肖晗,朱民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勢下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11).
[4]鐘江順.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及其創新模式論析[J].繼續教育研究,2016(8).
作者簡介:叢俊萍(1987年5月—),女,漢,山東威海,研究生,講師,高校管理、旅游。
本文系2019年度山東省經營管理科研立項課題,項目名稱:民辦高校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對策研究,項目編號:JZ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