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
摘? ?要:幼兒園正是孩子教育的啟蒙階段,這個階段的教育與小學初中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據相關調查顯示,現如今學前教育階段的孩子她們的年齡都處于3-5歲之間,活潑好動正處于她們這年齡階段的天性。根據幼兒的特點,游戲化教學是學前教育中的不二之選,基于游戲活動下的幼兒園學前教育教學,不僅有助于建立亦師亦友的良好師生關系,而且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老師所要做的就是她們游戲活動的引導者,促進游戲活動在課堂教學上的順利開展,讓幼兒在這樣一種寓教于樂氛圍中快樂的學習健康的成長,在這種游戲化教學模式下,對于幼兒的健康人格的塑造起到了很好的促進性作用。
關鍵詞:游戲活動;學前教育;策略探討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學前教育越來越被重視。但是教育是需要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兒園階段學生由于他們各方面能力都沒發展成熟,對于很多事情他們缺乏任何都是非觀,而且自制能力也較弱,所以在幼兒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充分發揮好引導者的作用,做到寓教于樂同時,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知識,在快樂中接受教育[1]。幼兒園課程的游戲化能使教育更應與他們現實生活相結合,對于幼兒健康人格的塑造起到很好的促進性作用和效果。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對游戲活動下的幼兒園學前教育展開了策略性的探討,為后期的學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運用導入策略,增強孩子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課前采取情境導入方法,把孩子的注意力都充分集中起來。過去課堂沉悶缺乏生動性,往往很難將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開來。在學前教育的過程中,恰當的導入一些游戲情境,能讓孩子們感同身受,不僅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一定的知識,而且有助于他們思維全面綜合的發展。比如在認識數字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創設一個“分蘋果”的游戲場景:小明家有四個人,如果每一個都分到一個蘋果,4個人就需要4個蘋果。此游戲能夠讓孩子們快速融入情境,注意力也因此被集中了起來,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明白了數字的含義。
采用懸念導入方法,激發幼兒無限的求知欲。學前教育階段孩子們對任何事物都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如同“十萬個為什么”。為了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起來,可以試著在游戲過程中設置一定的懸念,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欲,更有利于后面課程的展開[2]。例如,可以借助“猜一猜”玩法設置懸念,最終獲勝小組老師給予一定的獎勵。教師將幼兒劃分為分若干組,分別將帶有數字的8張卡片正面朝下依次放好,然后按順序翻轉。如:第一個同學翻到的是數字4,把它的位置和內容記在腦子里,然后將圖片恢復原狀,下一個同學繼續翻,若恰好翻到的圖片是4只,則說明這兩個同學他們是一組的。這樣巧妙地將幼兒園數學課本上的“數字連連看”應用到游戲中,極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同時也讓他們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在游戲活動中獲得了鍛煉。
二、在游戲中適當發問,培養孩子自主思考能力
在以往的游戲中,教師對幼兒的提問往往只是表面的,或者干脆不提問,未能進行深層次挖掘,制約了幼兒自主思考的能力的提升,忽視了幼兒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而通過提問的方法,可以引導幼兒對身邊的事物進行主動觀察,激發幼兒進行自主探索,自己探索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比如,可以開展搭積木的游戲,首先準備各種顏色和形狀都不相同的積木,幼兒從中選出自己喜歡的,然后依據自己無限的想象力搭建成自己喜歡的模型[3]。在拼搭的過程中,可以向幼兒提問:你們拼的是什么啊能和老師分享一下嗎?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表達出來。這個游戲本身就具備開放性的特點,問題的答案更不是唯一的,但至少幼兒可以清楚地知道怎么拼,如此可以激發幼兒探索未知領域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思維得到進一步拓展,自主思考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尋找合適的素材,使孩子們對學習保持高度的熱情
學前教育的學生年齡尚小,他們對外界的感知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教師應該結合本班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選擇適合幼兒年齡階段的游戲素材,比如可以從他們最熟悉的衣、食、住、行入手。在實際生活中,幼兒往往喜歡那些表面上看起來比較生動可愛有趣的素材。一看到這些,就容易把他們探索的欲望激發開來。比如可以從幼兒最喜歡的動畫形象“杰克貓”入手,幼兒兩人一組,各自在后腰帶上系上彩繩當尾巴[4]。游戲開始,四散跑開,同組的幼兒要想辦法捉對方的尾巴,同時你要保護自己的尾巴。抓到對方尾巴者為勝。(只能在圓圈內跑,抓到后快速回到老師處)。游戲結束后教師針對情況,及時表揚鼓勵。
教師還可以尋找一些與課本教材相貼切的材料。將游戲融入教學是為了更好的提高課堂的效率。在游戲材料的選取中,要結合幼兒園教學的需要。將教學任務入所選游戲材料中,在快樂的游戲中完成對相關知識的學習。
四、將游戲融入生活,幫助幼兒積累知識
生活即是教育,教育即是生活。它來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又為我們的生活提供無限可能。幼兒時期是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日常生活有了初步的認識。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植入相關的游戲,將有效提升幼兒園學前教育教學的效果。如此一來,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學到知識的同時,逐漸提高了對學習這一技能的認知。可以為孩子們設計一些能直觀感受知識的課間游戲,如跳高、跳遠等,通過親身體驗游戲環節,讓他們更生動地體會高度與距離的內涵。
五、結語
游戲在學前教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學前教育工作者,應當為幼兒提供一個真正符合他們年齡階段學習發展的環境氛圍。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應試教育,更不是粗暴的替代、決定。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的主體作用,使他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獲得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參考文獻:
[1]王紅梅.基于游戲活動下的幼兒園學前教育教學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年43期
[2]劉雅楠.淺析游戲活動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綜合版),2018年03期
[3]韓雅蘭.幼兒園學前游戲活動教學策略[J].百科知識,2019年15期
[4]盧建琴.幼兒園游戲活動的選擇探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8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