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桂鳳
摘 要:培育工匠精神從宏觀層面來看,有利于促進國家的教育制度改革,促進國家的進一步全面發展,為國家的持續長久發展提供動力。利用紅色資源促進工匠精神的傳承踐行,提升工匠精神的內容內涵。最終達到在培養工科學生思政教育過程中,不斷創新,提升學生個人的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教育過程中。
關鍵詞: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技工院校
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全社會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及工匠精神,以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與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這即是我國發展的重要精神內核,也是和諧社會的關鍵所在,更昭示著黨對勞動的尊重與崇尚。因此加強工匠精神的培育與延續,將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要求。作為培育人才的孵化地,技工院校在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勞模精神方面擔負著社會責任。在新時期,技工院校要以思想正本清源,守正創新,堅持以立德樹人為導向。在思政教育中,恰如其分地融合工匠精神開展好勞動教育,弘揚工匠精神,培育學生的勞動情懷,并將這種精神和情懷付諸于實踐中,以精益求精反復琢磨的工作態度,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夯實產業轉型升級的基礎,推動制造強國的加快建設,助推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價值取向和教育功能
1. 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和價值取向
近年來,工匠精神得到了大力的提倡,因為工匠精神本質上是一種不驕不躁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追求的是一種卓越的品質。其次,指在工作中追求優秀的品質,在工作中不斷追求優秀和完美,生產出優質的產品的行為。在這一過程中,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以及實際行動和最終的成果都是衡量標準。工匠精神作為國家大力提倡的一種工作態度,需要工作者有著專業的精神,以其專業的精神來追求專業的技術和職業操守,從而形成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僅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在工匠精神形成的過程中,工人的各方面都會得到一個全方位的提升,從而形成一種追求完美、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和價值觀。并且在工作中付諸于實際行動,認真工作,踏實肯干,不浮躁,能夠經受住外界的利益誘惑,專心攻于某一領域,一心追求優質的產品,提升個人的技術水平。這樣一種精神是正確的價值觀的體現,反映了個人追求自我價值的過程。
2. 工匠精神的教育功能
育人功能是從其內涵和價值取向上來講的。工匠精神本身就是一種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提倡工人要有創新精神,優良的個人品德和科學素養,在工作中要有敢于創新和勇于創新的態度,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工人的價值觀也得到了正確的培養,樹立了追求自身價值的精神,不為外界所迷惑。從這一層面上來看,工匠精神具有育人的功能,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高個人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并且培養出正確的價值觀。因此,促進技工院校工匠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非常重要,有助于培養出全面發展的高校人才,為國家的長久發展儲備人才。
二、工匠精神培養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價值
首先,我國正處于社會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改革開放深入進行,面對經濟結構的轉變,社會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只有轉變人才培養的方式,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知識培養當中融入工匠精神,增強學生對于職業的理解能力,才能夠幫助學生適應未來的職業發展。其次,工匠精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在《天工開物》《齊民要術》等典籍當中都記載了大量手工藝人的先進事跡,他們不僅具有高超的技藝,還具備吃苦耐勞、勇于鉆研、踏實認真的精神品質,一代又一代的工匠推進了我國技術的發展與升級。
三、技工院校思政教育與工匠精神的融合路徑
1. 固本培元守正創新,改變傳統教育模式
技工院校要革故鼎新,打破傳統思政教育觀念,依托多元化的融合方式,為二者的融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一是學校可以借助多元化的活動,比如,學術交談、教研活動、思政教育與工匠精神融合交流等,匯集全國各地優秀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依托上述活動,在交流或是分享中提出自己對思政教育中融合工匠精神的看法,或是有效舉措,實現對自身教學經驗或是知識體系的不斷豐富,促進自身工作視野的開闊。學校在人才培養上可依賴的方式眾多,尤其是利用好校企融合的平臺,致力于實踐型人才的培育,通過企業實踐、參觀學習、實踐操作等方式,確定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方式,滿足當前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同時,在培養過程中加強工匠精神的滲透,讓學生得到思維價值的提升,并透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逐步完善教育體系化的構建。
2. 以工匠精神為指導,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
促進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是推動技工院校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促進兩者的融合發展可以把工匠精神作為主題,從而建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安排上適當加入工匠精神培育,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也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者,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實際的操作,組織學生參觀工人的工作成果,提高其思想素養,培育其擁有良好的職業理念,在以后的崗位中能夠更好地投入工作。最后,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從而促進學生更好更快地學習工匠精神,通過線上線下同時進行,隨時隨地培育其思想素質。
結束語
工匠精神的培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已經是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發展方向之一。工匠精神以其獨特的內涵和價值吸引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是與時俱進的代表,因此在技工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工匠精神是大勢所趨,有利于技工院校教育的發展,也有利于促進國家核心價值觀的培養以及良好文化環境的塑造。所以在此基礎上,必須要促進技工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因此本文就兩者之間的關系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促進兩者結合提出了相關的建議,以期促進工匠精神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閆廣芬,張磊.工匠精神的教育向度及其培育路徑[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6):67—73.
[2]余敬斌.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職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36(8):53—55.
[3]隋延亭.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7,37(7):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