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增輝
摘 ?要:美術作為初中時期開設的學科之一,對促進開展德育工作有著深遠影響,這就要求教師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和態度,落實專業化授課,從而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因此,本文將圍繞在美術教學工作中的德育滲透為主題來展開分析,通過詳細了解在美術教學工作中注重德育滲透的價值,再提出促進在美術教學工作中落實德育滲透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美術教學;德育;滲透
美術是初中時期最為關鍵的藝術課程之一,在美術教材中都彰顯出了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包含著豐富人生道理,所以是開展德育教育的優秀素材。作為一名合格的美術教師應善于學習、掌握各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制造德育教育的機會,將德育教育合理地滲透到美術教學的各環節中,在這一潛移默化過程中讓學生形成正確“三觀”以及道德品質,為促進其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針對在美術教學中利用美術欣賞落實滲透德育的探究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當前在初中美術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讓學生掌握各種重點理論知識的同時,關注滲透德育,德育教育已經成為各學科中重點教學內容,這也是迎合新課改的主要途徑。美術學科具有獨特的性質,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注重欣賞教學工作。注重欣賞將會提升學生的美術感知能力,對美術學科具有學習欲望和主動性。所以,在美術教學工作中應利用美術欣賞,落實滲透德育。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開國大典”或者“江山如此多嬌”等欣賞課時,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策略,實現利用現代化技術,像多媒體,將原本抽象、系統內容以更加直觀的影視播放,讓學生真實感受到美術作品中的內涵和背景,獲得深層次體會,和作品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民族精神,實現通過欣賞各種作品讓學生形成良好審美情趣,感受民族自信,具備愛國之情。
繪畫是美術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德育滲透的主要途徑,繪畫在美術教學工作中所占據的比重是較大的,像山水畫、寫生、素描、國畫的開展,繪畫教學工作不僅能讓學生把美的表現全面發揮,同時還有利于滲透德育知識。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所繪畫的內容是具有差異性的,那么德育滲透的手段也隨之不同。像當教師在引導學生繪畫中國畫時,則采用的工具、技法、審美都和西方畫存在的差距較大。由于繪畫風格所具備的獨特性、多樣性,將會引導學生深入到中國畫繪畫中,激發民族自豪感,感受和熱愛優秀傳統文化,落實德育教育的合理滲透。
二、針對在美術工藝課程教學工作中落實滲透德育的探究
工藝課程是美術教學的關鍵分支,并且工藝美術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深遠聯系。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美術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實現開展工藝課程來滲透德育教學,像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端午節”這一內容時,就要改變傳統教學形式,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積極自學,掌握和端午節相關的文化背景,也可以讓學生利用自身較為熟悉的素材制作端午節用品,像粽子、彩蛋,而上述種種工藝美術都能把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和結晶展現出來,讓學生在經過實踐后對民間藝術的理解和認識更加全面,具備愛國主義情懷。再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立線裝飾”這一內容時,教師應善于啟發學生,讓學生的思維始終向著正確方向發展,發現生活中的各種美好,利用閑置的材料變廢為寶,在這一潛移默化過程中提升學生表現美的能力和意識。
三、針對在美術實際實踐課程教學工作中滲透德育的探究
美術教學工作單憑依靠理論教學不是很難達到理想教學效果的,教師應善于開展實踐教學工作,利用實踐活動來滲透德育。作為一名合格的美術教師,要具備現代化教學理念,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互融合,并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具有價值的德育教育資源,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行為習慣來組織具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
例如,教師應組織開展“學雷鋒,樹文明新風”這一活動,要求在這一主題活動中讓學生參加志愿服務,通過真實體驗來感受雷鋒精神,也可以組織學生共同制作海報、繪制宣傳報,展現自身創意,并意識到當前我們所處的時代依然需要傳承和學習雷鋒精神,要學會貢獻社會、熱心幫助他人,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實踐水平,同時也會達到合理滲透德育,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四、結語
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充分地意識到在初中美術教學工作中落實德育滲透的重要性。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手段和理念,抓住各滲透德育教育的機會,最大限度地體現出美術教學的優勢和價值,讓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升美術素養,形成正確“三觀”。所以,在美術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善于利用美術欣賞、美術工藝課程以及實踐教學來滲透德育,讓學生在提升綜合能力的同時,接受更加專業的教育,為促進美術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亢海濤.談德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55-55.
[2]鞏向前.德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教學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1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