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勖
摘 要:新的發展環境下,企業在越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想要獲得生存,對外應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創造更多的價值,對內需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財務分析管理作為企業價值創造和公司治理的工具和媒介,深入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領域。優化財務管理機制使其符合企業整體價值創造的運行機制,并滿足公司高效治理的需求,可以大幅度促進企業管理的發展。本文結合相關概念,對基于價值創造和公司治理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構建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促進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的提高,增強企業競爭力,實現企業價值增值。
關鍵詞:價值創造 ?公司治理 ?財務管理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的生命力來源于價值創造和完善的治理制度,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就要對其基礎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優化創新。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財務管理,并且從價值創造和公司治理的角度開展財務分析和管理。而針對企業財務管理創新中存在的問題,在價值創造和公司治理的進程中找到有效的應對方案和解決措施,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相關概念
(一)價值創造
價值創造指企業從目標客戶的需求出發,對產品和服務進行生產供應的相關業務活動以及成本結構,價值創造中的價值是全部資產的使用價值,其會受到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增長率以及可持續增長率的影響。假定公司處于零增長,稅后凈營業利潤為常量,股利支付率100%,則股東權益市場價值為
價值創造包含了三個過程:
1、物理過程
簡單來講就是產品的物理屬性以及生產過程,如果物理生產過程無法實現,則商品就無法被生產出來。在經濟學領域,經濟制度被認為是一種待定的事物,制度的安排需要以商品生產的物理過程為依據,在對制度好壞進行檢驗的過程中,主要是看其是否可以滿足商品生產的物理過程。在價值創造物理過程中,價值是成品的使用價值。
2、工程學過程
強調以商品生產物理過程為基礎,以企業為考察對象,以成本利潤為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價值指的是均衡價格。價值生產的工程學過程運行方式有很多,如占有、契約、命令服從等,目標是不斷獲取利潤以促進企業獲得發展。
3、社會學過程
必須在充分理解社會和人性的基礎上,對價值及來源進行正確評價,從推動社會健康發展的角度,引導社會創造出更加豐富的真實價值。當前,有很多人將使用價值理解為純粹的物質屬性,這顯然是錯誤的,因為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產品的物理屬性已經成為了人們精神生活的道具。
(二)公司治理
從廣義層面對公司治理進行分析,是一門對企業權利分配進行制度和文化安排、以支配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和利益的科學。從狹義角度理解,公司治理是從企業所有權層面,研究如何向經營者授權,如何對其履職行為進行監督的科學。結合經濟學的相關知識,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在一般情況下是分離的,而企業管理需要建構在企業經營權層面,強調企業所有權人向經營權人授權,經營權人在獲得授權的情況下,以實現預期經營目標為核心,采取相應經營手段的行為。廣義角度理解,公司治理則是建構在企業所有權層面,致力于提高稀缺資源的運營效率和產生更高的效益,強調科學授權以及對專業經理人行為的科學監管,進而產生好的公司經營業績。
二、價值創造、公司治理與財務管理的關系
(一)價值創造與財務管理的關系
價值創造是財務分析管理的終極目標,保證企業經營良好實現價值增值則需要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財務管理是實現價值目標的手段,通過財務報表等信息判斷公司戰略目標的完成情況,預先發現潛在的問題,減少無價值的成本投入, 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為獲得長期的價值增長和穩定的競爭優勢奠定基礎。例如財務分析通過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差異性分析、稅后經營利潤分析、成本項目分析,判斷哪些產品為企業創造價值、哪些產品大幅度消耗企業資源、經營成果現狀、現金流量變化等企業財務狀況,以此評價公司業績與價值創造的能力。財務分析管理為企業價值創造保駕護航,為決策提供信息,以便合理配置資源培養企業的核心能力,從而實現價值最大化。
(二)公司治理與財務管理的關系
公司治理的核心是設置好股東-董事會-經營者之間層層委托-代理的關系,以做出科學的戰略決策達成企業目標。財務管理是一套內部管理體系,明確每一層代理人肩負著委托人的利益要求、負有全力以赴開展工作的責任。首先,建立公司治理機制是建立財務管理體系的源頭和頂層設計,健全的公司治理是公司財務管理順利實施的保障。其次,公司治理為財務管理提供實施環境,促進委托代理三者利益主體之間的相互融合、合作協同。
三、基于價值創造和公司治理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
(一)財務分析戰略規劃
在真實市場環境中,價值創造通過獲取高于資本機會成本的投資收益實現,這是財務戰略規劃的重要依據。財務規劃是價值增長的具體行動指南,目的是使預期現金流量現值或經濟利潤現值最大化,改進最重要的價值驅動因素(毛利率、市場份額、發展速度、資本運用的效率),來提升公司內在的價值和市值。
戰略規劃內容應包含待解決的問題、對影響現有和未來財務指標(投資回報率、銷售收入、利潤)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價值增長方案中應該如何取舍、怎樣實施保證價值的實現、新舊業務的更替如何提升公司價值的機會等內容。規劃實施包含三個環節:市場環境分析、內部競爭力分析和策略制定、財務分析與能力搭建。
(二)強化思想認識
企業管理層應該及時更新觀念認識,基于價值創造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動財務管理模式創新,實現價值創造的最大化,將之作為企業財務管理革新的一個重要導向。市場經濟環境下,不少企業管理層依然沒有能夠認識到價值創造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導致財務管理工作存在很多問題,必須從企業自身的經營發展狀況以及市場需求出發,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地位,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規范,借助有效的財務管理工作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企業財務管理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可以促進企業內部顯性經濟價值和隱性經濟價值的共同增長,促進企業整體發展。
(三)做好內控建設
企業應該構建起相應的績效管理模式,促進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推動財務管理模式與內部控制的有機結合。通過有效的內部控制,企業能夠實現對于所有項目的風險管理,也可以促進財務管理效率的提高,更好的應對市場發展需求。而在開展內部控制建設的過程中,企業應該堅持幾個基本原則:一是在項目實施前,需要做好風險防控工作。傳統管理模式下,財務管理人員并沒有在項目實施前借助內部控制機制來進行風險預測,這樣很容易導致企業項目實施后出現風險過大的問題,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二是應該重視項目實施環節的風險監督。
(四)加快信息建設
財務管理模式的改革創新在強化企業信息化建設方面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基于價值創造和公司治理理念,對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和系統進行構建,可以幫助財務管理人員實現對于企業項目的費用管理以及風險監控。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很少有企業能夠實現對于項目整體的實時監控,項目中存在的很多風險無法被及時發現和解決,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很大阻礙。對于這樣的問題,企業管理層應該從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做好全面細致分析:之所以企業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信息化建設工作,主要是企業缺乏相應技能的工作人員。針對該問題的解決,企業管理層可考慮將財務管理系統建設外包,由專業機構和人員完成相關項目,提升財務管理系統建設的質量和效率。同時,管理人員應該依照企業實際情況和市場發展狀況,做好財務管理系統的定期更新,提升系統使用效果。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面對新的發展環境,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認識基于價值創造和公司管理的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的重要性,將其作為企業應對市場競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對于企業管理層和財務管理人員而言,應該積極轉變思想認識,對傳統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將財務管理工作上升到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融合市場及企業發展情況,提升成本控制和風險控制的效果,以此來促進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林芳,楊海燕.擴張性財政政策、公司治理與企業價值[J].會計論壇,2019,18(01):116-136.
[2]定明捷,徐宛笑.城市社區公共價值創造:內容、困境與出路[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58(04):28-37.
[3]藍莎,苗澤雁.內部控制缺陷披露與企業價值創造效率[J].會計之友,2019,(13):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