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慧
摘??要:互聯網信息技術帶來了全新的大數據時代,已經成為人類社會文明現階段不可避免和忽視的發展趨勢。凡事有利必有弊,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給我們造成了一些問題和挑戰。特別是在以家庭教育為主的輔助性教育過程當中,因為缺乏專業性、系統性的指導,大多數家長面對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問題都無從下手。傳統的教育模式很明顯已經不適應于現階段的家庭教育與學生的成長需求,要真正實現現代化的教育理念突破,還是要從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入手,將更加科學和現代化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手段與家庭教育相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時代的優勢和特征,改進家庭教育的方法。本文結合現代互聯網時代下的一些基本特點和優勢,簡要探索了家庭教育面臨的困惑與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家庭教育;教育理念;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7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1-0010-02
1.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
(1)家庭教育能影響孩子的思想價值觀念
家庭教育是學生在成長學習生涯接觸最多、受到影響最深的一種環境熏陶性教育。《三字經》中有說:“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三遷”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作為“亞圣”,孟子的文學成就與他兒時母親的教育理念有著莫大的關系。孟母從“其舍近墓”到“遷居市旁”,最后移居“學宮之旁”,孟子也從模仿他人祭拜、學習市民叫賣到奮發學習。這都說明了環境對于人的影響作用。家庭教育的核心就在于家庭環境的塑造,通過家庭氛圍去引導孩子的思想行為習慣。同時,家長在孩子的心目中有著較強的權威性,很多時候家庭教育都不是刻意的,而是在家長語言行為的潛移默化之下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2)家庭教育能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魯迅曾說過,家庭教育是兒童教育的第一步,父母是最早的開智者和教育者。“養不教,父之過。”撫養和教育是父母必須要承擔的義務和責任。除了專業的知識,孩子幾乎所有的內在和外在形象表現都是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在不同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擁有完全不同的價值觀念和是非理解。比如,有的孩子上課認真,對待同學教師有禮貌,講衛生、守紀律,那么他的父母一般都比較溫和,有著較高的文化素養和文明修養。而有的孩子不喜歡聽課,滿口臟話,說起各種游戲娛樂項目頭頭是道,那么他的父母一定不熱衷于家庭教育,沒有充分關心孩子的教育生活,在生活中要么對孩子不聞不問,要么過分溺愛。好玉要細心雕琢,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慢慢培養的。
2.“互聯網+”時代下的家庭教育困惑
(1)不良信息泛濫影響孩子的思想觀念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之下,基本上家家戶戶都能使用網絡,不得不說,互聯網縮小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模糊了地域的限制,為我們的生活學習提供了諸多方便。但是同時,因為辨別能力差、思想發展不夠成熟,青少年學生也更加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轟炸,特別是像牛皮癬一樣的色情、暴力、血腥信息,占據了互聯網的半壁江山。而這些不良信息都會影響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造成這些不良影響的主要原因雖然是互聯網中的不良信息,但是細看之下,同不合格的家庭教育不無關系,如果家長有效管理學生與網絡的接觸,合理引導學生正確辨別網絡信息,這些問題出現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2)學生沉迷網絡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教學實踐發現,互聯網給孩子造成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思想觀念上,甚至已經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互聯網是一個開放的信息環境,這就導致網絡上出現了很多的詐騙信息和危險信息,學生的思想比較單純,很容易受到這些消極信息的影響而產生的不健康的心理壓力和思想情緒。各種紛雜的消極信息會影響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比如“努力沒有用”“天生命不好”“比不過”“這件事我做不了”等等,極度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誘導出一些不健康、不正確的心態情緒。同時筆者發現,小學高年級學生沒有較強的自控能力,極易被外界的新穎事物所誘惑,有很多成績好的學生因為沉迷于網絡游戲、小說,忽視了學習和身體健康。如何規范學生的作息,強化學生在生活中的自控、自律,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也是家庭教育必須要重視和強調的內容。
3.基于“互聯網+”時代的家庭教育措施
(1)規范家長的教育理念
互聯網是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未來人類社會的發展一定離不開互聯網的支撐,家長要正確看待互聯網的優劣勢。首先,是優勢,互聯網資源豐富、交流方便,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獲取一些教學資源,甚至還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在線學習、討論。其次,是劣勢,互聯網上的垃圾信息太多,又沒有明確區分受眾的年齡層次和需求,信息混雜難辨。并且依托于互聯網開發出來的娛樂游戲設備很多,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和興趣。互聯網有利有弊,一味地放任不管或者嚴格控制、不允許接觸都不是正確的態度。還是應該從根源上,從學生本身的分析判斷能力入手,以身作則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揚長避短,比如,控制玩游戲的時間、教學生如何分辨垃圾信息、以使用互聯網的機會來激勵學生學習等等。
(2)提升家長的學習能力
“家庭教育是一種平等的雙向互動教育。平等的前提下是家長能夠指引孩子的教育,也能夠是孩子糾正家長的教育,還能夠是“和平探討”出“真理”的共同進步的教育。”家長和孩子應該是平等的,民主自由的家庭環境才是現代學生成長發展最需要的。良好的家庭關系對家庭教育的有效施行至關重要,而構建良好家庭關系的前提就是家長能夠和孩子進行溝通,需要家長與時俱進,真正了解孩子的喜好,不斷學習新的事物、技術和名詞,和孩子一起學習進步,尋找共同話題。同時,家長還應該掌握相關的網絡法律法規,幫助孩子掌握互聯網的使用規則,正視互聯網的工具性和實用性,正確看待孩子的“網癮”問題,在孩子的游戲和學習之間掌握一個合理的度。
(3)強化家校的教育溝通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不是單獨存在的,教師和家長都有教育學生的義務和責任,而教育也不能因為家庭和學校的區別就簡單地進行責任劃分,家庭教育應當以思想教育為主、知識教育為輔;學校教育要以知識教育為主,思想教育為輔。因此家長在開展家庭教育的時候應當積極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統一教學目標和教學理念,互相了解學生在家庭、學校中的日常表現。教師也可以指導家長一些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形成合力,共同管理學生的教育,讓學生能夠正確看待、合理使用互聯網。
4.結束語
社會學家認為,在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作用最大的是家庭、學校、伙伴和大眾媒體。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家庭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結果。家長需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思想認知,趨利避害,探索“互聯網+”模式下的家庭教育新模式。
參考文獻
[1]李宛嶺.“互聯網+”時代中國式家庭教育的轉型[J].學周刊,2018(33):184-185
[2]張亞妮,婉羽.“互聯網+”時代下家庭教育的困惑與建議[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8.34(06):51-55
[3]楊喜兵.論互聯網+時代的中小學家校共育[J].成才之路,2018(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