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麗
摘??要:特殊兒童指與正常學生在各方面有顯著差異的學生,這些差異或表現在生理方面,或表現在心理方面。在教育中我們應當給予這樣的學生更多地關注,使他們能夠融入集體并且個體也獲得更好地發展,從而相應當前公平教育發展的需求,讓每個孩子都能夠享受到公平教育。本文由教育觀察中的具體情況展開,深入探討如何對特殊兒童展開教育和心理救助,促使他們與其他學生一樣茁壯成長,推動教育公平的發展。
關鍵詞:公平教育;特殊兒童;學前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1-0030-01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一種,是社會公平在教育領域的體現。在當下社會,人們受教育程度與其職業、收入、社會地位呈正比例關系,特別是在當今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背景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為社會個體的發展前提。只有堅持教育公平,賦予每個受教育者同等的受教育機會,才能使社會成員的潛能、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和釋放。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開端,實現幼兒教育公平也是實現教育公平的第一步。因此,為了更好地在教育中實現教育公平,我們必須要關注特殊兒童群體,盡可能地為他們營造更好地教育環境,促使他們享受更高質量、更具針對性的教育,與普通兒童一樣獲得身心的成長和發展。因此我們也由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兩個角度出發提出了以下幾個能夠對特殊兒童開展良好學前教育從而促進公平教育發展的策略。
1.與家長溝通聯系,建立家園合作
當在教育觀察中發現幼兒的特殊行為時教師首先需要繼續與家長進行溝通聯系,有耐心地將幼兒表現出來的行為舉止相對應,讓家長明白自己的孩子存在普通兒童區別的行為。同時,我們要繼續將特殊幼兒可能患有疾病的內涵、成因以及當前對于該病癥的研究現狀向其家長進行闡述,幫助其家長了解該病癥,從而有效化解其抵觸情緒。最后,我們要引導家長及時帶領孩子就診確認,了解孩子的特殊表現究竟是和成因,再對癥下藥,家園合作,共同促進特殊兒童教育的開展。
教師與特殊兒童父母建立一個長期的聯系,根據特殊兒童的具體情況制定教育方案并且按照制定的教育方案分別展開教育,定期交換特殊兒童在學校和在家中的表現情況,從而更好地了解教育效果。通過溝通對教育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不斷提高家校共育的效率,促進對特殊兒童教育合力的形成以及教育效率的提高。
2.在學前教育中制定更加適合特殊兒童的教學方法
除了與家長建立合作以外,學校中的教育更是對特殊兒童展開優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實現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也需要立足自身學前教育實踐的開展,從中不斷探索適合特殊兒童教學的方法:
(1)開展游戲教學,在游戲中激勵學生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開展游戲教學對特殊兒童的教育有著很多的正面影響。當前游戲教學已經是幼兒園教學的一項主體內容,幾乎所有幼兒園的課程都是圍繞著游戲展開的,或者包含著游戲環節,因此我們也可以依托游戲教學對特殊兒童展開教育和心理救助。在游戲教學中我們要更多地關注特殊學生的表現,主動與他們進行交流,如了解特殊學生的游戲興趣和傾向之后,主動與其探討游戲的玩法或者游戲中遇到的問題的解決辦法等,從而不斷促使自閉傾向的學生主動探索內心,發散思維,從而了解自我尊重與尊重他人。同時在特殊學生獨自進行游戲的時候,教師不需要打斷其游戲或者強行融入其中,而是通過在一旁觀察,通過相應的話語、手勢、表情等給予其鼓勵,如多表揚自閉傾向兒童,使用“你真棒!”“老師覺得你很聰明!”等話語幫助特殊學生建立自信心。
(2)采用融合教育,促進學生融入集體
結合當前相關的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融合式教育是當前對特殊兒童進行教育的一種提倡率非常高的方法。該方法是利用幼兒園這個社會化的自然情景,進行充分的物理和心理刺激,從而使得幼兒獲得社會技能的發展。因此在對特殊兒童的教育教師也可以采用融合教育的方法,幫助其慢慢融入集體,融入幼兒園生活。對于特殊學生開展融合教育首先可以由集體教學展開,教師在集體教學中積極關注特殊兒童的表現,了解其對與課堂內容感興趣的點并且有意識地安排特殊兒童回答其感興趣的問題。在特殊學生回答問題之后,教師采用相應的激勵性語言或者獎勵形式對其回答進行肯定,幫助其獲得認同感。同時,教師還可以有目的地開展一些集體活動,逐步引導特殊學生加入其中,感受集體游戲的樂趣,并且慢慢地開始與其他同學互動合作,發展自己的玩伴,改變以往其對集體活動的厭煩,使其感受集體活動的優點與魅力。
3.結語
總而言之,作為教師要想給予特殊兒童更貼切、更高質量的教育,促進教育公平,首先要在日常教學中通過觀察等充分了解特殊兒童的“特殊”表現所在。然后,教師要將觀察所得的結論積極向學生的家長反映,共同歸納其“特殊”表現的成因并且努力建設家園合作橋梁,共同對特殊學生進行教育。在展開特殊兒童教育實踐前,教師還需要閱讀相關方面的文獻資料,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與教育水平,運用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指導實踐并且制定貼切特殊兒童實際的教育計劃。按照教育計劃,教師逐步貫徹落實到教育實踐中,并且根據特殊學生接受教育的具體表現情況完善教育計劃,促使對于特殊學生的教育能夠取得更高的效率,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幫助特殊學生健康成長,促進教育公平在學前教育中實現。
參考文獻
[1]王培峰.特殊兒童教育公平問題的審思—特殊教育政策倫理分析視角[J].中國特殊教育,2014(03)
[2]沈玉林.教育結果公平是特殊兒童教育公平的關鍵[J].現代特殊教育,2011(09):45-45
[3]孟萬金,劉在花,劉玉娟.?推進殘疾兒童教育公平任重道遠—四論殘疾兒童教育公平[J].中國特殊教育,2007(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