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水鋒
摘 要:在信息化戰爭模式下,軍事人才已經成為軍事領域重要的競爭資源。在此背景下,作為軍事領域中重要組成部分的軍工企業,不僅應加快高技術現代化武器裝備技術的研發,也應提升高素質裝備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用以為武器裝備事業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促進我國軍事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實現“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目標。基于此,本文結合實踐工作經驗,依據十九大會議精神,就現代武器裝備管理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武器設備;武器設備管理;人才培養
十九大會議報告明確指出:“全軍要堅定不移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并在國防與軍隊改革過程中,實現“科學統籌、科學管理”。軍工企業作為國防與軍隊改革工作中的重點企業,應明確認知“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等重要思想,實現技術研發、生產配置、人才培養、秩序規范的綜合性管理,推動武裝設備現代化發展進程,為我國軍隊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一、現代武器裝備管理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
在現代國際軍事領域競爭中,高素質軍事人才已經成為軍事競爭的關鍵,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國時任軍委領導人江澤民同志就曾明確指出:在新時期“軍事發展的挑戰關鍵在于‘人才”高素質人才是保證“新武器裝備”有效研發、生產、配置、維修管理與應用的核心技術,是“新戰法”、“新軍事戰略”創新與創造的基礎,是取得“未來戰勝勝利”不可或缺的存在[1]。隨著近年來經濟、文化、科技、信息“全球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國際國內軍事形勢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實現“國防和軍隊改革”已經成為我國軍事領域發展的必然趨勢。基于各領域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成為應對信息化戰爭模式深入發展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新型武器裝備的研發與應用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這就需要實現高素質軍民融合式裝備科技人才、現代化武器裝備管理人才的有效培養,基于管理人才培養,實現現代化武器裝備管理的創新與改革,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基于此,關于現代武器裝備管理人才培養的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與研究價值,是實現“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發展目標不可或缺的存在。
二、現代武器裝備管理人才培養的策略
根據實踐工作經驗,結合十九大報告思想,本文就現代武器裝備管理人才培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期實現高素質、創新性管理人才隊伍的構建,促進軍工企業穩定與可持續發展,實現“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發展目標,推動軍事現代化改革進程。
(一)健全現代武器裝備管理制度,為人才培養與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在現代武器管理人才培養過程中,企業良好環境與秩序的構建存在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對此,企業應注重現代武器裝備管理制度的完善,基于制度規范工作人員行為,激發工作人員工作熱情與積極性,為人才培養與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在此過程中,企業需根據實際情況,完善現代武器裝備管理制度,形成全新管理模式,保證裝備日常研發與管理、維修、保障、人才培養等工作的科學性、合理性、規范性[2]。例如,依據實際情況,形成交互、信息、開放的管理模式。即,將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與設備實戰應用相連接,建立武器裝備科研創新與武器裝備生產制造、軍隊溝通機制,完善技術指導制度、工作協調制度、軍代表制度、軍民融合管理制度等等,實現武器準備技術性能、管理水平的提升,實現武器裝備“研產用”的統一管理。與此同時,基于“五大發展理念”,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綜合性信息管理網絡體系,實現管理信息的有效共享,促進生產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維修技術人員等的交流與溝通,實現對武器裝備整個壽命周期的動態化管理,保證日常管理與維修工作的順利進行。并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武器裝備自動化、智能化管理,保證武器裝備依據程序設定標準,進行分類、分性能集約化管理,實施管理過程中的智能監控與配置。此外,實現軍隊與地方之間的開放式管理,整合地方資源,在保證質量與效益的基礎上,借鑒地方企業先進管理經驗進行管理工作的創新。采用期貨儲備等方式,建立軍民聯合保障體系,提升武器裝備管理保障質量。同時,注重軍隊與軍隊間的有機合作,從宏觀角度入手,實現優勢互補與資源共享,形成“大管理”開放式管理模式。在此管理模式下,促進管理人員先進工作理念、技術、職業素養等的強化與提升。
(二)培養高素質、創新型現代武器裝備管理人才
高素質、創新型軍事人才培養,是提升現代武器裝備管理質量與水平,推動我國軍事事業優化與可競爭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必然趨勢。基于此,在進行現代武器裝備管理時,需做好人才培養工作,實現裝備管理人才、裝備使用人才、裝備小創新人才等的有效培養。對此,必須從政治素質、法治思想、創新精神、實戰操作能力、管理水平、工作作風等層面出發,進行全面強化。
首先,實現現代武裝管理人員以及技術工作人員工作理念的轉化,將先進管理理念、工作理念滲透到實踐工作中。
其次,通過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實現現代武器裝備管理人員政治素養的提升,使其做到“堅持黨的領導”、“聽從黨的指揮”、“緊跟黨的步伐”。同時,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與培訓,落實黨章、黨規,實現工作人員思想政治覺悟的與時俱進,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在學習中豐富知識,提升執行力。
與此同時,通過組織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建立日常工作激勵機制、開展現代武器裝備集訓班等,實現企業工作人員法律思想、創新精神、實戰操作能力的強化。并在此基礎上,真正做到“厲行法治、從嚴治軍”。此外,通過定期組織開展主題研討會、設立精細化管理機制、設立特色軍事人才培養機制等方法,落實“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思想,樹立企業品牌形象,實現現代武器裝備管理質量與效率統一發展。
總而言之,基于信息化戰爭模式的深入推進,實現軍事現代化建設與管理已經成為我國軍事穩定與可持續競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此背景下,為實現“世界一流軍隊”建設與發展目標,我們在高速重視武裝設備技術研發與科學配置的基礎上,也應注重高素質、高技能現代化武器裝備管理人才的培養,用以報保證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與發展需求的滿足。本文旨在通過對現代武器裝備管理人才培養問題的研究,優化軍事人才資源,為我國軍事事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東江,武軍,肖鐵峰.習主席“建設世界一流軍隊”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與建設路徑[J].中國軍事科學,2016,(04):1-10.
[2]徐鵬飛,孟慶龍,張雪胭.我國武器裝備管理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及創新[J].裝備學院學報,2015,26(01):10-13.
[3]張曉軍,席酉民,毛景立.基于和諧管理理論的武器裝備采購質量管理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12,26(02):48-57.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31646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