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斯保·沙依瑪爾旦
摘 要: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在當今社會中要想更好的實現,堅持“兩創”方針是最根本的,針對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要為“兩創”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支持,本文主要從輿論環境、文化環境以及教育環境方面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兩創方針;環境支持;新時代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兩創”的順利實施,要有良好的環境支持,在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指示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要積極努力的實現創造性轉變和發展,相應的要對環境支持進行優化和改善。
一、輿論環境支持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兩創”的輿論環境通常的構成是社會大眾的評論、媒體言論等,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有較大的影響,輿論環境既有正面影響又有負面影響,在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過程中,要對輿論環境進行優化,包括網絡輿論環境和社會輿論環境的優化完善。
(一)網絡輿論環境
網絡輿論環境本身就具有復雜性,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這樣的環境下,關于創造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是存在多種聲音的,其中不乏有一些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極端態度、否定看法等,使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發展受到不好的影響。所以,要對網絡輿論環境進行凈化、監督,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兩創”的網絡輿論環境支持能夠起到正向推動的作用。對網絡的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加強對輿論動向的監管,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有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
(二)社會輿論環境
社會輿論環境主要由社會群眾以及社會媒體的評論構成,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發展,還是會有部分不同的聲音存在,對其有錯誤的認知[1]。所以,對社會輿論環境要進一步優化和監督,規范“兩創”的社會輿論導向。以完善的法律法規對社會輿論環境進行規范,加強法制化管理和監督,全面的了解社會大眾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發展的看法,并注重輿論的引導,讓社會大眾正確的理解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兩創”,使其能夠有一個客觀的態度。并且通過法律法規治理的規范,為文化傳承發展提供一個和諧的社會輿論環境。
二、文化環境支持
文化環境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兩創”有最直接的影響,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建設、宣傳以及實踐等,能夠為其“兩創”提供一個積極的文化環境,而且能夠增加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精神力量支持,使創造性轉化和發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可以發揮進一步的推動作用[2]。因此,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兩創”的文化環境支持要從加強文化建設、宣傳以及實踐方面進行。
通過文化宣傳來創造環境支持,主要是大力宣傳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有關知識,包括風俗禮儀、歷史文化、民族特色、思想觀念等,而且也包含現代民族文化的知識宣講。新時代民族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也是如此,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效性離不開文化宣傳,這能夠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傳播,進一步促進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為其創造性轉化和發展提供一個更有利的條件。而且這種文化宣傳也會推動社會大眾對民族文化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學習,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觀念,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兩創”創造一個積極的文化環境支持。而文化建設是“兩創”環境支持的重要保障,加強少數民族文化建設主要包括產業的發展、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等,在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建設中,需要協調好各個因素之間的關系,以民族文化帶動少數民族文化進行統籌發展,為其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和發展提供有力的文化環境[3]。文化實踐主要是通過文化精神及思想觀念來實踐出具有特色的文化藝術、產業、教育等形態,以文化元素的形式展現在社會大眾面前,使文化得到傳承和發展,為“兩創”營造積極正向的文化環境支持。
三、教育環境支持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兩創”的環境支持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教育環境,文化的傳承、轉化及發展與新時代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有密切的聯系,而作為聯系的紐帶就是教育。所以,新時代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發展要注重教育環境的支持,通過對教育環境的優化來進一步實現。
教育環境的優化,主要是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融入到教育中,給與教育方面的支持,讓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校園中形成氛圍。首先,在課堂中可以融入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如今學校教育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度越來越高,有些也專門設置了國學文化課程的學習,學校教育的課堂教學中也可以有效的結合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促進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教育中的發展。而且有關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學習可以依據教育的階段分層次進行,針對于小學和中學可以設置不同程度的文化課程學習。而在大專院校教育中,可以增設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專業課程,并深入的融合與其他相關專業學科之間的聯系。另外,在文化課程教材的編制方面,要加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內容的結合,利用教材來推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教育支持。還要通過教師培養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融合來推動“兩創”的教育環境的創造,在教師的培訓考核中,要努力提升教師開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能力。再者,還要發揮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的作用,通過老一輩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影響,讓其在家庭中得到傳承和發展,并結合社會再教育、民族文化傳播等,讓大眾進行學習,進一步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兩創”提供教育環境支持。
結束語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兩創”能夠順利進行的最基本因素就是環境的支持,包括輿論環境、文化環境以及教育環境,通過環境支持的優化和改善,能夠更好的促進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創造性轉變和發展,與新時代更好的融合。
參考文獻
[1]劉剛.新時代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兩創”的環境支持[J].廣西民族研究,2019,146(02):116-121.
[2]王彬,徐國亮.“兩創”方針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本路徑[J].紅旗文稿,2018,No.365(05):28-29.
[3]胡崢嶸.現代遠程教育環境下少數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承[J].中國民族教育,2013(07):11-13.
(作者單位:新疆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化研究所)